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军师:诸葛亮他跳槽了

003、兄弟二人的夜谈(1/2)

  眼见兄长摇摆不定,诸葛亮张了张嘴,想说些甚么,却被诸葛谨用眼神给阻止。

  略微地吃惊,诸葛亮闭上了嘴,终是甚么也没说。

  似是下定了甚么决心,诸葛谨对荀彧拱了拱手,小心翼翼地邀请道:“先生的诚意,实让学生惶恐!学生不才,再三地将先生拒之门外,先生却不弃学生愚昧,三番四次地拜访上门,学生再不醒悟,枉为男儿!”

  荀彧扬了扬眉,顿时觉察到诸葛瑾的想法——果不其然,便听诸葛瑾拘谨道:“先生之才,实令学生倾慕,不知先生可否赏脸,暂宿学生寒舍几日?”

  荀彧也不推辞,立即改口道:“那便有劳子瑜了。”

  子瑜,正是诸葛瑾的字。

  诸葛亮顿了一顿,忍不住地心想:对方莫不是查清了我们一家?……论理,兄长本该明年取字才对,奈何四年前父亲病逝,而母亲又早亡故,故而当兄长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时,叔父便替他取了字去,这意味兄长必须提前地担负起家庭重担。

  “你们几人,今晚辛苦一些,再去查一查。”回过头来,荀彧对一群随从们说,“只留大元和二元……护在府外罢?”

  嘴角抽了一抽,荀彧似对「大元」和「二元」这两个名字相当嫌弃。

  被唤作大元和二元的两名随从却一脸恭顺,相继地出列,直朝荀彧拱了拱手。

  荀彧再对诸葛瑾道:“此二人武艺不错,彧留他们看护贵府大门,子瑜不会怪罪罢?”

  诸葛亮抬头,悄悄地打量大元和二元,便见大元和二元样貌相似,应为兄弟,皆是面目忠厚,魁梧挺拔,气势非凡之人——

  放眼整个随从队,他俩的本事,应是数一数二!

  诸葛瑾面不改色道:“哪里,哪里——先生请!”

  言罢,诸葛瑾不再关注那群随从们,兀自地邀请荀彧进府。

  幸好诸葛府邸虽是简陋,却备有几间客居。

  诸葛瑾先是小声地嘱咐诸葛亮回屋看护幼弟,再是亲自地陪送荀彧去一间最为舒适的客居吃酒闲聊——

  谢天谢地,幸亏荀彧是选择了傍晚时分而来,否则诸葛谨还得专门替荀彧杀鸡宰鸭、做菜做饭……不怕旁人笑话,自从父母逝世以后,诸葛瑾为了照顾两个弟弟,又当爹又当娘,学艺和厨艺皆不敢落下!

  当诸葛亮回到屋里,静静地注视幼弟诸葛均还在睡眠时,诸葛瑾已与荀彧聊得颇为投机,只差没去执手共寝了。

  不过,大多也是荀彧在说,诸葛谨在听——二人相差十来岁,诸葛瑾把自己定义为后辈,十分尊敬地聆听荀彧的教诲……平时难见贵人,诸葛瑾可不愿意浪费这次的机会!

  不知过了多久,久到诸葛亮哄了诸葛均入睡两次,诸葛瑾总算回来了。

  “兄长。”诸葛亮轻声地说。

  诸葛瑾作出「嘘」的动作,生怕他俩会吵醒诸葛均。

  诸葛亮理解地点了点头,无声地邀请自家兄长去隔壁的卧室聊上一聊。

  诸葛亮和诸葛瑾一前一后来到隔壁的卧室,双方不约而同地席地而坐。

  周围一片平静。

  诸葛亮先道:“先生歇息了么?”

  “已经歇下了。”拍了拍胸口,诸葛瑾长舒了一口气。

  诸葛亮看出诸葛瑾紧张不安,故意地说些轻松的话题,问道:“那位先生是何方人也?——兄长好像很是重视?”

  诸葛瑾不疑其他,耐心地答道:“先生姓荀,单名彧,字文若,颍川人士,冠以「王佐之才」的称号,乃是北方霸主袁绍的第一军师!”

  诸葛亮:“……”

  “北方霸主?”诸葛亮惊奇,“真是北方霸主?——袁绍?!”

  诸葛瑾道:“对!先生来自北方,想要招揽为兄去冀州那边谋个差事。”

  诸葛亮:“……”

  “和你说,你也听不懂罢?——也对,你还太小了。”诸葛瑾自顾自地说,“冀州在北,袁绍将军虽不能算作文韬武略,却也招揽了众多谋臣武将,实力可谓当世最强……嗯?亮儿,亮儿,你怎么了?”

  诸葛谨本想细说,奈何诸葛亮似乎走了神去。

  眨了眨眼,诸葛亮道:“弟听着呢?……兄长,能否多说一些呢?”

  诸葛瑾好笑道:“多说甚么?——你能听得懂?”

  诸葛亮道:“弟是不太懂——兄长,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听了先生的那些话后,明显地动摇了!咱们说好要去投奔叔父来着,你却……?”

  “没错,为兄的确是被先生说服了。”诸葛瑾叹了叹气,“为兄若是坚持地拒绝,又能如何?——你忘记他带来那般多的随从了?……假设为兄带你们出逃,你觉得咱们能逃出他们的追踪?”

  说来荀彧太过君子,不然直接下令,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废嘟尘时人如泉涌遗梦明天无善惟恶我在海贼搞娱乐铠甲勇士刑天之乔欢万首佛二十不惑之全能天才开局一个哥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