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演绎

第一百八十四章 无力回天(1/2)

  李兴的脾气也很倔强:

  “怎么是闲事?

  我们天天浴血苦战守住了国门,却被人家视为无能之辈,谁能咽得下这口气?

  您走我也走!”

  廉颇一拍桌子:

  “混帐!

  换将是朝廷的安排,老夫走了,赵括来还是要保家卫国,做为军人,你怎么可以放弃自己的职责?

  再胡言乱语,我治你惑乱军心之罪!”

  这个罪名是要砍头的,廉颇可不是用来吓唬人的,令出必行。

  李兴不能再说下去,行了一个军礼,转身出帐。

  尽管崎岖的山路越来越难走,但一个一个的编队,却仍如在操场中那样,迈着整齐的步伐,正步前进。

  队伍中央,赵括昂立在战车上。面色冷峻地凝望着前方,不时发出短暂的口令调整队形。

  他指挥的部队行列从不允许出现一点儿凌乱,尤其是在临近金门山大营时。

  离大营越来越近了,赵括的脸色也愈加阴沉。

  他突然想到廉颇对换将的反应,这老家伙仗着资历深、功劳大,一向目中无人,如果有抵触情绪拒不交印怎么办?

  难道攻进大寨,先去夺权?

  那就要打一场镇压叛乱的内战。廉颇不是自己的对手,但秦军如果乘机进犯,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他忽然后悔,怎么直到这时才想到这个问题!心中不禁涌起阵阵烦躁;

  但遥遥望去,大营中旌旗飘飘,气氛平静。

  廉颇早已接到通知,如若有变,营中应是剑拔弩张、严阵以待。

  既然毫无准备,也许是廉颇自认老迈无能,没脸再当恋栈驽马,那就可能顺利交印。

  做为新统帅,自己应该在欢迎仪式上发表一篇精彩的就职演说,以展示自己的风采、树立新的威严。

  想到此处,他又开始默默地打腹稿……

  对于李兴的不满,廉颇也完全能够理解。

  坦率地说,接到“换将”的通知,他也是一声长叹。

  他不能、也不应该怀疑赵括的能力。

  但自己毕竟是尽自己全力顶住了秦军的猛烈冲击,才使赵国免受战乱之苦。

  可惜,却还是得不到赵王的信任。

  他很清楚,换将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战略方针违背朝廷的意预。

  所以自己做的无论对错,人家都要把自己撤下来,他自己又何尝不是感到不公平?

  然而服从命令是军人之天职,既然不合人家的心意,又何必去争论谁对谁错!

  更何况听说蔺相如已是病入膏肓,朝不虑夕,只恨自己肩负重任不能脱离,只能情萦邯郸,夜夜梦还。

  既然有人来更替,从个人情感上来说,倒是求之不得,只盼赵括尽快来,平安顺利他完成交接。

  但是,做为一个老军人,他深知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必须加倍小心谨慎,才能避免给敌人可乘之机。

  尤其不能在己方官兵中引起骚动不安。

  李兴的态度具有代表性,所以他才以“军法”相威胁,压住李兴,别人就不敢再“乱说乱动”了。

  当然,要稳住军心也不能仅靠压服,还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

  于是他又把各级军官、包括李兴一批批的找来进行说服教育。

  劝说他们要服从赵括的指挥,上下级团结一致地同敌人坚决斗争……

  赵括终于到了,一支队伍,正向大营开来。

  渐渐地已能望到,帅旗上绣的字越来越清晰,显然一个斗大的“赵”字。

  飞扬的尘埃中隐现着全副武装的前锋。

  随着地势开阔,纵队突然变成方阵,一步步向大营压下、压下……

  营门开了,却没全开,仅容一车一骑;

  廉颇也没有列队出迎,而且营墙上突然布满士兵,个个枪握紧、刀出鞘、箭在弦,虎视眈眈,如临大敌。

  赵括的汗直往下淌:

  廉颇真的要反?

  急忙一挥手,他的部队寂然而止。

  赵括正在考虑对策,忽然营中出来一个传令官大叫:

  “廉将军请赵将军入营!”

  赵括却还是一动不动,他不能不疑虑:

  廉颇要是在营中设下埋伏怎么办?

  但不能露出胆怯,便厉声喝道:

  “请廉将军出营相迎!”

  廉颇一听就明白了:

  赵括是怕自己对他不利。

  便全身披挂亲自迎到车前,拱手致礼:

  “甲胄在身不能全礼,赵将军请。”

  不论资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超级帝国霸业问道人山女帝的心尖宠只要我够硬墨染之我和她的那些年诛仙之持剑青云装逼么?我不会!请合理修仙平凡人生致当初的我们bug妹妹与我闯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