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普通重生记
如果能考上海滨中学,对郝普通的父母来说确实是件喜事。
虽然很多家长对新学校并不放心,不愿意让小孩子去当小白鼠,但老俩口看中的恰恰就是海滨中学的新。因为新学校不会有那种学生势力,也不用担心校园霸凌。
在郝运来夫妻看来,自己的儿子实在太普通了些,总担心高中寄宿以后会被人欺负。
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通过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三年学费全免。
这是为了支持新区建设,政府提供的福利,港区会承担头四年的学生学费和教师薪资,虽然学生仍需支付住宿费和伙食费,但是和海滨中学超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师资水平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在学校的招生简介里,老师们都是从全国各地招聘来的名师,大多数都有高级教师的头衔,再不济也是市优秀教师,更别提还有几个特级教师了。要知道,放一般点的学校,整所学校都不一定有一个特级。
海滨中学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图书馆,美术馆和钢琴房,所有教室都配备了电脑和投影仪,在大伙普遍还在用黑板粉笔的时候,海滨已经开始使用可以上下移动的白板和水笔。
照理说这样一所学校,家长们应该挤破了头把孩子们往里面送才对,可问题就出在这是一所实验性质的学校。
随着国民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比如高分低能,比如孩子们越来越不快乐等等。
有的人想要改良,而有的人则想要改革,于是便有了这样一所学校,并由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兼博士生导师李清明出任校长。
在李清明“田园教育”和“公民教育”理念的大旗下,汇聚了一批充满理想的优秀教师。
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固然成就了他们现有的名声,但同时也让他们厌倦了这样的生活。
这些老师们希望自己教出的学生,能做到知行合一且朝气蓬勃。
但是第一届招生的结果并不理想,前来参加考试的学生素质并不高,大多抱着多一条退路的目的前来考试。
其中不乏一些即使考上了也不会前来就读的学生,毕竟绝大多数家长的态度还是“不应试,毋宁死”。
都是自家宝贝,谁愿意陪你搞什么教育改革,更别提那些原本成绩就还不错的学生的家长了,干脆连海滨的招生简介都不敢让孩子看一眼,离中考只剩一个月,就怕孩子生出些别的心思。
郝运来并不太看中孩子的成绩,又或者说他知道自己的孩子根本也考不出什么好成绩,他只想郝普通能平安顺遂的度过一生。
权衡之下,就读海滨显然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结果没想到郝普通没考上,于是夫妻俩赶紧想着该怎么安慰儿子。
说来也奇怪,一家人里总有一个唱红脸的和一个唱白脸的,一般来说是严父慈母,古时候称呼自己的父母都叫家严家慈,偏偏郝普通家刚好相反,父亲是负责满足孩子愿望的那个,母亲则负责批评指责。
为此,郝妈时常觉得有些郁闷,因为郝普通从小到大都没什么需要自己批评的地方,做什么事情都中规中矩,虽然不出彩,却也没什么需要指摘的地方。
如果不是出于望子成龙的心态,她甚至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呃,我觉得你们是不是误会了些什么,我只是说我的名次可能被搞混了,又没说我没考上,具体情况是什么样,你们明天陪我去一趟不就清楚了”郝普通摸了摸鼻子,他觉得按照自己的水平,应该是被录取了,上一次自己也是这么答的,刚好第二十名。
于是第二天一早,夫妻俩就跟学校请了假,陪着郝普通前往海滨中学。
学校距离港区三十公里,开车也需要好一会。因为是阴天的缘故,他们到的时候海上的雾气还没有散,整座学校都笼罩在雾气之中,显得有几分神秘。
跟门卫报备了一下,便有人引着他们前往教务处。
边走边看,即使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夫妻俩还是被海滨的规模震惊到了,十万平方米的建筑占地面积让人从左到右一眼望不到边。
站在门口往里看,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座高大的钟楼,尺寸比英国的大本钟要小上许多,但形状上大体相似,早晚六点各响一次,彼时钟声回荡,颇有些晨钟暮鼓的意味。
向里走,学校的建筑大多采用倾斜式设计且形状不一,适当的楼间距让人觉得并不逼仄。
每栋教学楼都只有两层,呈长条状分布,仅高中部便有八栋。教学楼与教学楼之间又有花园间隔,其中有供学生课间休息放松的长凳和藤椅。
若不是看到教室内摆放着课桌,竟让人生出一种此处适合度假的错觉。
再往前,红色圆柱形的高耸建筑是学校的图书馆,图书馆共有五层,每层之间以旋转楼梯相连,电梯还在调试,书架也还空着,看来还没有开放使用。
图书馆右侧是斗状的体育活动中心,上宽下窄,二楼是室内球馆,一楼是泳池。
以图书馆为中轴线,左侧是高中教学区,右侧是中小学教学区,其实还不止,右上角还有海滨幼儿园,只是被挡住了看不见。
如果有人从航拍的角度俯瞰的话,整个海滨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山海之间被一条公路相阻隔。
地处偏僻,景色宜人,有几分桃花源的感觉。如果海子还在,他一定会喜欢这里。
因为考试的人多是奔着高中部来的,所以大家都习惯叫海滨中学,实际上海滨的全名是海滨国际合作学校,是一所学制横贯十五年的国际性合作学校,单就其规模而言,甚至不下于一些国内的大学。
这一刻,郝运来夫妻俩忽然觉得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在这样的一所学校中度过三年,什么实不实验,成不成功的都无所谓了。
身处尘世里,复得返自然,这种体验本身就弥足珍贵。
当然,他们的想法并不能代表大多数家长,大多家长更多还是觉得这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没什么特殊原因,主要就是足够偏僻,完全不用担心他们半夜爬墙外出。
就算给他们一百块钱,再配上一辆小电驴,周围也完全找不到一家游戏厅或者网吧。
曾有学生于此作诗一首,可以为证,诗云:一入海滨深似海,从此刀塔是路人。
实在是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