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伍
孟浮生跟着那人出了门,走到了京郊的一处宅院,那宅院外草木稀疏,暖阳下倒是像极了平凡百姓的住处。
走进宅院,才发现里面有小桥流水,九曲回廊,秋菊白兰,甚是古雅庄丽。
随着那人行到一间小亭子里,发现一位身着布衣的白发老人,正在亭中等候。
孟浮生走上前去,对他恭敬行礼,“柳大人。”
那老人缓缓转身,眉眼间庄穆又和蔼,他轻轻托起孟浮生的双臂道,“孟小郎快请起。”
他示意孟浮生坐下,“坐吧,我这老骨头一把年纪了,久站着就腰疼。”
孟浮生恭敬回道,“浮生早年在外也有谒见过一些江湖医者,有友人研制过一款专门治腰疼的膏药,配合推拿手法,见效不错。待之后晚辈把方子誊写下来,托人送至府上。”
柳如渊慈祥一笑,“那就有劳孟小郎了。”
孟浮生温和道,“柳大人是父亲故友,浮生的长辈。为您排忧解难,是理所应当。”
柳如渊看向眼前这位彬彬有礼、饱读诗书的年轻人,缓缓道,“孟小郎啊,你上次的来信我看过了。”
他长叹道,“若你不点透,老夫必定不会告知你真相。既然你如今言明,我亦不能欺瞒于你。”
他的眼中似有风云舒卷,“你的猜测,无错。孟小郎啊,你很聪明,和你父亲年轻的时候一样。”
他好像想起了从前的岁月,目光缓缓流向天边的云,透过四四方方的宅院,只能看到天空的一角。
他继续道,“只是我总觉得,你们这些年轻人,和我们这些老骨头是不一样的。但,这也是老夫所担心的。”
他的目光落在孟浮生上,如重千钧,“你若执意要趟入这浑水之中,怕是,连你父亲也保不住你。”
孟浮生对上那目光,眼中却是一片清明,丝毫没有畏惧那威压的意思,“浮生既然远赴京都,来此拜谒于您,便已是做出了抉择,望您解答晚辈心中最后的疑惑。”
柳如渊看着他一身浩然正气,风云面前也不改辞色,慨叹道,“你若执意如此,便听下去吧。”
柳如渊捋了捋银白的胡须,和孟浮生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
这故事的主人公,有许多是孟浮生所熟悉的,耳闻的,也有素未谋面的。
柳如渊讲的时候也略过了一些朝中辛秘,但却是说的不偏不倚,平淡叙实。
孟浮生静静的听着他讲完整个故事,心中有千般感想,面色却沉着冷静。
直到天光暗淡,柳如渊的话音方才徐徐落下,“这,便是你想知道的真相。”
孟浮生听罢,压下心中的沉重,从方才的故事中抽离,站起身来,对柳如渊行了一礼,“晚辈,受教了,多谢大人告知于我。”
柳如渊想起昔日自己和故友少年时意气风发,举杯对谈。那时二人也如同孟浮生这般年纪。
而今孟浮生通晓百家,惊才绝艳,更甚当年二人,如假以时日定是栋梁之才,不禁动了替浮生悲怆的惜才之心。
他再劝道,“孟小郎啊,你莫若听老夫的,留在京城,以你之才华,金榜题名,官居尊位不在话下。至于那药,老夫替你去想办法。你何苦要再回去?”
浮生再拜谢道,“多谢大人厚爱,只是浮生与一友人曾有诺,此生互为知己,彼此相携。友人和其家人如今将要面临大难,恕晚辈不能袖手旁观。”
柳如渊看了看他,心中痛惜,但还是从怀中拿出了两瓶丹药,“这续灵丹是京中贵人所赐,一瓶你带去给秋离那孩子,另一瓶,你自己留着吧。若是用完了,便到了你们要给贵人答复的时候了。”
孟浮生恭敬接过药,将其收入怀中,“多谢大人。只是浮生还有一请求,若能得大人应允,浮生——”
柳如渊止住他的话,“你说吧,若老夫能办到,无需你付出,亦不会推辞。”
孟浮生敛眉,缓缓道,“若有朝一日浮生遭逢不测,望大人能帮携于浮生之友。若有朝一日他身陷囹圄,请大人为其斡旋一二。”
柳如渊叹道,“小郎为挚友竟肯做到如此,为何不多考虑自身啊……”
孟浮生道,“如若大人见过浮生的知交,也定会觉得此人心性高洁,人品贵重,理应存于这世上,施展抱负。他所愿,便是浮生所愿。”
柳如渊见孟浮生心志已坚,只得放弃了劝他回头的想法,差人将他好生送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