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修真录

书架往左移开,露出了背后的一堵有些斑驳的红墙,红墙上有一道古旧的拱门,拱门的上方,有一个横幅,上面写着四个歪歪扭扭的象形文字,仿佛某个偏僻山野间寺庙的入口一般。

在这个现代化的超豪华酒店里,这一切看起来有些格格不入,却又有一种反差的美感。

如果有懂古文字的专家在,就会知道,拱门上的这四个字从右到左,分别是:道入西天。

王云的酒倒是醒了一点。以他的阅历也看得出来,这堵斑驳的红墙,应该是某个原生态古建筑的一部分,被人费了力气,从原址移植到了这座摩天高楼之上。

想到这里,王云心里对这些有钱人附庸风雅的恶趣味发出一声嗤笑。

他尝试推了一下木门,门没有锁,吱嘎一声,居然被推开了,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条也有些古旧的往上延伸的甬道。

甬道有些曲折,他试着往上看了一眼,却看不到上面的景象。

这反而激起了他的好奇,趁着酒兴,他踱步走上了甬道,大概十几级台阶之后,眼前豁然开朗,广阔的夜空出现在眼前。

王云发现自己居然来到了一个非常空旷的大平台之上。这平台明显是摩天大楼的顶部,夜空的白云和明月都似乎近在咫尺了。

但他却没有感受到楼顶的强风,他明白过来,应该是有一个玻璃穹顶罩在平台的外围,但仔细观察了一番,居然没有发现架起玻璃穹顶的钢架痕迹,心想着现在的建筑设计还真的做得不错。

这里应该就是大楼最佳的观景平台了吧,但这大平台的正中,居然还有一个灯火通明的高台,灯光中,隐隐可见雕梁画栋,似乎高台之上还有一座古式的建筑。

居中的这个高台上的建筑,应该就是观景平台的制高点了。王云想着,心说,这么看,这倒很有可能是酒店在建的文旅观景项目。

想着既然到了这里,王云也来了兴致,想去最高处提前看看风景。

他走到高台边,拾阶而上,走了大概几十步台阶,他停下来喘了口气,抬头望去,高台上居然是一座雄奇的大殿,这倒让他更加好奇了。

休息了片刻,他登上最后几个台阶。眼前正是一座寺庙里常见的大雄宝殿,大殿的大门两边有一副金字的对联:“红尘不到真仙境,静土招提好道场。”

仔细看这大雄宝殿的外观,居然也有明显的斑驳古意。应该和之前看到的红墙拱门一样,也是移植到此的原生态古建筑。

移植了整座大殿?这手笔,有点让王云咂舌了,有钱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呀。他禁不住又是赞叹又是羡慕。

大殿内倒是明亮,也不知道用什么照明。王云跨过高高的门槛想着看个究竟,一进门,他就被这满堂的雕镂彩绘吸引住了。

整整一面墙,雕画着一副令人惊叹的仙宫佛国盛世景象。朵朵祥云之间,各色形状的宫殿屋瓦林立,一群群的僧侣佛陀,或在菩提树下休憩,或凝视冥想打坐,或在佛堂听经,或在井边空地辩难,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这佛墙之下,正中放着三个蒲团,最右边供奉了一个比真人略大的金色菩萨。另外两个蒲团却还是空着的。

王云虽然不太懂佛教,但也去过寺庙。他知道,一般的大雄宝殿都会供三尊佛,分别为东方药师佛,中央释伽牟尼佛,西方无量光佛。看来,这里的大雄宝殿还未完工,缺了另外两座佛像。

仔细一看,却有点不得了。这座看起来像西方无量光佛的佛像之上,居然有细细的蓝色纹路在闪烁,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样的灯光技术,让这个佛像看起来充满了怪异的能量。这点倒是让王云有些惊讶。

他正准备上去看个究竟,却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这位是王大师吧,幸会。”

王云倒吓了一跳,转头看去,却是不知何时,从佛墙后转出一个穿着白色宽松袍服的老者。

老者看起来有个七八十岁,须发皆白,一双修长的眼睛带着笑意,一对白色的眉毛一直垂到眼角。出尘的气质,倒让王云这个称自己为大师的都自叹不如。

此刻王云的酒都已经醒了,看对面的老者如此气度不凡,他也不敢失礼,礼貌地问道:“不敢当,请教您是哪位?”

老者修长的眼睛带着笑意,温和地道:“初次见面,我叫于洋。”

王云听着这个名字有些耳熟,突然回过神来,连忙道:“原来是于董事长,不好意思。我看楼下的木门开着,就……”

老者已经哈哈一笑,说道:“没事,正好我也有些无聊了,来,且陪我坐一会。”说着,作势请王云来到佛墙之后。

佛墙之后,倒是一个别具一格的小茶室。中式的方窗外,可以见一支苍劲的松枝,月光照在窗前的茶台上,充满了古典的诗意。

于洋请王云坐下,说道:“这品茶一道,大家都以为是日式才是正道。其实那只是唐代茶圣陆羽的遗风而已。我们中国的茶道,早在神农氏时代,就已经广为流传了。《神农本草》有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王云其实更爱喝酒,不过看于洋说得兴起,也就点头应和着。

于洋老人先用小火烧了一小陶壶开水。他打开壶盖,用一个木勺舀了一勺开水,慢慢注入碗中,然后拿起边上的茶筅,轻轻转动将这碗温润了一下,倒掉开水,这才又用一个小木勺羹,从陶罐中舀出绿色的茶粉,轻轻放入碗中,……

于洋做这些动作,神情专注,屏气凝神,仿佛是在制作一个繁杂的工艺品一般。

一碗茶汤泡好,于洋相当满足地递给王云,笑着说道:“这宋代的点茶法,最讲究候汤的火候了,正所谓,未则沫浮,过则茶沉。来,你尝尝这味道可好?”

王云有些受宠若惊,连忙接过,品了一口,装作懂行,赞叹起来。

于洋笑笑,修长的眼睛似乎能看穿一切,他放下茶具,问道:“王大师觉着我这个地方如何?”

王云心里暗骂着有钱人真的是恶趣味多,表情还是非常崇拜,语气还是相当真诚地说道:“于总,您这一处可算是大手笔呀。”

于洋眼里的笑意更浓,问道:“那王大师可有看出,我这大雄宝殿,源自何处名山古刹?”

王云想着刚才佛墙的雕工精美绝伦,应该来历不俗,不过他对此没有研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说道:“请于总赐教。”

于洋脸上显出惋惜之色,有些遗憾地说道:“这是小雷音寺的大殿,当年的浩劫,毁于一旦,可惜呀,也就只剩这些残破佛墙了。”

这个名字王云有些印象,却想不起具体在哪里听过,想来应该是某处有名的古刹,想着,也就附和着点头叹息。

两人正在喝茶闲聊之间,脚步声传来,于晓光从佛墙一角转了过来。

看到两人,他倒也并不奇怪,对着王云微微一笑,却对于洋躬身一礼,说道:“师傅。”

王云心里纳闷,这于洋不是于晓光的父亲吗?怎么成了师傅。他用询问的眼光看向于晓光,看着看着,却发现眼前的于晓光一张脸渐渐开始有了变化。

他以为自己眼花了,揉了揉眼睛,但明明看到于晓光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在自行调整着形状和位置。这诡异的变化发生之后,原来相貌平平无奇的于晓光,突然变成了一个异常英俊的年轻人,但这种英俊带着明显的苍白邪魅的气质。

王云吓了一大跳,他再次揉揉眼睛,发现自己的确没有眼花。他正要问什么,突然发现于晓光的眼睛似乎一下子变成了一潭深不见底的黑水,黑得仿佛有让人晕眩的魔力,但他偏偏一刻也无法把自己的目光移开。

而就在这样注视中,王云觉着自己的眼皮慢慢沉重了起来,仿佛整个人被拉入了那一潭黑水中,一阵挡不住的倦意渐渐占领了他的心智。

于晓光看着王云入睡,转头看向于洋,问道:“师傅,这个人怎么处置?”

于洋慢条斯理地给自己泡了一碗茶汤,尝了一口,才说道:“还是交给他师兄吧。照诚和尚这个人,当年欠了梁智亭一条命,梁智亭去求他医治,这个人情,他肯定是要还的。”

于晓光点点头,说道:“明白了,师傅。另外,附近两省收麦秆的事情也已经安排好了,您放心吧。”

于洋看向夜空,修长的眼睛里神色有些复杂,过了一会,他缓缓道:“是的,冬天快要来了呀。”

于晓光英俊邪气的脸色厉色一闪,说道:“师傅,这次借着股市的人心执念,尸偶的灵能也已经充满,其实即便那几个老东西在,也未必是我们的对手。”

于洋没有回答,只是抬头看着夜空。

夜空中还是那一轮照见过大地沧桑变化的明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