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演绎

第三十六章 围魏救赵(一)(1/2)

  按照孙膑的部署,齐威王一面公开宣称:

  必尽全力救赵;一面致信各国,结成对魏联合阵线,果然各国纷纷同意参加。

  在这次“联合行动”中,孙膑提出了“国际游击战”的新观念:

  各国不定期的轮番对魏发动攻击,每次对准一个目标,迅速出击,有获便撤,尽量避免与魏的戍边大部队决战。

  而且由于边境上频频报警,此起彼伏,魏虽是军事上的超级大国,但四面受敌,疲于奔命,却捕捉不到杀一儆百的战机。

  楚派景舍攻打魏的睢阳、襄陵;西边的秦拔其少梁;

  韩军不断入侵边境;齐将田婴更是大张旗鼓的誓师援赵……

  攻者,“多得而少失”其喜洋洋,越打越来劲儿;

  挨打的却是怒气冲天又防不胜防。

  孙膑这招儿确是够损的。

  魏虽没发倾国之兵,但想攻下邯郸这个一国之都,毕竟需要派出精锐主力,数量也不能少;

  以魏的实力,留守部队迎战一国,即便与齐军对抗,也没什么困难,却禁不住几国之军配合默契的轮番挑衅。

  刚赶到东方,西方烽火复起;

  好容易了却东西之敌,喘息未定,南北两边又警报频传!使得魏的机动部队四方转战、无休无止。

  若分军拒敌,则又感兵力不足,不得不召集大量“预备役”入伍参战。

  但他们的战斗力又太弱,经常打败仗,魏惠王被扰的焦头烂额,束手无策,只得让庞涓解决,庞涓的答复是:

  “不理他!等攻下邯郸后再一个一个地收拾他们。”

  但邯郸毕竟是一国之都,城高池深,赵人从襄子时代就积累了丰富的守城经验,可谓久经考验,哪里就能轻易被攻陷?

  得到各国正在奋战相援、屡败魏军的消息后,更增强了坚守的信心。

  所以这场攻守战打了多半年,城内固然死伤惨重,魏军的人力、物力也消耗很大。

  国内又不断传来令人沮丧的消息,将士们从精神到体力也都进入疲惫状态。

  孙膑掐指一算,通知田忌:

  “发动总攻!”

  虽然几次败给庞涓,但有了孙膑这个“克星”坐镇,田忌信心十足,所以登台点军,意气昂扬,发号施令,响亮干脆。

  将强自然兵勇,五万将士,个个盔明甲亮,挺胸而立,随着一声:

  向右转!雄赳赳地迈开整齐的步伐,浩浩荡荡,直奔邯郸。

  不料,走了百十里,来到一个岔道口,孙膑忽然要求部队停止前进,田忌奇怪:

  “怎么又要暂停?不上邯郸啦?”

  孙膑一笑:

  “对,不去邯郸,咱们出兵援赵的消息肯定已被庞涓探到,正做好准备等着迎头痛击咱们呢。

  我军奔上数百里人困马乏,人家却是以逸待劳,这个亏我不吃。

  所以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偏不去找他决战。

  而是兵发安邑,直捣魏都,调他仓促回救,咱们倒给他个以逸待劳,把他打垮。”

  由于秦、楚各国的骚扰袭击,魏国的留守兵力多被调往边境,安邑是城内空虚。

  不提防齐军如风突至,迅速消灭了拦截的魏军,刹那间围住安邑。

  还没等魏惠王从惊恐中回过神来,齐军的攻城云梯便已搭上城头,安邑城内顿时乱成一团。

  好在公子卬虽已致仕,却还留在城内。

  毕竟军人的应急能力强,听到消息立刻登城协助,组织防御,他的威信较高,军、民还都听他的,这才稳住局势。

  魏惠王因为宠信庞涓,对他一向冷落,没想到危难时刻他竟不计前嫌,主动伸手,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

  执着他的手,只说:

  “谢谢……”便哽咽得说不出话。

  公子卬却顾不得跟他交流感情:

  “这是臣应该做的!大王,当务之急是赶快调兵回援!”

  魏惠王也清醒了:

  “对!命令庞涓,火速回援!”

  庞涓听到齐军援救邯郸的消息,果然只留少量部队继续佯攻,却把大部分精锐主力悄悄埋伏在两侧。

  在他心目中,齐军是小菜一碟,只等他们钻进埋伏圈,毫不费力即可全歼。

  所以他感觉不到威胁,反而挺兴奋,由于信心十足,连庆功宴都已经准备好了。

  按他的设想,齐军一完蛋,邯郸断了指望,不必再攻自然投降。

  然后,转西向前,把秦、楚、韩再修理一番,即使暂时消灭不了,也要打得他们称臣纳贡,请罪求和,奉魏王为领袖!

  到那时,自己就是魏国最大的功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超级帝国霸业问道人山女帝的心尖宠只要我够硬墨染之我和她的那些年诛仙之持剑青云装逼么?我不会!请合理修仙平凡人生致当初的我们bug妹妹与我闯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