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用武之地(2/2)
他最理解哥哥的内心,所以极力激励威王。
因为这是很重要的御前会议,所以孙膑被邀参加,文、武两派争吵激烈,只有他坐在角落里,微笑不语。
威王望了他一眼,他也只做视而不见。
文、武的意见都有道理,涉及国家的利害、安危,威王也不敢轻易决定,便点了孙膑的名:
“孙先生,您意下如何?请教寡人。”
孙膑不能再作壁上观了:
“各位的高见都有道理,臣不好评判对错是非。
然世论:
‘齐之竞技,不如魏之武卒’,可见我军素质不如敌。
如援赵,获胜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不宜贸然出击,必须慎重。”
邹忌听了,得意地捋着长须朝武将们微笑,似乎说:
“你们的军师都不敢出兵,还说什么?”
田忌、田婴兄弟气愤的盯着孙膑,也许在心里骂:
“这小子!怎么关键时刻掉链子?”
岂不知孙膑还有下文:
“但是,赵既求援,齐若弃之,威信便会一落千丈。
而且已经示弱于魏,就算不援赵、没惹他,也难保日后魏不欺齐,到那时孤立无援,更加危险。
所以齐不可纵容魏灭赵任意扩张,以致养虎为患。”
田忌这才松了一口气,孙膑还是倾向于战,邹忌却一声冷笑:
“孙先生果然是高!
不出兵、出兵都让你说了,我们的政策怎么定?
总不能派出大军,走到半路又停下来吧?”
“对!臣的意见就是如此!
答应赵国,齐将全力驰援,向天下做出最积极的姿态,却不把主力部队投战场;
同时展开外交攻势,号召各国也都驰援,且跟他们约定:
不必正面作战,只在各自边境用少量兵力对魏进行游击骚扰,起牵制作用即可,主战任务由齐军承担。
各国恨魏已久,惟不愿撄其锋,因多避让。
如今齐国给了他们不必出力却可出气的机会,又可获援赵之名,必定响应。
而我们则要等赵、魏相持到筋疲力尽时才对魏发起攻击,就能胜利在望。”
这种算计,不只着眼于自己的实力,还兼及各国趋利避害的动态,深入骨髓,诚所谓“知己知彼”。
不但齐王与田忌等叫好,邹忌等虽默默无言,心中也暗暗佩服。
不过他也感到孙膑才能过人,难怪大王要把自己的相印送给他,尽管他推辞了,但谁知他的真心?
也许是欲擒故纵呢?
此人终究是自己的一个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