高考(1/4)
高考的时间在6月份,算不上多炎热吧。
每科考试后,都必须回到教室复习,直到最后一门,回了寝室,把东西收拾了,再把卫生打扫了,就回去等高考的成绩后选择学校。
高考的时候,文科班除了陆晚班上人挤人外,其他两个班,在艺考回来后,有自己的选择,现在两个班加起来才勉强有陆晚班上一半人数。
文科班男生就只剩下陆晚班上的5个男生和其他班的加起来的3个男生。
3个男生,1个美术生,2个体育生。
教室里的空调开着,就没开电风扇了,但是空调不知为什么一直保持在20度,本来就不很热的教室,一下子就变得凉意刺骨。
没办法出去复习的女生只好穿上了外套,陆晚班上有一个前十名的男生,体育不怎么好,还有点畏寒体质。冬天比女孩子都容易感冒生病,因此他也穿上了外套。
在外边复习的学生相对教室里好很多,只要没有人在走廊上奔跑,基本热度是可以忍受的。
陆晚一开始在教室里自习,但是空调吹着实在太冷了,她的外套在寝室里头。
寝室在中午、傍晚和晚上,如果没有班主任的允许,那是不可能能进去的。
班主任这会儿忙着检查试卷是否密封,根本没在这边,所以是二班的班主任,也是他们班的历史老师看着他们。
看到空调温度,就先把温度调到了28度,但是他去二班复习知识点和猜测考哪些知识点的时候,班上一个男孩子又把空调调成了20度。
考完了一门之后,基本上除了一些体质有点奇特的女孩子和男孩子留在了教室,一大半的人都在教室外边。
过了一会儿,教室里都没多少人呢?据说是那位男同学把空调调到最低温度,还是觉得热,所以他把电风扇打开了。
这一操作,除了那个男生自己,和他缠着讲题的另外一个男生之外,其他的男生都跑了出来。
讲题的那位男同学据挨近后门的同学说:“说话的速度都提升了不少,好像想出来。”
一大堆人挤在走廊,让原本不热的走廊变热了,但又不敢进教室,气氛从刚刚好变得很热很热,是那种热到无法思考的地步。
可偏偏下午考数学,虽然这个时间连饭都还没吃。
语文考完后有还有点时间,老师要求是11:50才准吃饭,当然也是因为这个时候才开饭,但其实11:30就有饭了,只是没多少可以选的菜。
男生倒是不怎么挑食,他们秉承着能吃饱就行的想法,吃了饭,不过后来还是被批评了。
理由大概是我没让你走,你就走了。
下午两点钟,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但教室是能不进就不进,虽然容易热得无法思考,但是总比在教室里既开着温度最低的空调,又开着电风扇要好很多。
空调温度低倒不至于让大部分人都不进教室,但电风扇就不一样了,老教室里的空调是新安的,电风扇可不是,总是吱呀吱呀的响,更影响人的思维,把人的关注力都吸引到电风扇上,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兆头。
外面热是热了点,但是热不了太久,就进空调房了。
高考永远是很紧张的一件事情,空调只是让你身体在感知上比较舒服,但是做不出题的焦躁更容易影响身体的机能,考数学的时候不像考英语听力。
考数学的时候,就是因为做不出题感到焦躁不安,从而导致的出汗,即使是空调温度再让人适宜,它也不能让你解开题目,顶多能让你在极度焦躁之中找回一点理智。
而英语听力,为了不打扰到学生的听力,会把空调和电风扇关了,但这样就会从生理上感受到热,也容易因此感到烦躁,而导致听觉下降,听不太清楚广播里的话。
其实高考最难受的时候是在英语听力的时候,这是由生理上导致不舒服,而数学是心理上感受到的不舒服。
陆晚虽然高二之后数学好了很多,但是不擅长的类型的题目,对于陆晚这种怎么改正,也还是错的来说,她还是不会。
陆晚数学试卷类型的题,看到数列和几何就头疼。大多数人认为的函数更难,陆晚却觉得很容易;大多数人认为几何是最简单的,但是陆晚最不擅长这类题目。
如果不是按照步骤给分的话,陆晚在几何题上基本就没有多少可得到的分了。
至于数列的问题,等差之类的还算擅长,但偏偏高考考的就是她不擅长的那一类。
如果说值得庆幸的话,那就是前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不是很难,但也绝对算不上简单,只针对文科生而言的话。
附加题一般都是两道二选一,选择自己擅长的那个就可以了。
文科数学对于理科生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是今年文理科的数学卷子差不多都一样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