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章 玄武湖边(1/2)
李商隐〈南朝〉
玄武湖中玉漏催(玉漏声声似乎催促着皇上要及时行乐,夜晚也要游玄武湖),
鸡鸣埭口绣襦回(一路玩到北堤晨鸡鸣啼,身穿锦绣短袄嫔妃们已要折回了);
谁言琼树朝朝见(就算那天上宫阙里罕有的琼楼玉树,能够每朝每日都见到),
不及金莲步步来(也比不上爱妃宠姬们的摇曳生姿,彷佛步步都生出金莲来)。
敌国军营漂木杮,
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
江令当年只费才。
隋朝军营在上游造战船,刨下来的木屑都已漂到建康城外,陈朝宗庙却早为烟尘所封;满朝官员改成满宫的女学士,尚书令江总当年为歌咏她们的艳丽姿容,也费尽了才华。
………
钟山下,玄武湖边
朱元璋与小妾孙氏坐于亭阁中,正看着夏末的荷花,满园满湖蔓延而去,湖边的柳树迎风招摇,午后雨过,些许凉风轻拂…
孙氏在亭阁边,轻念着李商隐的〈南朝〉,念四句便停了下来,仅是七言「绝句」。
看着朱元璋道:「这首诗描述南朝帝王(陈后主)的妃嫔众多,凌晨便来玄武湖游玩。主公现在领地愈来愈多,将来满后宫嫔妃,可不要忘了小妾呢!」
说完,从旁边的丫鬟抱着两个多月的男婴,接了过来,靠向朱元璋。
朱元璋笑说:「怎么会呢!妳一直是我最喜爱的小妾,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
孙氏颦眉道:「主公说了要算啊!」
朱元璋问道:「你怎么会这首诗?」
孙氏回说:「主公说要来玄武湖,妾身便央求大姐带世子去听经时,跟宋(濂)博士询问有没有玄武湖的诗,宋博士就给了大姐这首李商隐的诗,不过妾身只喜欢前四句,也只记那前四句。」
说完,要丫鬟从桌上的饰袋中拿了一张纸出来,递给了朱元璋,说:「就是这首。」
朱元璋接过来看了看,笑道:「呵呵!这宋老头还趁机用诗告诫起我来了。」
对着孙氏说:「你知道此诗的意思吗?」
孙氏道:「大姐有转述了宋博士的话,说此诗句句用典,对仗工整,甚有法度,诗艺高超,想要学诗的话,这首不错。诗的大意是,南朝的帝王沉迷后宫妃嫔,不理政事,危机当头还不知道,最终就亡国了。」
又说:「妾身也希望主公的势力越来越大后,将来不要沉迷后宫的众多嫔妃,所以才念给主公听听。」
朱元璋也知道宋濂的意思,也许有马大夫人的意思,但是更知道小妾孙氏的意思。
便笑道:「那只沉迷于妳这女色,总可以了吧!」
孙氏抱着男婴给朱元璋看着,笑说:「主公您看,妾身为主公生的小婴孩多可爱啊!只要主公欢喜,妾身为主公生几个都愿意!」
朱元璋笑说:「可爱!真的很可爱!」
………
秦淮河边
离官方口岸不远的客栈中,刘基与宋濂正在二楼吃饭,刚拿起一只胡椒虾的宋濂,一连打了两个喷嚏,差点让虾都掉了下来;心想,是有谁正在骂自己吗?
刘基笑道:「怎么,外面客栈的菜肴,比起厨房好得多了,是吗?」
宋濂回道:「诶!伯温兄怎么这么说,礼贤馆的厨子可是名厨,怎么会差呢!只是这胡椒虾真是鲜美有劲,确实美味啊!」
宋濂上个月刚被任命为儒学提举司提举,算是升官了;两人平时颇为节俭,不太会上馆子、客栈用膳,今日比较有空,刘基便邀来客栈庆祝庆祝。
其实,刘基是先前听常遇春说过,客栈里常会有说书人讲些历史故事,既然要庆祝,便来客栈,顺便听听这些说书人讲什么。
不一会儿,中庭立起了高脚椅凳,一个约莫四十岁的中年人,坐上了高椅,拿起响板。
唱道:「客倌客倌,咱说书的姓陈,咱走南闯北,四海为家,今日要为客倌们也说那么一个姓陈的皇帝的故事,一个刚出炉的、正新鲜着的故事,手上有钱的就捧个钱场,手上没钱的人也不要走,帮忙也捧个人场!」
拍起响板道:「客倌们注意听来,话说在湖广地域,这盛产鱼米之乡,有一户姓陈的打渔人家,在这洞庭湖一带打渔,这地方啊大家都有耳闻,那鱼虾真是鲜美!」
「而这户人家打来的鱼虾,都整理得干干净净,专门给客栈收货的,所以收入还算不错,这户生了五个小儿,虽然也跟其他渔户小孩玩一起,但都有上了几年的私塾,认识些字儿,也懂些事儿。」
打着响板又说:「客倌们,我们读书为的是什么?不就是看能不能到官衙当个牙差嘛!这陈姓人家透过一层一层的关系,终于让比较机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