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什么续弦,她爹是想让她娘合情合理的到周家庄而已,续弦之说不过掩人耳目。
可现在……
“嗯,多谢告知,你们做的事情,我不懂,无论如何,人啊,都要活下去,活下去才会有希望。”周浅浅不知道怎么的,竟然开始劝严小幽。
惹的严小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圣武二年,中秋的前一天。
明日便是中秋了,今天是最后一天赶集的日子,因着酒水的一通倾销,苏家庄的庄户们一个个腰间鼓囊囊的。
也因着普通的酒水被疯狂的收购,刺激了酿酒的人,正巧,粮食也丰收,有些家中还不是非常富裕的,留足了来年的粮食种子,以及一家人半年的口粮后,酌情的拉一些粮食去镇子上发卖。
隔壁的苏大叔家早早的就赶着牛车在她家门口不远处等着。
他们不是为了带浅浅去镇子上,她家是牛车,而二叔却有马车。
马车比牛车快许多,隔壁苏朱氏当然知道,不过一点也不影响她在门口不远处等浅浅出门。
“可巧了,今日是他二叔带着闺女和侄女去赶集啊。”苏朱氏没话找话。
属于正常现象,要不怎么打开话匣子呢?
就如同前世农村打招呼的方式:你吃了吗?
好似前世的人都饿怕了,见面非要问一句你吃了吗,如果不问,好似不知道怎么打招呼了,而在这里,多数以“好巧啊,正好遇见你了”。
估摸着,如果问,你吃了吗。
结果人家回到:没吃啊,你吃了吗?
你怎么回?
没吃?你回家吃去啊……
总不能说,没吃啊,可巧了,我也没吃呢。
再不能说,没吃啊,来我家吃啊。
大家都不富裕,就不必问各自:你吃了吗?
“嗯嗯,婶婶,可巧了,一出门就看见您了。怎么着,要去镇子上啊。”浅浅打招呼,刚才费力开门的时候,就瞅见隔壁家的不停的望着这边。
门大开,二叔牵着马小心翼翼的走出大门,生怕刮着蹭着,蹭着马车倒是不会因为掉一层漆去补一下,他怕把本就颤颤巍巍的大门给蹭倒了。
“浅浅也去镇子上吗?”苏朱氏笑吟吟的。
“哦,她不去,我和满仓去。”二叔回道。
满仓还没有出现,也不着急走,浅浅于是上前和苏朱氏攀谈起来。
“婶婶,您这是……”
“卖一些粮食,贴补一下家用,还有买些许鸡鸭仔,家里的房子也要……对了,浅浅,你家还要建房子吗?”
原来是因为这事啊。
苏家庄发了笔财,家家户户都有重修房子的打算,农忙也结束了,沿河十三庄的劳力都打听着谁家要建房子,也好挣一些钱财。
“啊,这事啊,许久之前都已经说了啊,苏大叔什么时候得空了,就开始吧,我回头把图纸给苏大叔,让他预估一下需要多少银钱。”
苏朱氏的目光越过浅浅,停留在二叔的身上。
“周老爷……”
二叔说道:“嗯,浅浅说的算,到时候让你家的大小子大丫头也来帮帮忙,大小子今年也十五了吧,可以做一些轻松的活计,你家的大丫头也有十三了,可以帮衬着她二婶做饭什么的。”
还管饭……
苏朱氏立即拧了一下自己的木讷丈夫,“多谢周老爷,多谢浅浅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