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汉书

第三十三章 立威(1/2)

  次日。

  诸葛瞻和董允一起入宫觐见刘禅。

  刘禅看过诸葛瞻的方略后,显得有些犹豫,府兵制度虽然的确对国家好处多多,但对刘禅自己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治理天下自然是治下百姓越愚昧越好,越软弱越好。

  府兵制度一旦实行,不但中小豪族会立刻形成抱团的利益集团,而且普通草民有着军功上升之路,势必会变得异常好武,游侠之风恐怕会再度兴起。

  这对于统治者来说并不是好事。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府兵制度也有其无与伦比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不但能大大减少朝廷的开支,且不用费多大力便可得十数万精锐兵马,最重要的是此法可以拉拢中小士族和天下寒门百姓。

  刘禅权衡利弊,一时之间不能决定,放下手中文书道:

  “朕暂不能决,武乡侯一去数月,想必也是辛苦了,先在成都休息几日,等朕想清楚,再做决定可好?”

  一个新的制度不论其有多先进,作为统治者第一个反应都是抗拒的,刘禅能分析利弊而产生犹豫,已经胜过大多数君王了。

  一个全新制度的运行总要经过无数考量,这才能够决定,反而是那种看到好东西脑子一热便拍板决定变法的,往往都很难坚持下去,结果也不会好。

  刘禅犹豫恰恰说明了其重视,这是好事。

  诸葛瞻起身行礼谢过,看董允端坐不动,便知道其还有事要和刘禅说,便识趣的提出了告辞。

  诸葛瞻出了永安殿,刚要离开皇宫,便看到一个小黄门小跑而来,看到诸葛瞻先是松了一口气,然后连忙平复气息来到诸葛瞻面前躬身行礼道:

  “君侯慢行,娘娘有请。”

  诸葛瞻有些疑惑道:

  “皇后?”

  小黄门连忙点头。

  “带路吧。”

  “君侯这边请。”

  跟着小黄门穿过廊庭,来到后花园,只见张皇后正在用一把小锄头栽种着花草,看到诸葛瞻来后,连忙让侍女拿来手帕擦拭干净之后,才招呼诸葛瞻坐下。

  “打扰武乡侯了。”

  诸葛瞻正襟危坐微微拱手道:

  “娘娘言重,娘娘召见臣来是想问张兄之事?”

  张皇后微微一笑。

  “武乡侯果然非凡,本宫的确是想问问遵儿之事。”

  诸葛瞻没有立刻回话,斟酌了一番言语后带着些劝谏道:

  “娘娘关爱之心,张兄时时感念,但是男子汉大丈夫,总要顶门立户的,张兄家学渊源,恒侯又是天下一等一的英雄,如今天下未定,我大汉疲弱,总不能让张兄一直待在成都吧?”

  “且张兄所行,乃为国事,娘娘单独询问实在有些不妥。”

  诸葛瞻一番话绵里藏针,既是劝谏,又是提醒。

  张皇后秀眉微皱,心中当下便有些不喜,只是为人贤惠,这才没有发作,低头理了理秀发道:

  “武乡侯所言,本宫已经记在心中,只是今日没有皇后只有张家女,我是张遵的姑姑,关心侄儿,武乡侯也要这般冷面吗?”

  张皇后同样也不知省油的灯,几句话便将诸葛瞻顶了回去。

  诸葛瞻也不在意,微微笑道:

  “臣不是不通人情之辈,娘娘既然不是以皇后之尊相问,臣自然不会不答,张兄很好,为人宽厚,能听进谏言,也有将略,只是没经过历练,稍稍有些稚嫩,如娘娘能稍稍放手,张兄定能担当大任。”

  诸葛瞻说完朝着张皇后微微拱手。

  张皇后微微沉思,没有立刻答话。

  看到诸葛瞻如此咄咄逼人之态,一个中年黄门微微皱眉道:

  “武乡侯请慎言,您还不是丞相。”

  诸葛瞻抬头一看,一个黄门竟然敢插话有些不可思议,皱眉道:

  “汝乃何人,本侯与娘娘说话,你一黄门何敢插言?怎么你想效仿前辈?”

  大汉的崩溃有很多原因,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节点便是十常侍之乱,张让等人为了自保,劫持了天子刘辩出京,让董卓得以控制天子,进而影响中枢。

  后来人当吸取前人教训,如今不管那国对于这些黄门防备都极重。

  诸葛瞻与张皇后虽然所言不算国家大事,但也是关乎一郡之地,关乎一位将军的前程,其此时插话,不但涉及了宦官干政,还极为不尊重诸葛瞻。

  连张皇后都被诸葛瞻隐晦的提醒后宫不得干政,区区一个阉人安敢如此?诸葛瞻自然也是丝毫不曾客气,一改温润之风。

  黄皓没有想到自己只是说了一句讨好张皇后的话,诸葛瞻便一顶天大帽子扣了下来,连忙朝着张皇后跪下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神奇与美好的异世界龙魂盒子我的系统竟然是个女孩子废嘟尘时人如泉涌遗梦明天无善惟恶我在海贼搞娱乐铠甲勇士刑天之乔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