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在历史人物面前评价历史人物
“后世对于始皇帝的评价,充满了争议,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说始皇帝焚书坑儒,严刑峻法,民不聊生,是实打实的暴君,”蒋秋岚话锋一转:“但是,现在也有新的说法,现在的考古机构挖出了秦简,发现秦代的历法并没有那么严苛,还有就是焚书坑儒,也存在争议。”
嬴政面不改色,语气淡漠:“大秦建立以来,便不乏文士口诛笔伐,世人恨我,言我一人灭了六国,苦了百姓,我已然习惯。”
蒋秋岚反驳了嬴政的言语:“但如此看是不符合唯物史观的,如果把秦国灭亡全部归于始皇和秦二世,那未免狭隘了。”
“秋岚何言?”嬴政眼神中带着兴致。
“秦国的建立,是源于战争。简而言之,秦国的财力物力,都来源于大规模的征战,六国一统,采用了过于先进的制度,将六国诸侯士人之力收归于中央,君主一人操控百万大权,财力的来源,便只能够对外征伐,大兴土木,自然不平衡......”蒋秋岚边解释,边指着金字塔:“这大概就是生产关系过分先进了,生产力还未到相应阶段。”
“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来评价大秦。”嬴政脸上少了一分严肃,看向蒋秋岚的双眼里,多了欣赏的光芒。
“好了,我们继续讲后面的历史吧.....”蒋秋岚说道。
蒋秋岚讲到了唐宋的历史,四位诗人则显得激动,尤其是李白,一把夺过了张寂华手中的历史书,看起了史书上后人对自己的评价。
“诗仙,啊,充满豪放.....”李白小声念着书本上的字:“这文字未免冰冷了些,要是我写,定然写诗文若谪仙之人,酒醉而可作诗......”
蒋秋岚无语:“这样未免不太符合历史语言啊.....”
杜甫也看起了历史书,陷入深思:“嗯,这‘诗史’的评价倒是妥当,后人可以从我的诗中了解百姓之苦,我已知足了。”
“我也要看,我也要看!”苏轼激动地抢过历史书:“这里都是写我书文的功绩,怎没写我在美食文化的贡献呢?”
“这可是讲正经文化啊喂!”蒋秋岚无力吐槽。
李清照凑到苏轼旁边,发现页面下方赫然写着自己的名字:“‘千古第一女词人’,这‘千古’还是不错的,不过,在词人之前,不必加个‘女’字,显得多余了。”
“好了好了,我们结束唐宋历史了,接下来要讲元朝了!”蒋秋岚拍了拍手,示意众人安静。
“先把历史书还我啊,各位。”张寂华坐在原地,手伸向苏轼处,抓走他手中的书本。
蒋秋岚接着讲到元朝的历史,说到元朝横跨欧亚大陆,甚至连黑海都成了内湖,铁木真便骄傲地挺起了自己的胸膛,承接着众人羡慕惊讶的目光。
“论华夏版图,无人可比我大元更广阔!”铁木真拍着胸膛,自豪地说道。
“好了,我们要讲元朝怎么因为民族矛盾,还有权臣腐败而灭亡了。”蒋秋岚故意打断铁木真的话。
“如此大的版图,各行行省,权臣权力膨胀,民族矛盾是必然的。”嬴政补了一刀。
“呵,也比你大秦二世而亡厉害!”铁木真抡起弯刀,站起身,准备去和嬴政决一死战,被花木兰按住坐了下来。
蒋秋岚接着开始讲述明清时期的历史,讲到清朝闭关锁国,被列强侵略,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前排的花木兰和铁木真几近要跳起来。
“这留辫的小儿,如同丧家之犬,要是是我大元,直接开船打到英国去!”铁木真举起弯刀。
“若是我,当日签订《辛丑条约》,我便带着精兵,一路杀入议会厅,把这洋人全斩了!”花木兰激动地站了起来。
“你们可别想了,当时我们落后西洋太多了,西洋那边都有火炮了,我们还在用刀枪,人家那一炮,射程几十里,我们那八旗兵,天天吸鸦片,也没怎么操练,兵力弱啊。”蒋秋岚挡在花木兰和铁木真身前。
杜甫眼里则流露出怜悯:“这列强并不讲究仁义,不过,日日相杀,苦的终究是百姓。”
“我看,这百姓大也被欺负惯了,对于国家也没了希望,只能靠吸鸦片来维持精神了。”苏轼说道。
“若是这时候出现一个用文章鼓舞百姓精神的文人,可于文章之中征兵讨贼,百姓也不会如此萎靡,至少可以喝酒,也不至于吸鸦片。”李白语气有些振奋。
蒋秋岚摇了摇头:“那时还有文字狱呢,如果写了不利于清政府的话语,全部都会禁掉,还会斩首,有很多文字都是过度解读,所以文章发不了,启迪民智也很难。”
李清照叹气:“这个时候,只能写点抱怨自己生活的文章了。”
蒋秋岚继续从近代史说到了现代史,讲到了近代的重要革命,还有抗日,解放等历史事件,众人一下又精神振奋,尤其是说到了现代华夏国力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一大强国,再到讲述一些现代新科技,每个人眼里都闪烁着期待。
李清照听到互联网,一下便觉得现在的生活无聊,玩弄起了自己的发丝:“哎,我还说秋岚那看的是什么,若是有了网,这打牌还可以和济南的老乡一块,现在在博物馆打牌,都有些腻了。”
蒋秋岚无奈地挤出一抹笑容:“你看博物馆现在这个经济情况,也比较难给你们通网啊,等到经费足了,可以考虑一下。”
“姐姐,一个早上,你把华夏历史全部讲完了......”张寂华快速翻着历史书,确定蒋秋岚讲完了整本书,抬起头,用崇拜的神情望着蒋秋岚:“太厉害了!姐姐,讲得好好!”
“诶?是吗?”蒋秋岚挠了挠后颈:“我本来就是来应聘博物馆讲解员的,真没想到我讲课居然还不错。”
杜甫用温和的语气鼓励道:“秋岚讲史功夫确实了得,我都没注意到自己在这里坐了一个多时辰了。”
李清照转头,望到了博物馆外的天空:“不知不觉,已至黄昏了。”
橘红色的太阳如同咸蛋黄,躲在云层背后,云的边缘散出淡淡的金光,撒在博物馆门口的石地板上,化作一地碎金,透过玻璃门,渗入博物馆的地板上。
“今天的暮色还挺漂亮的。”蒋秋岚说道。
“哎,我们被困在博物馆那么久,无趣......”苏轼手画着圈圈。
蒋秋岚灵光乍现:“今天正好空闲,不如带你们去江畔市走走。”
“哎?真的可以出去吗?”苏轼眼里冒出星星:“我想尝尝现世的新菜式了!”
“我想去酒铺买酒!”李白握住自己葫芦酒瓶,一下站起来。
“我想去江边散散心,日暮时分,是泛舟的好时间。”李清照说道。
杜甫沉静地坐在原地:“我便去与民同乐,和孩子妇人聊聊天,好作新诗。”
“去走走,锻炼锻炼。”花木兰说道。
铁木真点头同意:“啊,想当时,都要微服私访,现在这样,都不用这么麻烦了。”
蒋秋岚将目光落在嬴政身上,见他正襟危坐,没有要动的意思,便问道:“始皇陛下,不一起去吗?”
“不了。”嬴政干净利落地拒绝道。
蒋秋岚凝望着嬴政的背影,他站起身,一步一步走入阴影当中,就像是被黑暗吞没,走向了深渊一般,喧嚣的人间烟火,似乎与他无关。
杜甫看出蒋秋岚内心有些失落,走到她的旁边,语气轻柔而温和:“始皇陛下大概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吧,秋岚不必在意的。”
“我没有在意,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嘛.....”蒋秋岚笑了笑,打开博物馆的大门:“不过,我可没多少钱了,估计你们不能消费什么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