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 秋暑 part2(1/2)
“朱主任,您有话要对我说?”
“嗯。”朱老师点头道,“其他同学的目标,有的是出国深造,有的是国内的名校,对于这些目标,我作为老师只能是旁观。而你的目标和你未来的道路,全都是我曾经经历过且正在经历的。”
“朱主任,我会努力。”白一诺点头道。
“努力是必要的,但更加重要的是,对你的目标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朱老师的话语变得严厉了起来,“你喜欢教师的哪一部分呢?”
“同学们不懂,我一点拨,诶,懂了,我喜欢的就是这个。”白一诺不假思索道。
“那你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呢?”朱老师追问。
“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还不成体系。”白一诺叹道,“我不太懂,请朱主任点拨。”
“如果你能完全弄懂,你就不是白老师而是白主任了。”朱老师的语气温和了下来,“在你离开竞赛班的时候,年级主任认为与其占用一个实验班的名额,不如你调到普通班去,是我做主把你留了下来。而这,并不是因为你的成绩好,而是因为初三(11)班的同学都叫你白老师。”
“朱主任,是因为我是一个的确有目标的人吗?”白一诺笑着反问道。
“就是这样。绝大多数的高中师生之间只有两年不到的联系,而理科实验班中,我们将在一起三年的时间。我愿意见证六十位有目标的奋斗者的成长。”
“白老师,时间不早了,希望没有耽误你赶校车。”略作停顿后,朱老师点头示意道。
“朱主任,那开学之后,还请多关照。”
来自于朱主任的沉重话题在白一诺的心中停留了很久。在回到旧校区的校车上,白一诺一直在思考。
如何点拨别人?
思考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公交车在离开高速路后很快就停下,随着车门打开,热浪也从前后门灌了进来。
“真的这么热吗……”白一诺叹气道,“好想赶快从广播站回家啊……”
在旧校区,平行班的新高一生也有一个同样的发校服和自我介绍的环节,齐天玥和许焱今天也一定来了学校。正因此,交换了联系方式的三人也约好了在解散后到广播站集合。
广播站位于旧校区主教学楼的最高楼层七楼,这里并没有其他的教室,只有凸出屋顶的一间单独的阁楼。楼顶上的天线是这个街区最高的建筑,传说在学校建成之前,教学楼主楼的这一部分就已经是无线电发射塔了。
七楼的楼梯口即门口,朝着左右两个方向的两个门,一个通往广播站,而另一个则通往教学楼屋顶。通往屋顶的门由传统的钥匙锁锁上,而另一个门则是翻新过的门禁锁。
这当然也就意味着,正常上课的同学们是不可能来到这里的。
“嗯?没人?”
白一诺回想起,在上前四层楼的时候,走廊和楼道还有不少同学对自己打招呼。但到了五层之后,就没有人同学和老师们的身影了。
“不会吧?放学、和朱老师聊天、坐校车、爬楼,这怎么说也得一个小时了吧?”
白一诺记得,高一的教室是在四楼,她只是不觉得在一班解散后的那么长时间,平行班还没有解散罢了。
背着装满校服的书包爬楼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在温度超过35度的情况下,白一诺不想再体验一遍了。于是,她把书包放在了门口,自己走了下去。
“诶,她们是……?”
距离四楼的楼梯口楼梯最近的教室是高一(10)班,沿着走廊能够路过从(2)班开始的所有班级,路过三个教学楼的楼梯。在出发前,白一诺就计算好了前往(8)班、不被过多人缠上的最佳路线。
不过令她意外的是,在走廊上穿梭的,大多都是身着高中校服的、不脸熟的人。
“学姐?”
(10)班的讲台被一名身高至少一米八的学姐占据,她身着运动背心,腋下还夹着一个篮球,而门口则有两个学姐在等待着,班主任靠在墙边,和学生们一起认真地听着学姐的讲述。
(9)班则正好在交接班的时间段,一名学姐刚刚下台,另一名学姐则分秒不差地接了下去。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她们在宣传社团?”
而(8)班和(10)班的情况差不多,一名学姐甚至直接在新安装的多媒体设施上播放了宣传幻灯片。
“建筑研究社?我们学校有这个社团吗?”
此时此刻,白一诺突然想起了韩雨容的话:
“我们学校有19个注册社团。”
“就算这些社团,剔除广播社十八个,每个社团都派人来宣传,也不至于会有那么多人在走廊上吧?”
白一诺看向身前的走廊,光是等待着的、移动着的学长和学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