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天城

大冥国的祭神大典以三年为一期,此期间举国同庆,休罢征赋与各农政之事,共拜凤神,在冥师城中便设庆典么,邀大冥上下共赴。祭神日期由祭师护法占卜,吉兆庆三个日夜,凶兆则五个日夜,以祭凤神求天下太平。祭神大典只有在冥师有亲属为官的人可参与,加上冥师城中的百姓,参与之人极多。期间,城中所有集市,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要开放。人们聚集在一起,寻欢作乐,吟诗作赋,曲水流觞;夜里便张灯结彩,处处灯火通明,尽情载歌载舞。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祭神礼,于辰时开始,维持一个时辰,时尽即结束。

关于祭神大典的说法,冥国史书上有记载,约一千多年前,大冥开国先祖怜悯众生之苦,便四处寻求救民之术,后经圣人指点,历经九九八十一年,才到达凤神山求得九仪冰凤神女的帮助,消灭了作乱的蛊,一统了大冥国。后来,为感恩凤神的救助与纪念大冥先祖的功绩,人们便拟定每隔三年举行一次祭神大典。

祭神大典当日的大清早,城中便挤满了人,熙熙攘攘的,水泄不通。高高的神坛中央起了一团乱麻,火坛足有一丈长,将近占了整个神坛的四分之一,围绕着火坛整齐有序地站着九位黑色祭服的祭师,看上去年纪都不大,最大的也不过十五六岁。

众女孩中唯一的一位男孩即是其中祭服上有金色凤纹对阶口而站的孩子,看上去看起来也只有十一二岁左右,气质更显冷艳冰凉,似乎这位便是护法了。

神坛上的环墙上围着三尊石雕神凤,张着口最大的一尊就在那位护法身后。

本来能进来观看祭神大典的,只有成年的男女子,杜思寒才十五岁,所以是第一次来,但再怎么说她也是见过世面的,倒没有多大惊喜。

场内的人极多,所以总会有成队的城卫官兵在游荡,不知是让哪个莽撞的家伙给碰着了,一些城卫们大声呵斥起来,软嚷的杜思寒想上去踹那些人两脚,还好有几个姐妹按捺着她,叽叽喳喳的扯着她说这说那,不过她仍旧不觉得有什么新鲜的。当然除了人多点外,就连祭坛上的凤雕,都比那尖嗓子的太监的说辞有意思多了。

观凤楼上何之弦微眯起双眼,若有其义地远远望着祭神坛周围人山人海的地方。从远处传来的,拉得清脆悠长的钟声响了又响,余音拖了很久。在祭坛上回荡。

安平走过来,瞥了一眼何之弦:“国相好有兴致,还在此处看风景,可别忘了吾交代你的事。”

何之弦捏了捏茶杯,行礼道:“陛下交代的事,臣自不敢忘,定会给您一个大惊喜的。”

“那吾便等着你的好消息了。”安平转身便走了。

看着安平往楼下去,何之弦将杯子捏得更紧,眼睛闪过一道红色的光。

“吉时已到——”尖嗓子的太监拉长声音大喊,如钟声射到祭神坛。

接着,鼓乐声顿起,九位祭师合着掌心起舞,各个嘴里念念有词,跳动的火焰在整齐的念词和整齐的乐舞声中扭动,火光一跃一跃。祭师们开始围着火坛边念词边转。滚烫的焰尾渐燃渐拉长身躯,抛出闪亮的火花,燃向半边天。

祭语念毕,祭师们停下来,那位护法走到火坛前,缓缓张开双臂,冷冷地凝视着火坛中央,开始向火坛施法。坛中的火焰在那位护法面前舞动,炎热的气息扑到脸上,低着眉眼,好像火焰扑到了此人怀中。

渐渐地,火焰小了下去,又过了许久,祭火将近熄灭。此时可以看出,祭坛中央慢慢凝出了一块菱形的水晶。等到祭火已灭,火坛中竟豪无明过火的痕迹。

突然响亮的“哐啷”一声,冰晶破裂成了三块,掉入了火坛中。顿时,众人无不吃惊地看着火坛上方,安静了不一会儿,又纷纷议论起来。

护法直直地站在火坛前,冰冷且带着稚气的面容上,也可以看出略略的惊讶。

守在阶前的祭师好像是被反弹一般,大声禀报道:“煞星归位,凤星异变,一祭三分……沧海桑田,十三载夏末秋初……”

众人中听得懂的都十分惊慌,姐妹也跟着议论起来,可杜思寒并不懂这些。

杜思寒向祭坛之上望去,那位护法还在看着火坛之内,仍旧稚嫩的脸上,却是极不相符的冰冷与成熟,像拒人于千里之外,但若从毫无波澜的表情上看,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落寞之感,又似是看透一切,从来都从容不迫的样子。

“这就是你所说的惊喜?”安平站在楼栏面前不满地质问道。

何之弦笑了笑:“陛下莫急,好戏还在后头呢。”

“听国相的意思,你是知道了那妖人余孽的下落了?”安平大喜。

“臣还会为您除去此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