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5 风潮 part1(1/2)
“现在是9月6日星期一,早晨7点20分,大家好,我是齐天。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欢迎收听鹦鹉广播社。鹦鹉广播社,发出附中人自己的声音。”
校园内的大银杏尚未泛黄的叶片被微风吹得沙沙作响,和校园广播中齐天玥热情的声音相得益彰。
一束阳光从云层的缝隙中由东向西穿过阁楼的窗户,照在了四名少女的身旁。
“看上去齐天准备的不错啊,我也要努力准备我自己的内容了。”莫梓桐伸了个懒腰。
“你有的是时间准备。我比你少一天。”董安然耸肩道。
此时此刻,许焱紧锁眉头,盯着地上瓷砖的裂缝,似有心事。
“焱焱,没睡好?”莫梓桐关切地问道。
“没有没有,我只是……”许焱再次欲言又止。
“……所以,我们征集了很多‘请求社员们鼓励自己’的稿件。首先,在读之前,我先鼓励一下我自己,要尽可能多地,不卡壳地、热情满满地把它们全~部读出来哦!”
许焱连忙把视线投向齐天玥,以转移自己和其他成员们的注意力。
“第一封邮件是来自初一(3)班的未署名的新同学,感谢来信!‘终于被附中录取了,我很高兴。在六年级的时候,爸妈总是告诉我,考上附中就轻松了,但事实上根本并非如此。在附中,我们还有那么多要学习的内容,一听到我们不仅要学习一般的初中课本知识,还要在初三毕业的时候能和外国人无障碍交流这件事,我就有一种压力很大、干劲不足的感觉。请鹦鹉广播社的社员们,鼓励鼓励我吧!’”
“这位同学,你的父母用这样的方法,是为了激励你努力准备入学考试,并不说明语大附中的生活没有挑战性哦!”在读完了来信后,齐天玥以一个非常热情地姿态回复道,“能够考上语大附中,本来就说明了,你是一个非常擅长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望的同学,我相信语大附中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旁听的三人似乎都不特别善于吐槽,她们姿势各异地坐在椅子上,礼貌地听着齐天玥的朗读和评论。
“刚刚先读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那么接下来再读一封署名信吧。初三(8)班,学号为36号的韩雨容,她说:‘初三了,老师对我们说,要为了一年后的中考而战,但中考明明还有一年,为什么要为了这样一个遥远的日子里发生的事情,提前那么多准备呢?怀有这样的疑问,我向鹦鹉广播社投了稿,希望能被读到。’”
“一年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等到考试的那天,才后悔自己这一年究竟做了什么,是不是太晚了呢?”齐天玥开朗的声音似乎就像会扫除听者心中的阴霾一般,“雨容,中考、高考,就是这么一件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准备的东西。当然,也希望雨容和其他的备考生们,能够劳逸结合,争取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齐天看来收到了足够多的稿件,这的确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董安然思索道,“看来,我们受到的关注比想象中多一些?”
“我昨天看了看我们留的邮箱,似乎受到了十几封信件。尽管有的没有按照格式发,但大多都挺有意思的。”莫梓桐笑道,“白一诺给你们三个提出的建议果然有一手。”
“梓桐,一诺专门申请了周五放学后一个小时的广播使用时间。当然,我们三人作为学生会干事,在经过学生会的批准后可以随便用广播站就是了。”董安然指出,“所以你的活动时间就提早到周四了。”
“明白。周五是用来表演全新的《遗迹岛》的吧。”莫梓桐跃跃欲试道,“诺诺说探险家给我演,好期待啊。”
“周五就要表演了,然而……”许焱念叨道,“稿子呢?”
“怎么看,诺诺上个周末都该憋出来了吧。”莫梓桐笑道。
“我可觉得没那么简单。”董安然思索道,“她要是憋出来了,根据她的性格,怕不是要在群里发出来然后向我们邀功。”
“那她总不会鸽了吧?”莫梓桐慌了,“要是她周末快活了两天,我们岂不是要……?”
“白老师不是那样的人。”许焱笃定道,“她如果拿不出来,就说明她写剧情卡住了,而不是拖延症,这个我可以打包票。”
“至少,我们还可以稍微乐观一点,不是吗。”董安然皮笑肉不笑道,“万一她写出来了呢?”
“很难想象她卡剧情,毕竟白老师这个人点子挺多的。”莫梓桐指出,“尽管《遗迹岛》读起来烧脑,写起来更烧脑……那奇怪了,到底是为什么呢?”
“中午见到她让她自己跟你说吧。”许焱也不知道为什么。
“不管怎样我已经确定好我周四要做的事情了。”莫梓桐举手转移话题,“我要采访学生会长,让她分享这一年担任学生会长的经验。上周学生会长爽快地答应了我,这是我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