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南唐三主
徐知诰很早就有让杨溥将皇位传让给自己的意图,因为杨溥没有什么失德之处。他害怕众心不服,便想等待嗣君继位后再说,宋齐丘也觉得这样做为好。有一天早上,徐知诰照着镜子拔镊着发白的胡须,叹着气说:“国家安宁而我已经老了(这年徐知诰已经47岁了),怎么办呢?”周宗了解他的意图,请求去江都,稍微将传让帝位的意思劝说杨溥,并且告诉了宋齐丘。
宋齐丘认为周宗走在自己的前面,心里忌恨,便派人急奔金陵,亲笔上书极力劝阻,认为天时人心都不适宜;徐知诰听说,很出意料,表示惊愕。过了几天,宋齐丘来到金陵,请求斩了周宗,用来向杨溥谢罪,于是,便将周宗贬黜为池州团练副使。时间长了,节度副使李建勋、行军司马徐玠等人多次陈奏徐知诰的功业,应该早日依从民众的期望,召回周宗恢复他的都押牙职务。徐知诰从此便疏远了宋齐丘。
杨溥下诏书命徐知诰回到他所造的府舍。二月十四日,金陵大火;十五日,又失火。徐知诰怀疑发生事变,集中兵力以自卫。十九日,再回到府舍。五月,吴国镇南节度使、守中书令东海康王徐知询去世。
六月,吴国徐知诰将要接受杨溥的禅让,他忌恨昭武节度使兼中书令、临川王杨蒙(杨行密第三子),指使人告发杨蒙藏匿亡命之徒,擅自制造兵器。初七,杨蒙被降封为历阳公,幽禁在和州(今AH和县),命令控鹤军(皇帝的近幸或亲兵的名称)使王宏领兵200人守卫他。
吴国徐知诰召唤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宋齐丘还归金陵,任用他为诸道都统判官,加司空。但是,对于各种事务都不让他干预,宋齐丘屡次请求退休家居,徐知诰将南园赐给他养老。
十月,杨溥加封徐知诰为大丞相、尚父、嗣齐王、加九锡;徐知诰辞谢不接受。
十一月,徐知诰召唤他的儿子司徒、同平章事徐景通还归吴国西都金陵,任为镇海、宁国节度副大使、诸道副都统、判中外诸军事;任用他的次子牙内马步都指挥使、海州团练使徐景迁为左右军都军使、左仆射、参政事,留在吴国东都江都辅佐政务。
清泰二年(935年)三月,吴国加封徐景迁为同平章事、知左右军事,徐知诰命令尚书郎陈觉辅助他,并且对陈觉说:“我年轻时与宋子嵩(宋齐丘)议论,喜欢相互问难,或者我停止争论放他回家,或者他拂衣而去。子嵩收拾衣箱眼望秦淮门想离我而去的情况有过好多次了,我常常告诫守门人不要放他走。我现在已经年纪大了,还没有能够对时事样样通晓,何况徐景迁年少担当国家大事,所以委屈您老先生来教导他啊。”
九月初四,吴国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天祚(上天赐福的意思)。接着,杨溥加封中书令徐知诰为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进封齐王,设置特殊的礼节,把润(州,今江苏镇江)、宣(州)、池(州,今AH池州)、歙(州,今AH歙县)、常(州,今江苏常州)、江(州,今江西九江)、饶(州,今江西鄱阳)、信(州,今江西上饶)、海(州,今江苏LYG)10个州划作齐国。几乎相当于吴国的一半地盘。徐知诰辞退尚父、丞相的职称,对于给他的特殊礼节也不予承受。
天福元年(936年)正月,吴国徐知诰开始建立大元帅府(德明宫,据说在今玄武区碑亭巷一带),用他的幕僚分别执掌吏、户、礼、兵、邢、工六部及盐铁。徐知诰任用他的儿子副都统徐景通为太尉、副元帅,都统判官宋齐丘、行军司马徐玠为元帅府左、右司马。十一月初八,杨溥下诏,使齐王徐知诰设置百官,以金陵府为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