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种地小课堂
“安掌柜还真是聪慧,竟然想到了这个法子,的确是能避免衣服卖不出去的困境,对了!我怎么还看到有人在你这店里领鸡蛋啊?你这店里除了卖衣服还卖鸡蛋不成?”
颜娇这次这个分店比桃县那个店大了好几倍,甚至是上下两层,倒是能容纳很多人,这不林三转到二楼的时候,就看到很多人站在楼梯口,一开始他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直到他看到有人拎着鸡蛋走出来后,脑子里是更加的疑惑了,心想这颜娇到底是想卖什么来着?
“这只不过是吸引人流量的一种噱头。”
“能说明白点吗?”
“我在开业的前一天就让人放出风声去,凡事在我开业的这天,来店里待满一刻钟的,就能免费领五个鸡蛋。”
“这听起来不是亏本买卖吗?而且你就不怕你有人不遵守规矩,几次三番的领取鸡蛋,到时候又没有待满一刻钟?”
林三是越来越对颜娇好奇起来,一般人压根就不会想到这点吧?而且她这个法子怎么看都是有弊端存在的。
“林小公子进门时,有没有注意到,门口两侧的人?”
“这个倒是不曾注意过,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见林三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颜娇也耐着性子跟他解释起来,毕竟他目前是她认知里最有钱的一个,可不能把他给得罪。
“当然,他们的手里握了一把签子,每天我店里发放的鸡蛋数量是有一定数目的,所以当签子领完了,自然后来的人就无法在领到鸡蛋,至于我为何把领鸡蛋设置在二楼,那是因为我得把一楼的空间尽可能的腾出来,这样方便容纳更多的人,自然也会安排人计时,时间不到同样也是不可以领鸡蛋的。”
林三:……
他平生还是第一次见这种方法的,不得不说这样做的话,当天领到鸡蛋的人,第二天肯定还会来,甚至还会把能领鸡蛋这个消息传的更远,明天没有领到鸡蛋,或者想领鸡蛋的人,肯定也都会来,那这样的话,每天都是人满为患的表面,自然而然就让人觉得她家生意好,真正想买衣服的人都会来光顾她家。
不得不说这招真妙!
“可安掌柜你想过一点没有,万一这些人只是为了图你的鸡蛋来的,并不打算在你店里买衣服的话,那你还不是亏?毕竟你这鸡蛋也是花钱买回来的吧?”
“只想贪便宜不想掏钱的人肯定会有,所以一开始我就将其划分啊,一楼而跟二楼,一楼主要是用于做普通百姓的生意,二来也是主要负责一些有钱人的,前期我需要做的是引流,后期我才计划赚钱!”
林三:……
这女人倒是算的明明白白,也不怪她那么快就开分店了,如果她真的有这方面的天赋,到时候他也可以一并挖过去,毕竟这年头谁会嫌钱少呢?
颜娇在看到林三那眼神时,她吓了一跳,总有一种被算计的错觉。
“安掌柜有没有想过到京城去开店的想法啊?”
“我这就是小打小闹,再说了京城天高路远的,我还没有那个本钱呢。”
她的确是有这个打算,不过眼下还不是时候,且不说京城离这里十万八千里,就是她贸然去京城闯荡的话,一来人生地不熟,二来京城权贵多,要是没有过硬的靠山,被人怎么整死的都不知道。
之前一个小小的金家,要不是有安湳之在,只怕她就被整的破产,从此可以看出,做生意一定要有后台,不然很容易被眼红者整的。
林三听到这话笑而不语,不急!他有得是时间,毕竟他也得确定这人是不是有能力,不然凭啥寻求他的庇护。
直到结束后,颜娇回到客栈时,这才发现安湳之不知何时来了。
“湳之你什么时候来的?你那不忙了?”
看着坐在房间里的人,颜娇还挺觉得意外的。
“这两天不忙,所以我抽空过来看看你,对了之前不是见你在信里说了,你要在这里开分店嘛,开了吗?”
“开了,总得来说,眼下一切都还在可控范围内,对了湳之这桌子放的瓶瓶罐罐都是什么?你是不是又受伤了?”
安湳之在春耕忙得差不多后,就跑来见这颜娇了,眼下天气回暖,他嫌坐马车太慢,这不都开始学骑马了,但是刚学骑马那滋味可不好受,这不从桃县赶到临县,虽然他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可大腿内侧被磨的厉害,双手抓缰绳也被磨破了死,他刚想着上点药就去找颜娇,谁知道她这个时候竟然回来了。
“没……”
“嗯?”
见他眼神有些躲闪,颜娇瞅了他一眼,大有一种,他再敢说谎就要他好看。
“就手磨破了点皮,不碍事的!”
安湳之一看到颜娇这个表情,就知道她生气了,低下头小声的说道。
“怎么回事?手好端端的怎么就受伤了呢?我看看!”
一听到他手受伤了,颜娇赶紧走上去,这才发现他的掌心不止被磨破了皮,而且还多了许多茧子。
“湳之你这满手的茧是怎么回事?你堂堂县令难不成还去干活不成?”
他不是读书人吗?读书人不都是只是动笔的吗?只是握笔的话,不可能掌心都是茧子,除了干活她想不到他这一手的茧子是从哪里来的。
“这不是春耕嘛,难免会动一下,到底还是养娇气了,想来也是我许久不曾锻炼。”
安湳之看着手上的茧子,他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想他从小也是耕地长大,怎么这做了县令不过半年,这手就越发娇贵了,不过是锄几天地,手上就有那么明显的茧子。
“你是县太爷啊,有什么事情让下人去做不就好了吗?干嘛什么佛系亲力亲为?”
听到安湳之叹气的声音,颜娇只觉得好笑又觉得心疼。
“话不能这样说,我眼下虽是一方县令,可也要关注百姓的民生问题,只有百姓种出足够多的粮食,那世上就少一个饿肚子的人,种地又不能纸上谈兵,不亲自下地又怎么会知道种子种在地里会不会发芽,种出来的庄稼会不会活下来,土壤是否贫瘠还是肥沃,书上记录的只能作为参考,毕竟百姓是靠天吃饭,靠地赏吃,靠收成过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