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不确定
察觉到众人的视线,顾如蓁抬起头瞪了男人一眼。
男人端来一碗醒酒汤放到她面前的桌上,他轻叹了一声,很是无奈的坐到她的身边,“这也能怪朕吗,又不是朕非要你……咬的这么用力,蓁蓁,你讲讲道理啊。”
“下午朕要去……”
“你今天哪里都不能去。”顾如蓁反应过来,慌忙放下手中的汤匙,说道。
“嗯……?这是为何?”虽然猜到她或许是想错了地方,不过男人并未准备纠正,甚至想着将错就错。
他朝着远处抬了抬手,左丘聚见状了然,忙走上前道,“奴才待会这就去通知相爷,下午在甘露殿外等候。”
相爷……沈暨?
顾如蓁:“……不,不能,你今日不能去。”她着急的甚至此时拉住了男人的手。
男人被牵着“不得不”坐到她的身边,像是真心诚意的疑惑,“这是为何?”
“因为今日是休沐,你忙了许久,今日也该歇一歇才对。”
他的眼眸垂下,让人瞧不出其中的情绪,只是声音里有寻常没有的微妙的戏弄感,可惜顾如蓁如今满脑子都是他唇瓣上的咬痕以及他下午就要见沈暨一事,所以完全没有察觉出来就是了。
“上午休息就够了,正好关于开河一事,朕还有些细节要同沈暨确定,要朕留下来,总得有一个旁的……原因不是?”
顾如蓁一听这话,本来已经恢复正常思考的大脑又开始停滞起来,她脑中也不知怎么想的,忽然抱住了男人的腰身,“因为你多日忙于朝事,我许久未与你说话,心中十分想念,一刻也不愿与你分开。”
起初天秦帝还能面不改色镇定的眼睫都不颤动一下,过了一会,他一手捂住女人的眼睛,将她摁在怀里,之后便没忍住低低笑出了声。
这下顾如蓁哪里还有不清楚的,她被摁在他的怀里不能动弹,只能在旁人看不见的地方,死死的掐着他胳膊上的肉。
不过掐了半天,她的手指倒很酸痛,男人却一声不吭。
之后好一会,顾如蓁都冷着一张脸,天秦帝也不着急,只是漫不经心的挑选了一件紫色的华服,长发最后总至脑后,用一个翠色的玉冠束住。
他没走到她的面前,而是在小书架上取下一本书,走到窗边的木椅上坐下。
翻了几页书,他朝着她这里看过来,嘴角微微勾勒一个浅浅的弧度,伸出手道,“过来。”
顾如蓁托着腮呆呆的看了他一会儿,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却又不自觉的站起身,向着他在的地方走过去。
虽然明知道他这是故意而为之的计谋,但因为顾如蓁觉得很受用,眼睛瞧着他也觉得心中愉悦,便将方才那一茬直接跳过了。
不过到了下午,她还是命人叫了薛隐过来。
因为很少接到皇后娘娘的传唤,再加上今日是休沐陛下应当也在盛宁宫,所以背着小药箱前来的薛隐一路上很有些惊慌。
也正因如此,他在听的时候极难认真,再加上顾如蓁说的也是含糊不清,他抓了抓头发想了下便直接道,“可否让微臣看一看伤处,这样微臣开方子也准确些。”
顾如蓁犹豫了许久,若是她让薛太医看见这伤口,顶多只是被薛太医一人知道,若是不让他见这伤口导致开的方子并不能很快的痊愈,那大约不出半日,整个盛京就都知道这件事了。
她拧眉看向不远处屏风后面若隐若现露出的小半块衣角,轻咳了两声。
“薛太医瞧一瞧,可有什么迅速消除这痕迹的法子?”见她脑袋已经低的几乎到心口的位置,男人微微一勾唇,慵懒的开口问道。
薛太医抬眼看了下,顿时整个人都宛如被雷劈了一样僵在了原地,他缓了好一会儿,才道,“其实……这伤口……不用喝药,只需要厚厚的敷一层白玉膏,一两个时辰就消了。”
因为太过震惊,他说的话都磕磕绊绊的,到了后面才好起来。
过了一会,薛隐背着小药箱往外走去,走到盛宁宫外没多久,就听到后面传来的脚步声。
他摸了下药箱上的带子,转过身抬眼看了过去。
“陛下?”
“皇后的身体可有其他不妥之处?”
薛太医愣怔了许久,这才明白其中的意思,“娘娘一直服药调理,小半年前就已经可以停药了,近来用的药也都是补中益气的。”
他顿了下,看了一眼男人的脸色,试探道,“若是陛下准备停止服用避子药,皇后娘娘这边的药也不必喝了,相应的微臣会换成食补,虽然效果弱一些,不过这期间食补的方子稳妥点。”
在这之后,寻常的诊脉从七天一次变成了两日一次。
又过了一个半月,薛太医来诊脉时面色露出讶然,不过并未说什么,只是吩咐宫人在膳食和旁的地方都要多加注意。
“可是已经有了?”将她哄到外间的小榻上歇下,又打开窗户让阳光照进来,他才阔步走出去。
而这时,薛隐早已经候在外头,从诊脉到现在一直过了小半个时辰都未离开。
他犹豫的摸了下胡须,道,“日子太浅,其实微臣也不确定,不过五六分的可能是有的。”
薛隐这个人谨慎的很,要不然也不可能在天秦帝的手下混到太医院院首的位置上,他说的五六分其实就是八九分了。
不过凡事都有万一,他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男人点了点头,抬手让薛太医离开,转身时脚步都显得轻快了些。
她的信期向来很准,迟了或者早了最多不超过七日,这一回却是足足过了十四日都未来,察觉到这一点时,他其实已经猜到,不过还是要等到过些日子再诊脉确定下来。
说实话,他期待这个孩子,并不是因为这个孩子是他们两人的子嗣,而是因为这个孩子的到来,能给她一个即便他不在也能过得很好的保障。
这些时日虽然朝臣们并未明说,但私底下总会有些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