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南唐三主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摘自李煜《虞美人》
宋开宝八年(975年)十月,曹彬等遣使送徐铉及周惟简赴阙(指入朝陛见皇帝)。徐铉入朝仰头对宋帝赵匡胤大声说道:“李煜没有罪,陛下出师无名。”赵匡胤从容不迫地召他上殿,让他把话说完。徐铉说:“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他的话长达数百言。宋帝赵匡胤说:“尔谓父子者为两家可乎?”徐铉不能回答。
十一月,李煜派徐铉、周惟简再次入朝觐见宋帝赵匡胤。徐铉说:“李煜因为染病不能入朝谒见陛下,不是敢于拒绝诏命,乞求延缓进兵来保全江南一邦的性命。”徐铉的语言非常恳切透彻。宋帝赵匡胤和他反复争辩多次,反复再三,徐铉声色气势愈加严厉。
宋帝赵匡胤大怒,拔剑而起,对徐铉说:“不须多言,江南又有什么罪,但是天下应归一家。”然后霸气十足地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徐铉惶恐而退。
侍者大声说道:“退朝!”
李煜
第三章继位家国已败落,依然词宴后宫中——后主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937—978年),初名李从嘉,字重光,号钟隐、钟山隐士、钟峰隐居、钟峰隐者、莲峰居士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南唐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961年—975年在位。史称李后主。
杨吴天祚三年、南唐昇元元年(937年)七月初七李煜诞生。他生来就与众不同,“广颡丰额骈齿(额宽面丰、牙齿重叠),一目重瞳子(一目有双瞳)”。按照面相学的说法,他有富贵相。他从小聪悟,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知音律。7岁时就能背诵曹丕的《燕歌行》,所以倍受李璟喜爱。但是“文献太子(李弘冀,李煜胞兄)恶其有奇表,从嘉(李煜)避祸,惟覃思经籍。”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文献太子嫉恨胞弟李煜的相貌,李煜为了远祸全身,只埋头诗书,赋词自娱。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太子李弘冀为了保住自己的继承权,毒杀了自己的叔父李景遂以后,自己也一命呜呼。
李煜在兄弟中虽然排行第六,但在5位哥哥早逝后从郑王做到太子,乃至一国之君,也算是命中注定。
第一节复都金陵始登基
李煜初封安定郡王,淮上兵起(指后周世宗伐南唐),为神武军都虞侯、沿江巡抚使,累迁诸卫大将军、诸道副元帅,封郑王。太子李弘冀(李煜长兄)死后,李璟封李煜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令其住在东宫。
宋建隆二年(961年)二月,李璟封立吴王李从嘉为太子。六月二十八日,李璟客死洪州(今江西南昌)。此时,南唐已成为宋朝的属国。
七月,李从嘉亲自将李璟灵柩从洪州迎回金陵。有关部门建议灵柩不适宜再进入皇宫大内,太子李从嘉不答应,于是在正寝停灵。太子李从嘉即皇帝位,时年25岁,是为李后主。取“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即“以太阳照耀为白天,以月亮照耀为黑夜”之意,改名为李煜。同时,复都金陵。
李煜尊生母钟氏为皇太后。因为太后父亲名叫“泰章”,所以将“太后”之号改为“圣尊后”。册立妃子周氏为皇后。在境内实行大赦。
八月十三日,宋帝赵匡胤准许李景恢复帝号,并赐李景谥号为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庙号为元宗。南唐在国运衰败、财力匮乏的非常年代,李煜仍然为父皇李璟建造顺陵于钦陵(李昪陵)之西侧。
南唐国主李煜派遣中书侍郎冯谧(冯延鲁)前来宋廷进贡金银缯帛彩段。并且上表陈说承袭君位的本意,赵匡胤用优抚诏书作答。
九月二十七日,宋帝赵匡胤派遣鞍辔库使(掌造御用鞍辔、象轿等)梁义前往江南吊唁祭奠(李璟)。赵匡胤召见梁义,当面给予训诫,于是对左右大臣说:“朕每次派遣大臣出使四方,总是晓喻要谨慎整饬,但常听说很少能够遵从礼法,那远方之人作何观感呢!从今以后出使四方,要紧的是应当仔细挑选那合适的人。”
十月初三,李煜派遣户部侍郎韩熙载、太府卿曲霖前来助葬皇太后(赵匡胤母杜氏)山陵。
初六,赵匡胤遣枢密承旨(掌管枢密院内部事务)方城(今河南方城)人王仁赡出使江南,祝贺南唐李煜新立为君。
宋建隆三年(962年)十一月初十,南唐派道水部郎中(掌管水利的官员)顾彝前来进贡。二十八日,赵匡胤向南唐颁赐历法。
宋乾德元年(963年)五月初一,宋朝节度使慕容延钊奏报说南唐后主李煜派遣使者用牛酒来犒劳军队。十一月十五日,宋帝赵匡胤祭祀太庙。十八日,南唐国主李煜派遣使者前来助祭宋朝在南郊的祀天大典和祝贺册上宋帝赵匡胤尊号。十二月二十七日,李煜上表章请求诏书直呼其名,赵匡胤下诏不允许。
宋乾德二年(964年)三月。当初,南唐废除永通大钱,另外采用韩熙载的建议,铸铁钱以一当二。韩熙载从中书舍人迁升户部侍郎,充任铸钱使(掌管铸造货币)。宰相严续多次陈说铁钱不便使用,韩熙载在朝堂上争辩,声色俱厉,被降职为秘书监,没过一年,又授予吏部侍郎。当月,开始使用铁铸钱,提升韩熙载为兵部尚书、勤政殿学士。民间大多收藏旧铜钱,旧铜钱越发稀少,商人出境外,常用铁钱10枚交换1枚铜钱,官府不能禁止,因而顺从自便。官吏都增加俸禄,而用铁钱加倍支付,因此物价日益腾贵,韩熙载也很后悔。
此外,南唐还巧立名目来增加税收,李昪时南唐税赋曾经很重。一次李昪问到:“近京35里,皆报雨足,独京城不雨,何耳?”申渐高进曰:“雨惧抽税,不敢入京。”于是下诏停一切额外税。到李煜时税负更重,后来发展到,连民间鹅生双黄蛋、柳条结絮都要抽税(就差死人不抽税了)。
【按:李煜真可谓是生不逢时,因为其父李璟屡兴干戈,轮到他当皇帝,南唐国库已经枯竭,还要不停地向宋朝上贡,国力日衰。但是,铸造和使用铁钱,却造成物价飞涨,矛盾越来越突出。】
宋乾德五年(967年)三月,李煜命两省(中书、门下)侍郎、谏议、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等,分班于光政殿值夜,召对咨询,指陈时政,论古今得失,往往进行到深夜。李煜事奉佛主非常虔诚,中书舍人全椒(今AH滁州)人张洎(jì),每次召见就谈佛法,因此骤然受到宠幸。当时大臣也大多吃素,遵守戒律而信奉佛教,只有中书舍人、会稽人徐锴(徐铉之弟)不信,然而非常喜欢谈论鬼神。
九月,立皇子李仲为清源郡公、李仲宣为宣城郡公。十月,李仲卒。国后周氏(大周后)不久也去世。十一月,宋帝赵匡胤派遣作坊副使(负责军械的监制)魏丕来前来南唐吊祭。
宋乾德三年(965年)九月,“圣尊后”钟氏殂。十月,宋帝赵匡胤派遣染院使(为武臣迁转之阶)李光图来吊祭。谥光穆皇后,袝葬于李璟顺陵。
【按:从宋乾德四年(966年)到五年(967年)两年之间,宋帝赵匡胤无暇顾及南唐的李煜,因此李煜得以苟延残喘。】
宋乾德六年、开宝元年(968年)三月二十五日,李煜任命枢密使、右仆射汤悦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汤悦一向称赞清辉殿学士张洎的才能。张洎能够察看人主脸色,善于搬弄同僚的是非长短,秘密上奏说汤悦不是治理国家的人才,李煜因为汤悦是文学旧臣,便罢免张洎的清辉殿学士,但不久恢复旧职。
五月二十五日,宋帝赵匡胤赐给南唐100000斛米,因为饥荒的缘故。李煜任命勤政殿学士承旨韩熙载为中书侍郎、百胜节度使兼中书令。韩熙载上疏刑法政令的关键,上古当今的形势,灾害怪异的变故,还敬献所撰的格言。李煜亲笔诏书回答褒奖,因而有此任命。
九月,得知南汉国政奢侈残酷的状况,宋帝赵匡胤惊骇,说:“我应当拯救这一方的百姓。”道州刺史王继勋说:“刘钅长(chǎng)(南汉后主)昏庸残暴,百姓多受其害,又多次出兵侵犯边界,请求王师南下讨伐。”赵匡胤还不打算用兵,于是命令南唐国主李煜宣谕旨意,让南汉后主先将湖南旧地拿来敬献。李煜派使者致送书信,南汉后主刘钅长不听从。
【按:刘钅长认为,你李煜和我同是后主,凭什么拿着鸡毛当令箭,让我敬献湖南旧地?所以根本不加理会。但他忽略了这“鸡毛”恰恰就是大宋皇帝赵匡胤的令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