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问
但这是陛下,依着他的性子,让他在府中修建女眷住的地方的可能性,和天上下刀子的可能性没多大差别。
两人相视一眼,掩下心里的好奇。
沈夫人先道,“臣妇等本早就该来拜访的,只是担心扰了娘娘的清净,所以耽搁到今天。”
看着两位夫人面上露出的善意,顾如蓁不由得出神了些。
若是她的生母还在,也会是这个样子吗?
想到这,她的神情不免变得温和,“早些时候事情多,今日两位夫人来才是恰好。”
三人说了一会子话,沈夫人才试探的问道,“不知皇后娘娘可知,有许多朝臣被陛下打板子一事?”
在沈暨之后,又有几个人像是约好了一样一前一后跪在甘露殿外面求见。
他们并不知道沈暨因此被打了二十个板子,要是知道怕是不会这么勇猛。
毕竟这回打板子可不像上回左丘聚那样,内侍稍稍减轻力道,天秦帝也是允许他们这般做法。
而沈暨那二十个板子可是实打实的打,打完之后他整个人都瘫在长凳上,最后还是几个人将他抬去了沈府。
又因为沈暨离宫的门是偏门,所以这又和那些后来相商此事的臣子完美的错过。
也因此,那些后来的臣子并不知道这件事,所以几人按着官职不同各领了数个板子。
在翌日清晨上朝之时,被打了板子的臣子分别被两个禁卫抬着进了太和殿。
几个人在看到对方也瘫着被抬进来,起先还觉得惊愕,惊愕之后便是了然,了然之后又有些绝望。
陛下此番的意思分明就是告诫他们,若是再有人对那旨意提出异议,怕就不单单是打几个板子的事情了。
正是在天秦帝那行不通,几人才忙让自己的夫人前来,走顾如蓁的路子。
顾如蓁把玩着帕子,目光在帕子上的绣花停留了下。
上面绣着的正是透过窗子便能看到的红枫,之前她还以为将枫叶绣在帕子上会觉得违和,没想到现在看着却也很不错。
或许她还该将黑色和金色的线捻成一股,然后细细的缝起帕子的边缘。
“娘娘?”见她久久不语,李夫人大着胆子问道,“您知道这件事吗?”
顾如蓁眼角弯起,眼里也泛着一层薄薄的笑意,不过这样的笑意瞧着并不真诚,“两位夫人,陛下并不会事事都与我商量。”
她这话没做假,她是真的不知道这些臣子被打板子的事情。
只要他不想让她知道,那么这些声音便不会传到她的耳朵里面。
听此沈夫人忙在暗处悄悄的按住了李夫人的手,生怕她此时说出不合时宜的话。
今日这两位夫人到来的目的,顾如蓁此刻就知晓的一清二楚。
然而她知晓,不代表她会顺着她们的心意去做。
若是从前,她或许会应下来,但当皇帝从楚离宸换成了秦戾,她便不太想应下来了。
“这窗边的红梅真是美,想必几日后,臣妇等会看到更美的红梅。”
沈夫人用话岔开,见气氛缓和后才在心中松了一口气。
她又聊起了盛京近来时兴的首饰以及衣服的式样,瞧顾如蓁面色未有变化才说起这一两年来天秦的变化。
“皇后娘娘不知,天秦早已经有了女子书院,在其中成绩出众者,再经过重重考核后,甚至可以入朝为官,这可是在从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自然,女子为官的考核要更加的严格,能通过层层选拔的其实没有多少。
不过这样的结果并非是考核严格的缘故,而是从前女子读书的本就少,而为了想宽阔眼见,增加知识的更是少之又少。
因为天秦帝命人创立女子书院不过短短一年,这一年里只能改变表象,而不能彻底改变内里。
就好像虽然许多女子进了女子书院,但其中近乎一半进书院的目的是为了未来能嫁一个更好的夫君。
因为进女子书院在如今是一件十分时兴的一件事,能进女子书院对女子是一种肯定与荣耀,这对她们选择更好的夫家以及在夫家地位上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沈夫人语气稍稍顿了下,继续说道,“在这件事情上,臣妇等很感激陛下。”
她不是为自己感激,而是为了自己的女儿,还有未来的孙女等等。
顾如蓁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等待。
果然过了一会儿,沈夫人又接着说道,“所以,臣妇相信陛下认定的皇后娘娘,也会是一个于陛下于百姓于江山都多有裨益的皇后。”
说完这句话,沈夫人抬起头,定定的看了过去。
顾如蓁回看了过去,目光淡淡的。
她其实没有考虑过更深层面的东西,比如未来,至少现在还没有考虑过。
因为从前的经历叫她觉得未来实在是虚无缥缈,像是一阵轻烟,风一吹就散了,连痕迹都找不到,所以至此她不再想象未来。
“沈夫人,我给不出确切的承诺,不过,你既信任他,就该知道他若是会因为一个女人而变得昏庸,那么如今他就不会坐在那皇位之上。”
两位夫人听到昏庸二字,慌的忙跪了下来。
“昏庸二字是我提的,他若是发怒,也不会牵扯到你们,这点你们大可放心。”
顾如蓁看了巫竹一眼,巫竹忙走来将两人搀扶起。
大约是顾如蓁表现的性子太温和,所以沈夫人在此时想起了夫君的嘱咐。
她犹豫起来,不知该不该问出那个问题。
“皇后娘娘。”在沈夫人犹豫之时,李夫人已经开了口,“您这几日可有出门?”
“有。”
“那娘娘可有见到前往女子书院的女子?”
顾如蓁脑中浮现出那个在路上遇到的扮作书生模样的女子,点点头,“也有。”
李夫人看了看沈夫人,面上也渐渐的浮现出了犹豫的情绪,几瞬后,她咬咬牙,缓缓垂下眼眸,“娘娘觉得,这些女子是否有资格陪伴陛下左右?”
这便是沈暨和李钰等人共同商量出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