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哀痛
反而像现在这样,看着伤心,说出的话也像是很伤心很愤怒,就越像是假装出来的情绪。
不过就算怀疑陛下是假装哀痛,林恩也没觉得太子出事与陛下有关。
所以他更怀疑……
林恩没继续往下想,只是静静的在侧站着。
没过多久,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朝野。
这个时候刚下早朝没多久,很多臣子才回府。
听到这消息,也顾不上喝口茶水,急匆匆的又进了宫。
在满朝文武为此消息震惊不已时,太后那头也得知了消息。
在发现太后那边的赵嬷嬷又过来,确定太子是否被人刺杀一事,林恩开始确定了心底的猜测。
毕竟太后那边的人是他亲自换的,就算被人收买了,也没这么快的。
他想不明白,若是从头到尾都是陛下一手策划,那陛下是为了什么?
若说是为了给宸王让位,所以陛下要杀了太子。
林恩是绝对不信的,毕竟陛下若真的这么做了,宸王那头知道了只会反而远离陛下也远离京城。
赵嬷嬷着急上火,“太后娘娘已经晕过去两回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不成是真的?太子殿下真的遇刺了吗?”
林恩不说话,只是叹了一声。
赵嬷嬷一听他叹气,心里愈发的害怕。
良久,林恩才道,“其实也不一定,只是找到了太子随身带着的玉佩。”
“太后那边,还是劳烦赵嬷嬷多多照顾了。”
“只暂时哄着也好,太后年事已高,可经不得刺激。”
赵嬷嬷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去的,总之浑浑噩噩的走路都很无力。
此时景宁宫里,太后已经醒来。
看见赵嬷嬷过来,忙问道,“可打听清楚是谣言了?”
赵嬷嬷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也不知是哪个大胆的敢诅咒太子殿下,哪里就没了性命了。”
太后觉得赵嬷嬷神色不对劲,可也不敢往其他方向想。
先双手合十念了声佛,“不过外面到底凶险,我去找陛下,让他将太子给召回来。”
赵嬷嬷哪里能让太后出门,忙阻拦着。
“太后娘娘忘了上回说过,至少这段时间内不出门的。”
“可是太子……”
“太子殿下是陛下的长子,陛下怎么会不管,等陛下与群臣相商过国事后,奴婢再过去转达太后的意见,这样可好?”
太后其实已经隐隐意识到赵嬷嬷这话是骗她的,但她实在不敢往真相那里想。
只能站起身,到了佛像面前跪下,不住的念着佛。
赵嬷嬷见状后背直出冷汗,生怕太后真的知道真相。
于是出了门,叮嘱院子里守门的宫人,若是太后要出来,一定要尽力拦着。
太后这边是暂时安抚好了,可群臣那里却是炸开了锅。
甘露殿一扫往日的平静,此时嘈杂的很。
又说未见到太子的尸身,便不能证明太子出事。
也有说定是有人背地里故意要害太子。
总是各人有各人的意见,在争论了许久后,众人已经接受太子亡故,开始说是谁刺杀太子。
皇帝听此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因为窦孓来了。
外人看来,窦孓来是为了太子,他面上的哀痛表现的很夸张。
皇帝还听说窦孓进城门时,因为极度的哀痛,在地上摔了一跤。
此刻他在这里,每说一句话都有许多人附和。
这些人不在乎太子的生死,只在乎太子的死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说着说着,众人渐渐将矛头转向了其他皇子。
即便是快要离开京城的安王,也被牵扯到其中。
仿佛谁都有嫌疑,要杀太子争抢皇位一样。
皇帝等了等,终于在后面听到一个名字。
“太子出事,宸王又在何处?”其中一个臣子站出来,肃着一张脸道。
这人是窦孓的下属,皇帝对他的印象很深。
因为从前几次决策,曾被他以撞柱要挟。
索性只是几个小决策,他也懒得去算计,就放弃并且不了了之了。
这人的话一出,本来吵得沸沸扬扬的众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周围的气氛也渐渐变得诡异。
虽然按理来说宸王与皇位扯上的可能性很小,但众人都想,万一呢?
万一他是肖想皇位,万一他是想借此嫁祸其他皇子,最后坐收渔翁之利呢?
再者,宸王本就与太子之间有龃龉,就算是不为了皇位,为了这些旧仇动手也不是没有可能。
何况若是太子登基,依着太子的气性,定然不可能对宸王太友好。
说不定到最后还会故意找借口削弱宸王手里的权力,将人囚禁或者直接杀了。
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而这些可能,就是宸王会杀害太子的理由。
众人虽然静默着,可面上的神情都说明了一切。
皇帝神色依旧没有变化,只是目光在众人脸上扫了一圈,而后沉下来。
“你是说,你瞧不见的人,都有嫌疑了?”皇帝忽然问那人。
那人一怔,下意识道,“自然不是,只是……”
“只是什么?宸王做了什么让你一开始就怀疑他刺杀太子,还是说这只是你的猜测?”
“若不是猜测,你可有证据?”
那人求助的看向窦孓,窦孓不可能为了一个下属此时开口。
所以他擦了把汗,“微臣、微臣只是猜测。”
皇帝冷笑,“真是放肆,没有证据莫须有的猜测,也敢在这里出现。”
“来人。”皇帝抬手,“将此人拖出去,打入天牢。”
原本想附和着这人的众人,见他如此下场,瞬间不敢言语了。
不过如今他们无论是怀疑谁都没有证据,在此刻待着也得不到结果。
于是其中几人,主动请命前往调查。
皇帝点了点头应下,然后让众人离开。
在众人转过身还疑惑为何陛下对太子出事没什么哀痛的情绪时,就听后林恩惊恐不已的高呼了几声陛下。
众人一见,原是皇帝忽然倒在了地上。
于是场面变得混乱起来,没过多久太医过来,说了句陛下这是怒极哀极痛极所致。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心想陛下原来是强压着这些痛楚,没表现出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