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纳信还愿惑人心,大道之后是佛国(1/2)
承法脸带笑容,瞻仰佛像。
吴哲心中已是如浪涛翻滚。
在这些僧众眼里,这尊佛像是有降魔金刚宝杵的。
而在吴哲先前看到的景象,这尊佛像哪来的降魔金刚宝杵?
吴哲回望,然而,此时已是只能看到佛像后背。
背后冷汗直冒,吴哲不动声色,碰了一下承法,说道:“请大师继续带路吧。”
承法回过神来,脸带歉意,“抱歉,吴施主,让你见笑了,请往这边走。”
吴哲摇头,示意无妨。
脑海中,紫书信息再度传来。
······
功法名:《降魔金刚宝录》
简述:【此佛门大册,是初代韦陀菩萨结合一身降妖除魔的本领,融合佛门经典,以自身十愿为基础创造而出。
乃是一部专擅降妖除魔,护持心魂,祛病去灾的佛门武学大册。
内中有一门名唤“金刚宝杵降魔相”的武道神通,可由修炼此功法的修行者一起配合,施展时可唤出降魔金刚宝杵的法相,用以护持己身,降妖除魔。
施展时人越多,修为越高,则此法相威能越强,虽无法与韦陀金刚宝杵相提并论,但也可得几分威能。
此门神通乃是这宝录最强之处,可借得韦陀神力,犹如韦陀降临。
然则,修行者修炼此门功法,需得信奉韦陀菩萨,为韦陀诵经贡献愿力,其中,愈是虔诚,愈可得韦陀神力降临。
修行此法,最多能修炼至罗汉果位,且终身受韦陀菩萨一脉嫡传武道大册《十愿楼至佛典》所制。
若是十愿一出,则修炼此宝录之人,其思想、肉身具被控制,一身修为道果只能任由拾取。】
注一:【自上代韦陀菩萨楼正法寂灭不出后,此功法本该无法施展“金刚宝杵降魔相”,只能化作一门普普通通的佛门功法。
然则,“韦陀再归楼至佛像”之中,印刻着万灵吞佛印,吞纳愿力之后,又会反哺给这些修行者,以此达成巧妙的平衡。】
注二:【“金刚宝杵降魔相”神通是基于韦陀菩萨神力而成,若在韦陀菩萨未寂灭之时,则要破除有些困难,需得背靠不弱于韦陀的强者。
可于如今韦陀寂灭的时刻,却可以破除。
最强的点,便是最大的破绽。若是击破宝杵法相,便可反噬施展神通的修行者。】
注三:【“金刚宝杵降魔相”说是神通,却与阵法类同。儒门易书剥卦,道门六甲秘祝,佛门九字真言法印,皆可破此种神通。】
注四:【自此武学大册创造出来以后,韦陀一脉嫡传未曾使用十愿控制过修炼《降魔金刚宝录》之人,故此大册中的后手尚未被他人发现。】
······
神通名:【纳信还愿】
简述:【佛门之中,曾有心术不正者,名唤弘策禅师,其人觉得苦修过于劳累,于是创造出这种偏离佛门正道的神通。
该神通施展后,可惑乱人心,使人盲目崇拜、信仰施术者,为施术者提供愿力,诵念功德。
受神通影响之人,会向施术者许下种种愿望,而此神通则回以幻觉,影响受影响之人的神智,让其以为所求皆所得,而献上更多的愿力信仰。
无需付出一丝一毫,神通一出,他人皆为修行资源。
弘策禅师曾于西北偏远地区,古原省一处居有近千万人的府城施展此神通,使得一城之人皆受影响,不事生产,沉溺于幻境之中。
时间长达三个月之久,一城之人,尽皆亡故,化作弘策禅师修行资粮。
此次事件,引发正道震动,佛门震怒,弘策禅师因此逃离佛门,加入邪道宗门四域之一“六道末路”,自此不敢入世。】
注一:【若是只用于惑乱人心,施加幻觉,而不抽取愿力的话,则对受术者生命没有影响,也不会引起注意。】
注二:【此神通对武修影响相对凡人而言较低,因为武修所求多为增长修为,幻觉难以影响这些修行根本,一旦修行者察觉不对,必定能挣脱神通影响,除非施术者修为远远超过这些武修。】
······
信息掠过,吴哲心头安定。
先说那《降魔金刚宝录》。
虽然还没接触道门六甲秘祝和佛门九字真言法印,但他所修的儒门武道大册《修齐治平秘录》中,有易书六十四卦武学,而非易术。
虽还尚未修炼,但如果有需要,自己找个时间练习一番,必可用于对敌。
“嗯,后面找个时间练一练,否则有朝一日与这些佛僧站在对立面上,这神通就能把我吃得死死的。”
再说那叫【纳信还愿】的神通。
很明显,这些僧众是受了【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