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修真录
想着刚才的大凶险,余生连忙把李炜明请进宿舍,说道:“刚才,谢谢你。”
这少年还是一身简单的白衬衫和黑色西装裤,戴着金丝细边的眼镜,虽然只见了两面,但他一直都给余生一种儒雅的感觉。
但这会李炜明的样子,却有些气急败坏。
李炜明扶了扶眼镜,道:“怎么谢我?”
余生倒是没预料到对方这样回答,略微有点错愕,说:“要不请你吃饭?”
听了这话,李炜明有点哭笑不得,打量了一下余生的宿舍,也不客气,找了把椅子坐下。
他没有接刚才的话题,直接说道:“知不知道你刚才多危险,要不是我有青螭镜,要不是…….”
看着余生目瞪口呆的样子。
李炜明停了下来,叹了口气,问道:“真的没有人教你这些基本的常识吗?”
“什么基本的常识?”余生还是有点听不懂。
“那你是怎么修炼的?谁教你的功法?”李炜明见余生还是似懂非懂的样子,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
“我就照着书瞎练的。”余生实话实说道。
“啊,这也行?”李炜明脸色有点惊讶。然后,他看到了余生拿给他的《真气运行法》和《仙学必成》,接着问道:“就凭这两本书,你就练出了天眼神通?”说着,怕余生不明白,李炜明指指自己的额头正中。
“嗯,这里是因为有一次撞了头,进了医院,然后就,……”余生还是实话实说。
“啊,这也行??”李炜明脸上惊愕的表情很精彩,说话的语调已经又夸张了几分,将信将疑地又看了看余生的额头。
“天眼神通呀,要修多少年才有的大神通呀。”李炜明啧啧称奇,脸色却已经满是羡慕之色。
突然,他眼睛一亮,声音都不自觉高了几个调,指着余生经常把玩的小葫芦,问道:“这个你又是从哪里得来的?”
那小葫芦刚得到的时候还有点毛躁,被余生把玩了几天之后,表面已经开始圆润,摸上去挺舒服的。
余生有点奇怪,难道这小葫芦也有讲究?老老实实说道:“就是初次碰到你的那天,在文庙买书,摊主送我的,怎么了?”
一瞬间,李炜明脸上的表情变得古怪无比。余生觉着他脸上这表情变化也太丰富了一点。
又是一句:“这也行???”看来,李炜明是真的被余生惊到了。
李炜明这样的宗门少年,家学渊源,更懂得修真的艰难。对于他们这样有实力的家族宗门,每一代有条件培养成材的也就一到两个,其余门下弟子虽多,却都只能停留在炼气初期,延年益寿,健康少病是可以的,但真要有什么神通,法术,那是不可能的事。
而如果没有大势力的宗门或者世家支持,要想自己探寻道途,即便知道心法口诀,没有巨量的资源,也是难如登天,更不要说自己瞎碰乱撞了。
像余生这样,尚在炼气阶段,就已然有了神通,而且居然还有了法宝,也难怪他那么惊讶。
这时,李炜明倒也是收起了开玩笑的心思,正色道:“这个葫芦是个虚灵级的法宝。”
“啊?这是个法宝?”这回轮到余生惊讶了。
李炜明道:“是的,不知道它是哪位高人的法宝,也不知什么原因,流落至此,灵气耗尽,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但只要用灵气慢慢滋养,就可以恢复神采和妙用。”
余生看李炜明把玩着小葫芦,有点爱不释手样子,想起他刚才在大凶险中的出手相处,倒是爽快地说道:“既然你喜欢,要不就送你吧。就当感谢你刚才的出手相助。”
李炜明脸上的表情却变得更古怪了,说:“你居然要把法宝随便送人,你知道让一个葫芦有了灵根,能接纳天地灵气,需要耗费怎么样的功力吗?你真的什么都不懂。”
他又看了看手里的小葫芦,倒是毫不犹豫,把它还给余生,说道:“这是你的福缘。平白无故受此大惠,对我的修行不利,你还是自己收好吧。”
接着又感叹道:“余生,你到底是什么命,居然有那么好的福缘。”
余生想起小时候的经历,说道:“他们都说我是天煞孤星命。”
李炜明又一次:“这……也行????”看来这一句是他的口头禅了。
这个看起来一本正经成熟的儒雅少年,其实也只是个十八岁的孩子。平常在宗门中不得不严肃持正,这会和余生的聊天倒是让他可以放松随意了。
“你算已经是仙人了吗?”余生看看对方,忍不住问道。
李炜明被问得一愣,说道:“算,是的吧。”他想,在道宗的体系里,倒也是有鬼,人,地,神,天五大仙人品位,自己勉强也能算个小仙吧。
余生禁不住又问:“你刚才使用的是什么法术,对了,你有飞剑吗?”
李炜明哈哈笑了起来,道:“你这是修仙小说看多了吗?小说那是小说家的想象和夸张。再说了,要是几百年前,或许还有前辈会炼化飞剑,但这都二十一世纪了,要什么飞剑,一把手枪就解决问题了。”
“这倒也对,”余生想着,之前自己对修真这件事的想法,还真的都是受了小说,电影的影响。”他接着问道:“那我这本《仙学必成》里的内容是真的吗?”
李炜明点了点头,说道:“是的。不过婴宁真人穷其一生追求道途,却在九十岁的时候坐化了。
李炜明继续道:“婴宁真人最大的成就,倒不在于他自身的修行境界,而是他整理了众多修真的古籍孤本,为后世保留下很多的指引。当时正是乱世,修道之人,一直都是避世修行的。而婴宁真人登高一呼,为仙学正名,弘扬了华夏文化,大大提升了国人对抗外辱的信心和勇气。我爷爷常说,婴宁真人是可以和广云子,吕洞宾,王重阳这样的先贤齐名的大德。这本《仙学必成》,根据他的修真心得口述记录下来的,也算是不错的修真典籍了。”
显见李炜明对这些事情早就熟知。
“如果他整理的道法是真的,那他自己怎么没修炼成仙呢?”余生想起了当初自己问摊主的这个问题。
李炜明倒也并没有不耐烦,解释道:“一方面,婴宁真人天资有限,他自小体弱多病,才从儒入道。另外一方面,他没有好的机缘。天资和机缘,对修真来说两者缺一不可。”
正谈话间,宿舍的灯突然熄了,整个校园发出一阵整齐的抱怨,然后归于平静。
黑暗中,李炜明笑笑说:“你是不是该去楼顶了?”
余生也不奇怪他居然什么都知道,说了句:“走,楼顶凉快。”
两个年轻人爬到楼顶,在凉席上坐下,吹着凉风继续刚才的聊天。
李炜明倒是恢复了严肃,正色对余生说道:“其实修道这件事,真的是万中无一。像你这样,有这么大福缘的人,我爷爷都没有听到过。要说起来,该是我羡慕你才对。”
“不过,你应该也知道什么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吧。正道修行,自然是持正修心,不会对同道中人有什么歹心。但这世上,也有养鼎夺舍的功法,更勿论有杀人夺宝的事发生。有些修真的人,虽然能力境界高于普通人,但心性品德却还不如凡夫俗子。”
“你这样的福缘,功法低微却已然开启天眼,落在有心人眼里,就是最佳炉鼎。所以,你不能太多显露。包括天眼神通的使用,也不能那么随意,就比如你刚才。”
听到这里,余生问道:“刚才那小楼里是有什么吗?”
李炜明说道:“是的。有时候,人遭遇不忿,意气难平而死,通常会化作怨灵,不愿离去。你修为低微,又在它面前开启天眼,结果差点被反噬。现在你有了心魔,这事没有解决之前,你应该是在暂时使用不了天眼神通了。”
听着李炜明的话,余生凝神冥想,意守泥丸,果然是无法进入他之前的灵视状态。
李炜明看他一眼,又接着说:“你的功法练习是不是也进入瓶颈了?”
余生心里一震,他明白,这是最好的机会,也不绕弯直接说道:“是的,李同学,能不能指点我一下。”
李炜明想了一下,说道:“你不是本宗弟子,我也不好传你本宗的功法。不过我那些功法,也未必适合你。既然你从气功入门,又和道宗有些渊源,我正好知道一些道宗粗浅的法门,就指点你一二,虽然并不能助你得道大成,但上一层楼应该是可以的。”
余生内心一阵狂喜,连忙点头。
李炜明接着说:“其实你之前的气功功法,也没有错;婴宁真人的书中的功法,你也可以用。但你不懂阴阳之道,而且缺了口诀。人与天地互为阴阳,呼吸之间,锤炼天元大丹,这个你已然领悟。但人体内心肾如同天地,也有阴阳两极之分,你按照静功的方法修习,等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之后,不再用意念引导气息,只要默念这第一节口诀:涵养本源护命宝,洗心退藏沐浴工,……”
余生按捺住心中的喜悦,按照李炜明的指点,盘腿捏诀,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之后,开始默念口诀。
奇妙的是,随着他呼吸吐纳,默念口诀,除了自身任督两脉的气息的缓慢进行周天循环,丹田中的气息星云,仿佛被什么力量催动,竟然开始了两个方向的慢慢流动。
从余生的内视角度看,原来如银河系一般的静止星云团,随着部分星云的转动,居然隐隐有了太极图的样式。
试过口诀和功法,余生退出冥想,欣喜地向李炜明点点头。
李炜明也不在意,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道:“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去睡觉了。”
看着李炜明如此轻描淡写,余生倒真的不好意思起来,他诚恳地说:“李同学,我到底可以这么谢你?”
李炜明笑笑,说:“不要喊我同学,咱们又不是同学。要不,你就喊我李小仙人吧,哈哈,……”说着,他自己都笑了,接着道:“你真要谢我,那就请我吃饭吧。”
“这……”余生倒没想到,他就真就只要自己请吃饭了事了。
看他离去,余生觉着今晚的经历,恍若做梦。
从神秘小楼遭遇的前所未有的大凶险,到和李炜明的一席谈话解惑,这认知的变化和颠覆比以往都要快很多。
余生心里更多的是兴奋和进一步的好奇,但也有点那么点困惑。
按理说,既然修道如此不易,那李炜明怎么第一次见面,就随随便便就把口诀和法门教给了自己。
实际上,余生并不知道,相比太多的普通人在这个圈子外遍访“名师”,四处叩门而不可入,在修真这个小圈子内部,因为天资和机缘都合适的人实在太少,碰到同道中人都是格外相惜。
到了李炜明这一层次的修真者,可以交流的人实在是太少了,除了爷爷和少数几位叔伯长辈,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同龄人,一开始是好奇,之后是下意识的出手相助。
按照李炜明原先的打算,是准备多试探一下余生的心性,再和他见面的。但既然出手了,他也就只好早点和余生碰面了。
至于有些事,只是这个圈子的普遍常识,而他指点余生的方法和口诀,的确也不是他的本门功法。
修真之人,都是性命双休,心性大多也是纯朴正直。但也的确有走入极端的。余生要是万一碰到一个修炼夺舍的高手,此刻可能已经被人占据了躯体,成为别人的练功炉鼎了。
碰到李炜明,这可能也是余生的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