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不着急
站在太子那边,如果在之前那必然是个明智的选择。
之前太子有皇后提点,有皇兄毫无怀疑的信任,也有诸多门客与谋士的帮助,就算他是滩烂泥,那也能堪堪坐上那个位置。
但现在的情形完全不一样了,不说皇兄权力下放让其他几个皇子心里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太子自个也颇为不争气。
就是置身事外当作不知道这场暗中的夺嫡,也比站在哪一边要好。
元阆甚至有时候都怀疑,皇兄是真的不想让太子当皇帝。
可看其他几个皇子,用看储君的眼光来看的话,也没比太子好多少。
皇帝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不过忽然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便问道,“你成婚也快一年了,怎么还没有子嗣的消息传来,太子晚你成婚小半年,太子妃已然有了三月的身孕。”
元阆慢慢的打量着折扇上的题字,“不着急。”
他还没圆房,哪来的孩子。
皇帝一听不着急三个字,顿时急了起来,“怎么不着急?你瞧瞧和你一样大的谁还没有孩子?你别是……回去后带个太医。”
皇帝没说完,其中的意思却极为明显。
元阆凉凉的看他一眼,“她年纪还小。”
皇帝:“……”
他不死心的继续问,“果真没有问题?”
皇帝其实一早就有怀疑,毕竟阿阆与太子年纪一般大,太子后院里有名分的女人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来,更不用说那些通房的丫鬟。
他也觉得太子此举不妥,不过此时倒宁愿太子的这些不妥匀一匀分到阿阆身上一些。
就好像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上,从前他送去教导人事的宫女阿阆没要,后来去领兵打仗也没听说他身边有个女人。
从前他隐隐怀疑阿阆或许是有龙阳之好,等到他成婚后与王妃看着感情十分好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可感情好快一年了也没个动静,别是不行吧?
皇帝越想就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是对的,于是视线不由得看向某处。
元阆黑沉着脸,几乎是一字一顿,“没、有、任、何、问、题!”
他避开皇帝的注视,看着面前开得正盛的花缓缓吐出一口气,“女子生产凶险,她年纪还小,臣弟听太医说女子年纪小生产身体易有损。”
这话勾起皇帝记忆里不太好的回忆,也没再追着这件事不放,“天色也晚了,你出宫吧。”
元阆很明显感觉到皇帝心情的低落,也没多想,说了告辞的话便毫不犹豫的离开。
林恩在后面走上前,低声道,“柔贵妃那命人传了消息,说备了陛下最爱喝的酒,陛下可要过去吗?”
皇帝对有子的嫔妃向来宽容些,每月就算过去不做什么,为了让她们的日子好过点也会过去坐一坐问问关于孩子的事情。
然而此时他却没有如往常那样应下,而是冷着脸拒绝了,“不去,明日朕还要上朝,饮什么酒?”
元阆没离开时,宫人在后远远的跟着没上前。
现在侍奉的宫人却都走了过来,也听到皇帝说的这句话。
于是到了第二天,满后宫的嫔妃都知道皇帝给了柔贵妃没脸。
后宫里除了皇后之外,就只有一个贵妃,其余几个有子的嫔妃自然不服,也想着争一争得个贵妃来,可这么多年下来,众人的封位还是十多年前的一点都没有变化。
又因为柔贵妃是和亲公主,看在两国交好的份上,皇帝都会给柔贵妃脸面,每个月去柔贵妃那里的次数都要比其他人那多,这就让其他同样有子的嫔妃更是不服气。
好不容易听到这一遭,几个表面与她交好内里却没什么感情的赶忙过来,明里暗里嘲讽了一番。
柔贵妃面上十分和气,她生得也很是柔美,此时听到众人嘲讽的话,也只是回之一笑。
众人见她一点都不生气,反而觉得没意思,说了一会子话就各自离开。
四皇子元序是在第二日下午得知此时的。
他正好捧着些字画,走在去太子府的路上。
很明显这些字画是他搜罗了送给太子的。
在听到手下人的回禀,四皇子只身子僵了一瞬,很快又继续向前走。
“这事是母妃做的不妥,待会我亲自去向父皇赔罪。”
到了太子府里,元序又不经意的向元澈抱怨了此事,“母妃本就不得宠,这事过后恐怕要受父皇厌弃了。”
他还不经意的顺带刺了下太子,“若是皇后娘娘能为母妃在父皇那说两句话就好了,毕竟父皇和皇后娘娘伉俪情深,父皇对皇后娘娘一向很敬重。”
元序像是不知道皇帝和皇后之间有了龃龉一样,重重的叹了一声,接着又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元澈。
元澈被噎的一口气憋在喉咙里,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
好在元序又道,“不过皇后娘娘身子不适,不敢劳烦,唯有我自个去父皇那为母妃请罪了。”
看见他如此“知趣”,元澈静默了下,出声道,“你不用去了。”
元序一脸为难,“这怎么可以,母妃是我……”
“孤过去替你说两句。”元澈认为这是件小事,所以很有些不耐烦。
元序感恩戴德的作揖,大喜道,“多谢大哥。”
等元序离开,元澈想到又重新被关进景仁宫里的母后,只觉得困惑不已。
若是在之前他还能相信身子不适需要静养这个理由,可这回母后出景仁宫他是亲眼看着的,每日都有太医过来诊脉,怎么可能会忽然的就身子不适需要静养了?
元澈不想承认,父皇这是想让其他几个弟弟压他一头。
他觉得不公,想着正好趁着这回进宫去太后那求求情,最好能让母后从景仁宫里出来。
于是他没跟身边的几个谋士商量,换了一身浅蓝色圆领蟒袍就进了宫。
他先是去了太后那,太后刚有些困要眯一会就听到赵嬷嬷说太子过来了,她只能让宫人重新为她梳洗。
好在发髻还没放下,所以只是穿上外袍,再用几根金簪点缀,简单又不失威严。
过了一刻多钟,她在赵嬷嬷的搀扶下缓缓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