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修真录
“体内的经脉不同?”李炜明皱起了眉,说道:“有可能是妖。”
“妖?世界上真的有妖怪?”余生回想着那晚的搏斗,这个中年人的确给他非常不一样的感觉,不过听到这个结论,他还是有点震惊。
李炜明摇摇头,说道:“我没见过,也不确定。只是听爷爷说过,曾经有一个时代,妖还是经常显于人世。不过后来,修真界几大门派联合起来,把祸害人间的妖基本都赶尽杀绝了。”
李炜明想了想,继续道:“你最近还是要小心一点。我会和爷爷求证一下这件事。”
但这晚之后,这个奇怪的中年人就再也没有出现,也没有其他的袭击发生。
在李炜明的建议之下,余生还是利用空闲时间去学习了一些武术和格斗。他的速度,敏捷和快速学习能力,倒是让教练们非常意外。
也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周围的人们都开始谈论一个话题:股票。
余生还活在自己简单的世界中,每天执勤,上班,打坐,练习。直到有一天,老王突然没来上班,说是辞职了,要专心在家炒股。余生才后知后觉地知道了股票这个东西。那时候的他,对资本市场还是一无所知。
但其实外面的世界,几乎是整个国家的人们,都已经陷入了一种狂热的氛围中。各个证券交易市场每天都是排队开户的人流,据报道,每天新开户股民多达30万人。
这些跑步进入资本市场的人们,有企业高管,城市白领,理财老手,大学生,农民,小商贩,邻居大妈,…….有的疯狂股民,甚至抵押了房子和车子,把所有的钱都投资到了股市。
因为买什么都涨,而且一直都在涨。那个时刻,每个参与这场狂欢的人,都觉着自己是股神。
从年初开始,整个股票市场就在上涨,但之前几个月,炒股还是小圈层的事情,当股指从二千点,涨到了五千点,进入十月,开始冲击六千点大关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有些疯狂了。
虽然也有理性的声音出现,在说目前的证券市场估值已经太高,已经脱离企业本身的价值。但很快这种声音就被更加狂热的气氛淹没。
当时流行一句搞笑的口号:抢劫不如去炒股。还有一首风靡一时的网络改编歌曲《死了都不卖》。歌词是这样唱的:“死了都不卖,不给我翻倍不痛快,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死了都不卖,不涨到心慌不痛快,……”
余生在图书馆恶补了一个晚上的金融相关知识。但面对现在这种狂热的情况,让他想起了刚刚读过的金融史里提到的荷兰郁金香比黄金还贵的案例。泡沫总有幻灭的一天。虽然余生手里有李炜明慷慨预支的几万块钱,他还是选择做一个心存敬畏的旁观者。
事情起变化的前一天深夜,厚厚的低云,遮住了城市天空的月光。
紫云观聚灵阵的房间内,整个空间似乎蕴藏了一个巨大的风暴漩涡。
周围的八面杏黄令旗在不停地狂乱飞舞,而房间正中间青铜鼎上,则不断有能量波动闪现,整个鼎似乎陷入了能量的来回拉扯中。
站在边上的刘兴初一脸忧色,皱着眉头,看着在聚灵阵中打坐的梁道长。
如果说整个城市的情绪是一片汪洋,而聚灵阵则像一艘帆船。前几日帆船还在享受着舒适的海风,今天才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巨大的风暴,难以脱身。
梁道长试图平复这变得有些狂暴的灵力漩涡。在他的努力下,聚灵阵中的能量场变得平和了一些,但在短暂的停歇后,能量场突然重新变得狂暴不安起来,杏黄令旗发出猎猎声响,青铜大鼎似乎要被能量漩涡带得转动起来,发出令人不安的吱吱响声。
不知不觉,刘兴初手心捏出了汗,这种情况完全超出了他的认识,他也只能紧张地看自己的师傅。
梁道长依然眉头紧皱,保持着盘腿打坐的姿势,也不见他如何动作,身上一直被阵中灵力鼓动的道袍突然笔直垂了下来。随着这一变化,聚灵阵内的气息似乎变得更加激动起来,但不一会儿,阵内慢慢陷入了平静。八面杏黄令旗也慢慢平复垂落了下来。
刘兴初这才松了一口气,下一刻,他却是惊叫了出来:“师傅。”
只见梁道长脸色惨白,嘴角淌下了鲜血,身体已经软软歪倒在地上。
同一时刻,城市西郊李家别墅里,大房间内摆放着的S市沙盘八卦大阵,正中央两盏细长的七彩水晶莲花灯中的一盏,突然闪烁熄灭了。
第二天的股市大跌最后变成了一场超级踩踏事故,击碎了无数股神坚定不移的信念。而这场狂欢中,却让一个人成为了真正的传说。这个人就是梁道长的师弟,王云。
传说中,王大师曾经很早就预见到股市的爆发,同时也提醒过十月中这个风险点。
虽然在下跌没有到来之前,人们对此还是将信将疑,但也因为这个提醒,当下跌趋势刚显露出来的时候,王大师周围的人果断选择了获利了结。
这些人大多手握大笔资金,因为王云的指点,他们成为了这个零和游戏中少有的获利群体。但也因为他们的参与,几何级放大了原有的规模,让这轮牛市呈现出一个超高的顶点,然后又自由落体般直线下降。
这也是造成了紫云观聚灵阵失控的原因,也是梁道长始料未及的。
就这样,在这个十月,大家各有喜怒哀乐,而余生成了一个懵懂的旁观者,直到老王又重新回来上班,他才知道了为什么大家最近不像之前那样讨论股票了。生活似乎回到了原状,但有些人有些事已经悄然改变。
比如,让余生开心的是,有一天他和陈雪居然在图书馆偶遇,两个人一起看了会书,之后余生一直把陈雪送到女生宿舍门口才告别。
对于余生居然了解并喜欢纳兰性德的词,陈雪感到有些惊讶: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当说了上句,对方能马上接出下一句的时候,一种默契在两个人的心底慢慢生长。
但也有一件事,让余生有一点受挫。
S市的辅警考试如期举行,余生准备得很充分,发挥得也很好,但却没有通过。原因并不是因为成绩,而是因为有人检举他只有高中学历,不符合报考资格。
连同特别推荐他的周警官,也因为这个事情,被内部批评了。
余生自己没觉着有什么,但连累周警官就非常过意不去。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周晓天终于接受吃饭的邀请。当然,那个嚷嚷了很久要余生请客的张涛,也终于得偿所愿。
这会余生也有钱了。他在学校边上的小镇,找了一家最高档的餐厅请两个老朋友吃饭。
周晓天的话不多,倒是张涛讲了很多。有关警队内部的江湖和纷争,还探讨了这个学历举报事件背后的真相。这一顿晚饭,几乎都是他在发言。
在张涛的呱噪间隙,周晓天问了一下余生接下了的打算。余生老老实实地说,其实他还是挺满意现在的生活。安保的工作不忙,可以让他有时间去图书馆看书,或者蹭课听。
余生没有说出口的是,如果警队真的如张涛说得那么复杂,那也不是他理想的去处。少年内心还是本能地向往更纯粹简单的人际关系。
周晓天看余生讲得真诚,不像客气的样子,有些欣慰,也就不再为此介怀。
这一顿饭吃得很尽兴,三个人吃完饭,来到小镇街上,正准备坐周晓天的桑塔纳离开。
突然,周晓天停住了脚步,眼睛盯着街对面一个人,叫了一声:“张涛。”
张涛也停下脚步,顺着周警官的目光看去,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佝偻着背,正在对面街道走着。
余生看两人有些异样,问道:“怎么了?”
周晓天也不回答,和张涛对视一眼,径自穿过马路,不紧不慢地跟在那人身后。
张涛笑笑对余生说道:“运气好,来活了。找了这家伙好久了,居然今晚凑巧碰上了。”说完,又补充了一句:“要不你先回学校吧,先不能送你了。”
上次一起抓捕刘云灿的事还让余生记忆犹新,这次居然又撞上了抓小偷,反正晚上并没有什么事,余生说道:“我和你们一起吧,我也能帮点忙。”
张涛想起上次余生的追踪能力,点点头道:“好的,那你跟着我吧。”
那个人双手插在口袋里,低着头,看起来有些心事,自顾自走路,完全没有注意到后面还有三个人盯着。
而周晓天他们也不着急下手,准备等待时机来一个人赃俱获。
走到一处杂货铺前面的时候,那人似乎突然警觉了起来,转头查看了一下四周。周晓天马上成了一个和街边摊贩讨价还价的路人,而张涛和余生互相勾着背,一副刚在边上馆子喝多了酒的样子。
那个人紧了紧口袋,猛然一转身,闪进杂货铺里消失不见。
余生还没有反应过来,张涛已经一甩手,说了声不好,和对面的周晓天几乎同时朝杂货铺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