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是风花雪月
“主人,来电话啦……”
手机彩铃在寂静的卧室骤然响起,平时小女孩稚嫩可爱的呼唤在大年初五的的清晨显得有些刺耳。子儒努力睁开惺忪的睡眼,瞅了一下墙上的挂钟,才5点40分。窗外一片漆黑,他自言自语嘟噜道:讨厌!谁这么早打电话。
“请问是郭子儒吗?”电话里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
“你是谁?这么早打电话有什么事情?”子儒压抑着心中的不快,悻悻地反问对方。
“我姓李,是梅县三星村的支书。易阳今天凌晨煤气中毒去世,现场只有一个不能主事的小孩。我是在易阳的手机通话记录里找到你的电话,请你联络一下易阳的家人,尽快过来处理后事。”
子儒顷刻睡意全无,噌的一下坐了起来。摇醒身边的妻子兰瑶,复述一遍刚才的情况。
“过年碰上这样的事情,真晦气。会不会是骗子?”兰瑶一脸不高兴,无奈地披上睡衣,坐起来与子儒商量对策。
“这么早打电话应该不是骗子。易阳是我的好兄弟,真要是这样,我没有坐视不管的道理。”子儒一边回应妻子,一边起床穿衣。
“你晚一点跟梅县的朋友打电话问一下情况,如果真是这么回事,就邀大侠一起去一趟梅县。”兰瑶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知道他们兄弟的关系非同一般。
子儒、易阳、大侠是八十年代末大学校园最要好的资水老乡,江湖人称“铁三角”。易阳是三人中的老大,比子儒、大侠分别大了3、4岁。大学毕业后,兄弟三人各奔前程。易阳南下广州,经商办厂,红火的时候,手下的雇员多达数百人。这两年时运不济,已归隐田园。子儒、大侠留在省城发展。子儒热心从政,在省政府机关的处长位置已干了超过10年,颇有壮志未酬的伤感。大侠早年从高校下海办公司,但雷声大雨点小,日子过得不好不坏。
春节前,子儒到广州出差,易阳亲自开车迎送,哥俩推杯换盏感叹苦短人生,并相约春节期间与大侠一起在老家相聚。
易阳性格外向,事业、家庭却跌宕起伏。妻子相貌平平、老实本分,之前一直在老家工作,5年前提前退休,移居广州陪伴老公。易阳发迹前,日子虽然清苦,但生活也算平静。50岁那年,易阳与公司前台小美日久生情,爱得如胶似漆。小姑娘没有多少文化,但有一种未经雕琢的朴素美,让易阳欲罢不能。小美虽然只有23岁,但有过短暂婚史,因婚后未孕,被夫家遗弃。与易阳交往怀孕后,小美坚持要生下这个孩子,她要向前夫证明自己的无辜,同时也想靠小孩找到经济上的依靠。易阳很矛盾,老婆死活不肯让位,女儿也不接受一个比自己还小的后妈。易阳与妻子、小美苦苦对峙了3个月,最后达成共识:如果小美生下男孩,易家可以相认、抚养,但不在一起生活。如果生的是女孩,易家给小美一次性经济补偿,从此井水不犯河水。有人欢喜有人忧,小美如愿以偿生下男孩,两家人的命运开始按照新的轨迹运行。尤其是易阳,小心翼翼生活在情与法的夹缝,以致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
易阳最初很享受这种有儿有女、家外有家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事业的滑坡,易阳在财力和精力上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除了按月支付小美母子的生活费,他还要隔三差五找借口去看望千里之外的儿子。最让易阳头疼的还是春节,他要先在广州与老少一家吃完年饭,然后在大年初一的上午出发,舟车劳顿、辗转多次赶往乡下,才能确保在第二天中午前见到自己的儿子。
子儒的电话再次响起,梅县的朋友证实了易阳的离世消息。两天前,易阳回到乡下,见到儿子非常兴奋,在小美舅舅家吃晚饭时喝了不少自酿的米酒。4岁的儿子闹着回家放烟花,自己也喝得有几分醉意,易阳便带着儿子提前离席。回到家后,易阳交待邻居小哥哥带着儿子一起玩耍,自己躲到里屋准备睡觉。山区的夜晚气温很低,易阳往余温未熄的火盆里添了几块木炭,半掩房门酣然入睡。儿子回屋上厕所,怕烟花的爆炸声吵到爸爸,便拉紧房门在屋外继续玩耍。烟花放完后,儿子回到房间找爸爸讲故事,再也摇不醒已经中毒身亡的易阳。
外面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易阳的死汛让子儒感到后背发凉。他拨通大侠的手机,商定第二天开车去梅县见易阳最后一面。
经过5个小时的一路颠簸,子儒和大侠在初六下午2点赶到位于梅县三星村的小美家。
李支书昨天费尽周折终于联系上易阳的家属。离梅县最近的侄子已在上午匆匆赶到现场,正在与小美商量后事。小美看起来哭得很伤心,手足无措的她把女方的事务全权交给小姨刘珊珊负责。刘珊珊是县城中学的教导主任,也是小美家族中最有脸面的“文化人”。
刘珊珊陪同子儒和大侠见到了收殓入棺的易阳。昔日风光无限的都市大老板委身偏远贫瘠的异乡,躺在冰冷坚硬的地板上。两个大男人看到这伤心的一幕,忍不住悲从心起、鼻子发酸。
易阳在当地毕竟没有名正言顺的身份,双方商定尽快将遗体拉到县城的殡仪馆火化。易阳的妻子、女儿明天赶到梅县接骨灰回老家安葬。
易阳的离世让小美一家忧心忡忡,儿子今后的生活怎么办、指望谁?过去还设想儿子大了到广州上学、工作,过上子贵母荣的生活,现在这一切全都成为泡影。
小美与易家无法正常沟通,自己又是身单力薄的乡下人。她只好苦苦央求子儒与刘珊珊日后多多联系,最大限度地为儿子争取合法权利。
与刘珊珊及易阳的侄子互加微信好友后,子儒和大侠又一次礼节性地安慰了一番小美母子,并送上事先准备的慰问金。现场的气氛既悲凉又尴尬,子儒和大侠不想多作停留,便与大家寒暄告别。
明天是年后上班的日子,子儒必须连夜赶回省城。好兄弟意外去世故然是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但在政府机关的清规戒律里算不上请假不归的正当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