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请慢些(1/2)
第二天下了一点小雨,有点寒冷。我拉着一个笨重的行李箱,和一群返乡的老人走在一处还没掉完叶的树下的走道上。他们嘴里呼出热气,围着一个深灰色的毛巾,带着毛毡帽。返乡的包裹是麻袋装好的,里面塞得鼓鼓的。平均年纪大概在五十岁,听他们的聊天内容应该是在工地上班,跟着工程队来到深圳。其实,也可以选择在老家的工程队,但是来深圳工资高,是家里的两倍还多。就是免不了要忍受背井离乡之苦。
火车站就在酒店对面,但是要绕行,经过地铁站进站。时间也比较赶,刚赶上就开始检票。到另一个转车点只需二十分钟,索性没有吃早餐,转车时再吃也行。上高铁以后我就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旁边坐着两个女孩子,羞涩的低着头玩手机。时不时窃窃私语,我没有留意她们,拿出诗集翻阅着。在外面漂泊乘车时间较长,也繁多,也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以前总是手机不离手,高铁上也要拿着2G网络刷微博,朋友圈,但是越往后你会越发现,那些都是一片虚假,不求实际。很多人在炫耀这,晒着美照,好不好只有她自己明白。也厌烦那些整天在微博上作秀的明星,网红,不知道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还是一种社会的病态。
很快列车到站了,我拿着行李下了车,两个嘟囔着“去啊,你去”我没太明白,也不想明白。下车以后直接快捷换乘进了站,想必不止我一人用这种方式来归乡不然怎么会专设一个,快捷换乘呢?候车厅里有几家餐馆,港式茶餐厅。我进去点了一个“卤肉饭”花了我三十六大洋,心疼死我了。在A市都可以吃两顿快餐了,这一顿快餐就没了。
在候车厅等了不知多久,到了十一点左右开始检票,上车后一位大叔坐在我身边。我将行李放好,坐下,发一条微信给冉馨“我上车了,大概晚上到”她很快就回了我“嗯好,路上注意安全”“好的”。我打开书继续观看,旁边的大叔刚刚还在放视频,看见我在看书,将手机关上看着窗外。其实,如果有时候想要比人尊重你,你先尊重自己就好。后面不知不觉间睡着了,一觉醒来离故乡只有两个站。我望着窗外熟悉的群山,感慨万千,我不确定它们是否还记得我,我这个抛弃它们的孩子,不记得也好免得伤心,像养了一个白眼狼。
列车到站时,已是晚上八点多,一出站台就一阵寒风萧瑟。我刚好穿的单薄,只穿了一件外套,没加绒。故乡每次我到时都会下起小雨,我想故乡还是记得我的,如我思念它一般的思念我。我老爸依然呆呆的站在车外,搓着手,哈着热气。我放眼望去,他又白了许多头发,显得更为沧桑了。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像似被生活烙上的疤。我强忍着眼泪,让它在心里打转,怎么能哭呢,那且不是让他担心,怀疑我是不是在外面受了委屈。可是哪能不受委屈呢?只不过有的委屈不便言语。
“嘿,你个小伙,多穿点嘛”我爸笑咧着嘴,扯着嗓子喊道
“没得事,不怎么冷”我将行李扛在车上
“没得事?今天这边才5-6唉”他回车起火,对着后面的我说道
“怪不得,是有点冷”我哈着气喊道
“她小嫂嫂今年又没来?”他表情有些低落,但是尽量微笑着
“没有,她也要回家过年嘛”我没有向家里说出实情,冉馨家里压根不知我的存在
“也是,都要团圆”
一路上我们谈论A市的生活,又谈到家乡的发展,他工程队今年的收益状况。母亲身体是否健康,他上次在工地受伤的脚有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妹妹今年高三了,是全家的重头目标,别给她压力之类的。弟弟的性格改变了很多,再也不是那句永恒的“朽木不可雕也”。一回到故乡就喜欢和家人聊天,感觉没有什么比陪伴他们重要,那么聊天的内容一文不值,可在我心里是无价的。不是所有东西都是金钱可以做到的,虽然它能做到大部分东西。
到家以后还是如往年一般,发我远方带来的年货。今年给爸爸买了一条中华,他笑得合不拢嘴,躲起来怕我弟给他偷了。给妈妈买了一整套化妆品,听我妹说她在研究化妆,虽然效果不太尽人意,慢慢来。弟弟,妹妹,还是一套衣服,一个红包。还有答应给这个高考生补脑的坚果,她拿着当个宝,放在床头,谁也不给。
吃完饭给冉馨发了微信,说安全抵达,她说好,我们就没深聊。我们都达成一个共识,过年回家尽量少联系,怕被她家人发现,如果介绍相亲她可以去,为了她家人不起疑心。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出门去买菜,过年时候用,按照当地习俗要多摆几个菜出来,哪怕你吃不完,不是给你吃的,给祖先吃的。不然显得你家小气,拿不出手。大山的孩子就想过年的时候吃鱼,我在外面是吃腻了,但是考虑到我那傻妹妹没怎么吃也就买了。年夜饭是我做的,一个九个菜,传说的八九大碗。我妹在我老爸那里拿了几块钱,去小卖部偷偷抱了一瓶大可乐,其实家里有水。我知道她是在追忆儿时了,记得以前过年我老爸总是去买鞭炮一起带回来一瓶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