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代言情 云歌传奇

第五十五章 励精图治,谋取大业

云歌传奇 荼玛 6008 2024-07-11 19:27

  威国,皇宫大殿之内,年轻的皇帝周景煊正在仔细观看中原四国的堪舆图,三年时间以来,他经常独自一人在这堪舆图前徘徊思索。经过祖父和父皇两朝皇帝的励精图治,威国如今兵强马壮,他认为南下的时机到了,便召见了丞相杜如文和太尉姜元以及中军统领岳勇商议征伐之事。丞相进言道,

  “陛下,出兵南征当先取东夏国,东夏国与我国边境一马平川,无任何天然屏障,正好我军可以长驱直入。”

  太尉说道,“陛下,按照常理的确应该攻打东夏国,恐怕东夏国也是这么想的,早已做好了防御。用兵之法在于无常。咱们何不来个声东击西?先散出消息去说威国要攻打东夏国,珞迦国必会放松防备,届时命高阳镇和西坪镇两镇的镇戍兵悄悄穿过燕山,埋伏在山谷里。东夏国那边,只需派太和镇的镇戍兵前往边境。然后让埋伏在山谷里的镇戍兵突然袭击珞珈国的五原郡。前往太和镇的士兵这时候也要故意改道西行,假装是要去珞珈国。等东夏国发现咱们要打的是珞迦国,自然也会懈怠下来,隔岸观火。实际上我们只需攻打五原郡十日便撤兵,让军队迅速向东挺进前往东夏国的青州。另外,南部和东部四镇的镇戍兵也都前往青州。再提前从宁西军中调出一个营来,作为增援兵随时待命。到那时候,可以打东夏国的青州一个措手不及,东夏国一定不会想到,其实咱们的第一目标其实始终是东夏国。”

  皇帝欣然点头。中军统领岳勇提出一个问题,“用兵策略已有,接下来派谁来领兵呢?”

  丞相说道,“这领兵之人,不知太尉心中是否已有人选?”

  太尉捋了捋胡须,“攻打青州容易,派一个能领兵打仗的人便可,六镇的镇将随便挑一个就行。”

  岳勇说道,“如此说来,末将倒有一人推荐。”

  皇帝问道,“谁?”

  岳勇回道,“太和镇镇将赵云龙,此人在东部三镇的镇将中,是最有威望的一位,且太和镇与青州接壤,赵云龙最了解青州地形和兵力布防情况。”

  太尉会心一笑,“岳统领慧眼识珠,与老夫想到一处去了。”

  皇帝龙颜大悦,“如此甚好,立即传旨给赵云龙,朕现封他为威武将军,命他领五镇镇戍兵攻打青州!”

  自威国新帝登基之后,便有流言传出,说威国有南侵的意图,从那时候开始,威国的两个近邻国家东夏国和珞迦国就在为抵御侵略做准备了,联合靖国对抗威国也是其中的一个策略。此外,这三年来,两国也都在修筑城墙,往边境增派兵力,并且在全国范围征兵买马,囤积粮草,各军营里也都日日操练,不敢有一丝懈怠。

  中原各国近百年没发生过大的战事了,尤其是东夏国。东夏国以文治国,朝廷多年来已经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势,而珞迦国是佛国,僧人都在寺院参禅悟道,虽然有武功,但也只是为了强身健体,并没有系统的军事训练。这三年来,两国犹如亡羊补牢一般开始重视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尽管想奋力赶上,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短短几年时间,又能有多大改善呢?

  威国是尚武之国,平日里军队就比别国训练有素,而且各个戍边大营都有骑兵,只这一点就强过其余三国。靖国与威国因隔着几重山,不直接接壤。尽管如此,靖国也在边境加紧军事训练,不敢松懈。究竟威国先攻打谁,除了靖国可以确定不会攻打自己外,其他两个国家觉都不能确定,于是都派了密探在威国打听消息。近日,有消息传来,说打仗就在这几日了,两国的边境地区,东夏国的青州,洛迦国的五原郡都严阵以待。

  靖国皇宫,关于威国南征一事,新帝让诸位大臣自由发表意见,大殿上大家你一句我一言,七嘴八舌说个不停。李瑜就坐在龙椅上听着各方发表观点和意见。下了朝之后,他又去了书房,召见了光禄卿徐白和谏议大夫云歌。

  “据从威国传回来的消息称,威国要先攻打东夏国,而且第一次领兵出征的人也选出来了,是太和镇镇将赵云龙。”

  光禄卿徐白说首先发言,“从路程远近和地理形势来看,都不难推断出威国第一个要攻打的一定是青州。青州与威国的太和镇相邻,所以威国选了太和镇镇将赵云龙作为领军首领。首战对威国来说至关重要,能有一个首战告捷,必会大大提振全军信心。而东夏国也已经在青州做好了一切布防,并调集了八万士兵驻扎青州,领兵的是凌辙,此人是东夏国大司马凌渊的侄子,任营州都督,营州与青州相邻。此次,威国和东夏国都是挑出了最合适的人选当首领,就看谁更有指挥调度作战的才能了。依臣看,夏军虽士兵人数多出两万,但在战斗力上并没有什么优势,想守住青州,必是一场恶战。另外,珞迦国在五原郡也做了严密部署,随时准备抵御威国的进攻,尽管威国第一个要打的是东夏国,但兵不厌诈,珞迦国如此小心提防也有道理。五原郡监军司都统宇文晧坐镇指挥。”

  皇帝听完之后,说道,“任何一国陷入战争,于我靖国都没有什么好处。我国与东夏国一直有通商往来,互惠互利。况且唇亡齿寒,邻邦有难,若置之不理,终有一日自己也会陷入危难。”

  徐白点头赞同道,“陛下所言极是。帮当然是要帮,至于怎么帮,什么时候帮,就有讲究了。东夏国丢掉一个青州不会亡国,我们尽管先坐山观虎斗。东夏国虽物产丰饶,但战事一起,物资消耗众多,我国商民便有机会与东夏国做更多的生意。这于我靖国而言,岂不都是好事?”

  一旁的云歌听了徐白的这一番言论,所谓国与国之间在太平盛世时是友好邦邻,在对方蒙难之时谁不会趁机占上一些便宜?如果今日被攻打的是靖国,东夏国亦会如此做。不过,云歌思考的并不是眼前的情势,她想到的是更为长远的事情。

  皇帝看云歌若有所思,便问道,“云妹有什么想法,也说来听听。”

  皇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云歌的信任和偏爱,自从认了云歌作义妹,每每都是以“云妹”称之。云歌虽觉得太过受宠,却也劝不动皇帝,只好下决心为靖国,为靖帝鞠躬尽瘁,方不辜负这份厚爱。

  云歌上前回话道,“陛下,徐大人言之有理。短时间内靖国不必有所动作,先看一下东夏国的实力。不过,从长远来看,威国举兵南下,所图的并非一城一池,而是整个中原。如今只是先攻打东夏国。威国的兵力除了几个镇的镇戍兵外,最强的兵力都在宁西和北境两地,即宁西军和北境军。想要灭了东夏国,威国必定会调动这两军的士兵,宁西军和北境军有各三十万士兵,数量庞大。当然,宁西和北境都是边境重地,需要大量士兵驻守,以防御北胡的侵略。不过,从这两军拨出二十万士兵是不成问题的,这二十万士兵比镇戍兵可要强上好几倍,尤其是北境军的士兵。所以,威国攻打东夏国,我国不可观望到东夏国快亡国时才出手援助。同理,珞迦国也需要我国的援助。只有这两个国家保住了,靖国才不会受到直接威胁。请陛下立即下旨给晋王和昌平侯,汾阳军和昌平军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随时待命。京城北军也需加强操练,不可松懈。”

  皇帝听了云歌的话,频频点头,立即说道,“朕即刻就下旨给晋王和昌平侯。”

  云歌继续说道,“臣在想,这威国会派谁来做这个大将军指挥几十万威军呢?”

  皇帝看向了光禄卿徐白,徐白略微思虑半晌后说道,“按理说,这大将军最合适的人选非定北侯蒙适莫属,不过蒙适身为北境军统领,绝不能轻易离开北境。否则,一旦北戎毁约,趁机攻击北境,威国便会陷入大麻烦。这第二人选便是威国的太尉姜元,论用兵智谋和威望,他绝不在蒙适之下,只是太过年迈,上战场上奔劳不太可能。如此看来,这第三人选平西侯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尽管宁西也是边境重地,但边境处小国家众多,比较难形成统一的力量,容易对付。臣想威国皇帝必定会选平西侯担任大将军。”

  云歌接话说道,“徐大人分析得很对。不过,威国还有一位合适的人选徐大人没有提到。”此话一出,徐白和皇帝都挺好奇。

  云歌继续说道,“平西侯以治军严苛而出名,宁西军中人人都惧怕他,因此平西侯有个“宁西阎王”的称号。尽管他赏罚分明,但是对待士兵未免太过不近人情。宁西军的士兵已经习惯了他的那一套纪律,指挥起来自然不成问题。但是几十万拼凑起来的士兵就没那么好指挥了。镇戍兵且不说,单说北境军就不好应付。北境军与宁西军同属威国最厉害的两支军队,一直都在暗暗较劲。如今让平西侯指挥北境军的士兵,他们心里定会不服气。”

  徐白说道,“要是在平时,两军肯定不怎么对付。但是现在是共同为威国开疆拓土,建立功勋的大好时机,定北侯也一定会命令北境军的士兵听从指挥的。”

  云歌说道,“这话没错。但若是这将帅就出自北境军中,是他们自己的人呢?那是不是北境军士兵定会心甘情愿听从调遣呢?”

  皇帝越听越有兴致,“噢?除了定北侯之外,北境军中还有此等人物?”

  徐白恍然大悟,“谏议大夫指的可是燕王?”

  云歌嘴角微微一笑,回道,“正是。”

  皇帝一听,“燕王?周景煊的胞弟周景熠?朕倒是对他略有耳闻,他自小跟着定北侯习武练兵,他统领的那个营,据说是北境军中的“冠军营”。怎么,你觉得他能堪此大任?”

  云歌回道,“这个‘冠军营’也叫燕赤营。周景熠少年时就去了北境,一直在北境军中历练,虽说年龄不大,但军龄却不小。传闻他自小就喜欢研读兵书,后又在北境亲自上战场实践锻炼,表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本领。加之他尊贵的亲王身份,此人在军中的威望极高。”

  徐白捋了捋胡子说道,“如果这位燕王能够统领大军,的确能服军心,不过,威帝未必肯让他的亲弟弟带兵啊,那可是五十万大军呐,一旦周景熠有其他想法,周景煊不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吗?”

  云歌说道,“徐大人所言极是。不瞒陛下,在一年前得知威国有南下征伐的消息后,臣这一年来日日都在研究威国的情况,将重要人物一一都了解了个遍。依臣愚见,若周景熠当了这个威军主帅,威军攻打东夏国便会势如破竹,这对整个中原都极为不利。但只要他当不成这个主帅,威军南下的征伐必定会困难重重。这对中原各国都是一件好事。”

  皇帝说道,“既然我们能料到这些,威国的那些大臣们也会想到吧。既然这个燕王是最合适的大将军人选,难不保姜元不会向威帝举荐他。”

  云歌说道,“这个不会,威国的这位皇帝绝不会在此时把军权交到他的亲弟弟手中的。但是,战争一旦开始,就不知何年何月才会结束,难不保威帝会改变想法。所以,为了确保决不能让这位燕王当上这个主帅,臣请求前往威国北境,亲自去会一会这位燕王。”

  皇帝和光禄卿都没想到云歌会提出这样的请求。皇帝第一个反对,“不行。听闻北境天寒地冻,环境恶劣。朕怎能让你去那里受苦?再说了,万一你被发现了真实身份,多危险呀。”

  徐白问道,“谏议大夫可是有了什么良策?”

  云歌回答道,“是有一计可用:离间计。我去了北境之后,设法接触到周景熠,对此人多做了解,然后寻找机会在燕王和威帝之间制造误会,这样威帝便会对他的弟弟更加防备。即便周景熠是最适合主帅的人选,威帝也断不会考虑他。”

  徐白说道,“离间计屡试不爽,绝对会奏效。”

  皇帝说道,“既然有了对策。云妹就不必辛劳亲自前往了。徐卿想一个合适的人选,按照云妹说的去做就是了。”

  云歌说道,“陛下。臣不怕吃苦。臣都想好了还做回老本行,以商人的身份进入北境。臣是女子,反倒有行事的便利之处,起码没人会怀疑我是朝廷中人。还有,此次的任务很艰巨,这一个离间计实施起来必须小心谨慎,交给别人去做臣也不放心。请陛下准许臣去吧。”

  云歌执意要亲自去北境,皇帝只得答应了。“云妹,辛苦你了。你去了北境凡事都要小心,其他事都不要紧,你的安危是最重要的。朕要你安安全全地回来。听到了吗?”

  云歌点头答应。

  徐白问道:“你打算如何接近这位燕王呢?”

  云歌回答道,“投其所好。”

  徐白若有所思地说道,“投其所好?听闻这位燕王有一大嗜好:爱马如命。”

  云歌说道,“正是。”

  徐白说道,“北境是养马之乡,是盛产良马的地方。周景熠生活在北境,什么好马没见过呢。就连西域和北漠草原上的好马,他也是有的。咱们要投其所好,难啊!”

  皇帝看云歌一副淡定的模样,便知她有主意。“云妹,你可是有了办法?”

  云歌回答道,“陛下,徐大人。可曾听说过在滇国的玉龙雪山脚下生活着一种马,叫玉雪龙?”

  徐白立即睁大了眼睛,“玉雪龙?”

  皇帝是第一次听说,“玉雪龙?朕怎么没听说过有这种马?”

  徐白向皇帝解释道,“陛下,玉雪龙只是一个传说,究竟这世上有没有这种马都难说呀。据说此种马毛发光洁雪亮,毫无一丝杂色,又只在玉龙雪山脚下一带活动,故而得了此名。这种马都是野生的,不轻易出现人们的视线里,就算偶尔遇到人,奔跑起来如疾风闪电般迅速,很快就不见了踪影。人们别说驯服了这种马了,就连见到都极难。而且传言在五十年前,玉龙雪山发生过了一次大雪崩,自那以后,就再不曾有人见过玉雪龙了。不知是它们迁徙了,还是全部被大雪埋了。总之,这五十年来,再没有此马出现在玉龙雪山。”

  皇帝听了觉着可惜,“果真没有人再见过这种马了吗,连一匹也不曾有?”

  徐白回答道,“这,据臣了解是没有。”

  皇帝又转向云歌,“云妹,你从哪里得知有玉雪龙这种马的?”

  云歌回答道,“臣在老师的藏书阁中读到过一本书,是专门写玉雪龙的。这种马的确不曾被人驯服过,但关于这种马的存在,滇国人是深信不疑的。而且书上也记载,的确有人见到过玉雪龙。不过,也正如徐大人所说,这种马在那次雪崩之后就离奇消失了。但是,痴迷于玉雪龙的人从来不相信世上已经没有这种马了,据书上记载,滇国有一富绅极度痴迷于玉雪龙,一心想得到一匹,但是这种马常常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即便他派了无数人前去寻找,最终也都无果。在发生了那次雪崩之后,他又派人进山去寻找,而这一次,居然带回了一只小马驹。他如获至宝,每日亲自悉心照料这只小马。据说那是一匹公马,他唯一遗憾的是,只得到了一匹公马,他不忍世上没有纯正的玉雪龙后代,于是坚决不许这匹马与其他牝马交配。但在他死后,他的家人不忍这世上再无玉雪龙的后代,便不顾祖先的遗嘱,还是让这匹已经成年的玉雪龙与普通的马交配了,那是一匹同样通体雪白且无比健硕的牝马。之后,玉雪龙便有了杂交的后代。书上是这么写的,但究竟现在还有没有玉雪龙的后代,还是要亲自去找找看。”

  靖帝觉得有道理,便对徐白说,“徐卿,寻找玉雪龙一事你尽快安排一下。云妹,这些天你就在家好好歇着,等找到了玉雪龙,再商议去北境的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