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演绎

第六十四章 初任燕使(2/2)

  来日方长,各奔前程吧!”

  望着那渐渐隐没在人流中的背影,苏秦的心头忽然涌上一股难以名状的惆怅……

  但他的心情很快就又振奋起来:

  燕文公竟以想不到的热烈对他表示欢迎:

  “寡人听说先生上秦王书长达十万言,深为敬佩,常以不得一睹风采为最大的遗憾。

  不想先生今从天降,辱临鄙邦,真乃寡人之万幸也!

  请不吝赐教。”

  不必着急,这“教”是一定得“教”。

  因为说客的职业就是到处“赐教”,否则怎么推销自己?

  不过这段“开场白”却得斟酌一番。

  苏秦从秦到燕,在政治上是转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弯。

  应该把这一点解释清,包括“上十万言书”。

  但又不能解释的太清楚。

  比如“我给秦王上书是教他怎么消灭你们,可他不肯听,所以又来教你们对付他……”

  那不一下子就坏菜了?

  燕文公再崇拜,也会立时翻脸!

  随风转舵,是“说客”的看家本领。

  苏秦轻咳了一声,口气略显气愤:

  “秦如狼虎,吞扰四邻。

  臣西游到他那儿,本想教之以‘仁义’之道,令其迷途知返,怎奈秦王顽冥不化,一意孤行。

  所以臣才到列国来晓谕‘合纵’之策,必将他打翻在地,踏上一万只脚,永不得翻身!”

  这样解释,前后吻合,天衣无缝,倒也合理,文公接受了。

  但他更急于知道这个能“把秦王打倒在地,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的“合纵”之策的内容。

  坦率的说,这可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情,给谁都不能不急。

  “合纵,就是把从南到北的山东诸国全部联合成为一个整体。为什么要联合呢?

  以燕来说:

  燕东到朝鲜,西至九原,北与林胡相邻,南以易水为界。

  拥有两千余里的国土,一年产的粮食几年吃不完。

  甚至百姓不用耕种,靠山上的枣、栗水果也能活下去。

  这么富庶的好地方,会不会有人垂涎三尺?

  然而现在中原连年征战,燕却不受甲兵之苦者,因为有赵。

  秦、燕相距千里不算太远,但中间隔了一个赵,就成为燕的屏障。

  秦不解决赵,就很难攻打燕国,虽也曾割地,却得不到实惠。

  但解决赵的问题不是必须动武,他们可以弃兵言和。

  如果他们联合对付燕,赵击燕是朝发夕至,秦军也可随时借道于赵国。

  到那时,您就连一天的安宁也没有了。

  所以您必须抢在他们之前与赵联合,既可保住‘屏障’,又能免其侵扰,臣说的对吗?”

  燕文公一边听着,一边点头,最终做出决定:

  “成!我听先生的。

  燕是小国,若能与齐、楚、赵等强国结为兄弟,就不必天天提心吊胆了。

  只是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态度。”

  “臣能劝说他们加入‘合纵’之盟。”

小说推荐阅读: 没有人比我更懂猎魔待一生我在万界搞破坏叶天传之历劫涅槃我有一个魔法大陆生来彷徨之十年钻石案沉默的囚徒我能进入暗物质世界JUDGEEYES死神的遗言千灵马戏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