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演绎

第六十四章 初任燕使(1/2)

  算的再细,距燕都蓟城还有一天多路程时,终于还是用光了最后一分钱。

  这次,比从秦回家时还要心慌,虽是“穷途”毕竟“末路”的终端还有个“家”呀!

  而现在却是前途茫茫,如果见不到燕君或还不能说服,今后怎么办?

  想到饥寒交迫、倒毙路旁的下场,真是不寒而栗,越想越害怕。

  走到一棵树下,突然腿一软,就再也起不来了!

  这可如何是好?

  冀北大地人烟稀少,坐在这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天一黑,非喂狼不可!

  心里一酸,竟淌下泪来。

  不免暗暗后悔:

  一天天风尘仆仆,纵横往复,无非为的是寻名求利。

  那“名利”却偏躲着你走,可望而不可即,让你空落一身辛苦!

  何如听从亲人们的劝说,好好种那几亩负郭之田。

  虽说风里来雨里去也是艰难,可总能求得温饱,不比现在强得多?

  忽然,有人摇他身子:

  “这位先生,孤身睡在野外可是危险啊。”

  他急忙睁开眼睛,原来自己是在啼哭中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揉揉眼睛红着脸,就想站起来,嘴里还解释:

  “小可走路乏了,便在途中稍憩片刻……”

  忽又哎哟一声,顺着树哧溜下去。

  那人四十左右,商人打扮,急忙弯腰扶他:

  “可是扭伤了腿脚?”

  苏秦苦着脸摇摇头:

  “压、压麻了……”

  那人笑了:

  “这没关系,等一会儿血脉就通了。”

  说着便坐在苏秦身边,解下背上的包袱,从里面拿出两块干粮和一个水葫芦,递过一块干粮:

  “过午了,垫补垫补吧,只是粗糙的很。”

  苏秦本来还想端端架子谦逊几句客气话。

  怎奈从昨晚就水米没沾牙,又空着肚子走了半天,早饿得前心贴后心,头昏眼花胃抽筋。

  就像那干粮上有股力道,心里想说:

  请自便,不争气的手却被吸了过去。

  看来,人到饿极了的份上,就顾不得脸面了!

  接过干粮,先狠狠地咬了一大口,抻脖、瞪眼、憋红了脸才咽下去。

  那人忙把水葫芦再递过去,苏秦接过来灌了一大口,这才润顺了嗓子。

  忙又啃干粮,两口之后,那块干粮就只剩了个边儿。

  其实那人已看出他是断粮了,就又递过一块,苏秦忙把剩下的那个“边儿”填进口中,嚼嚼咽下。

  接过第二块,才缓过气儿来,一呲牙说:

  “不好意思,让您见笑了。”

  那人淡淡一笑:

  “路上断粮是常有的事儿,孔夫子困于陈蔡不也要过饭?

  同是天涯沦落人,哪有遇难不帮之理?

  何况咱俩还‘曾相识’。”

  “您认识我?”苏秦挺尴尬:

  “可在下,实在、实在是不记得……”

  “您是贵人多忘事,在去邯郸途中,您曾向我问过路,我还把您送到岔路口。

  怎么,赵国的事儿办完了?

  又去蓟都?”

  这也算他乡遇故知了。

  苏秦毫不隐瞒地把在赵国碰钉子,想到燕国碰运气及过去的遭遇、眼前的困难和满腹的怨苦辛酸,全都倒了出来。

  说到伤心处,又是哭哭啼啼,情绪非常低落,大有悔不该跳进“政治”漩涡之感。

  那人听完叹口气:

  “看起来你们和我经商一样,我也是在邯郸把生意做砸了,又匆匆跑到蓟都来看看能否赚一把。

  人生在世,干什么都是赔赔赚赚,坎坎坷坷,哪有一帆风顺的平坦大道?

  兄弟,既下了海,碰到多大风浪、多难的事儿都得咬牙挺住,灰心丧气往后缩,干什么都一事无成!

  我看你方面大耳,鼻直口阔是福相,将来的出息大着呢,起来吧。”

  吃饱了肚子有了力气,又受到一番鼓励,苏秦重打起精神。

  与那人结伴而行,边走边谈,不知不觉到了蓟都。

  目的不同,自然得各奔东西。

  分手前,那人又给苏秦买了身比较像样的衣服,苏秦很激动,眼中噙着泪花问:

  “老兄贵姓、台甫?日后果有发迹之日,定当厚报!”

  那人笑笑:

  “休问了!出远门的肯把口中食、身上衣分给你,岂是为了你日后的报答?

  你敢抗暴秦是好事,祝你成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天高路远人常在云中飞从成为好人开始挂机装逼系统暗夜行人变成女神碾压诸天我有三千恶妖都市守墓世家废材莫名成为了神主修真论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