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灾 后
秋风萧瑟,其他几个国家和东梁国一样,大灾肆虐后,留下满目疮痍。
辽国的牧业大幅缩水,幸亏王庭因应对及时,引进河水缓解了干旱和人畜用水。但草场返青后不久即进入秋季,牧草匆匆结了数量不多和质量不好的草籽就开始枯黄。
秋冬季储备干草严重不足,甚至可以预见明年草场的植被质量也不佳。辽王耶律萨哈和国师莫萨业坐不住了,巡视了辽国大幅牧场,也和各部的首领、神巫交流了看法。最后还真让他们找到了办法。
在辽国西北处一片小牧场,那里的牧民习惯每年闲暇时收集草籽,留在冬季时给牲口做口粮。他们的牲口养的膘肥体壮,尤其开春时格外出众,深受各国市场的欢迎。
辽王耶律萨哈和国师莫萨业听闻后大喜,拿出王庭储备的豆子杂粮等换了他们的历年储备的草籽,沿河边山谷坡地等容易生长的地方种下。
但秋冬季节的草料仍是问题。各个部落首领再次聚集商议,最后统一意见后拍板“买!”
两路人马带着辽王耶律萨哈签署的国书和重金奔赴西蜀和赵国,去购买他们不要的高粱玉米豆类稻草等秸秆。
东梁国刚闹过洪涝和瘟疫,东宇国以出产海盐为主,提供不了多少草料。尤其东梁,就是有,那也不敢要哇,可不能再带回来瘟疫了!
如果魏国没招虫灾就好了,他那地大物博,借点草料妥妥的。可惜可叹啊!一大强国毁于虫子!
西蜀还好,民众的生命损失少,但地面上的建筑和生活用具损失严重,小到贫民,大到王室,几乎都如遭土匪洗劫过似的,家什几乎不存,人坐屋里,就可以晒太阳、观星辰。
田间作物基本被飓风薅干净,国主和众位大臣商议后,下发种子,命全国各地快速补种秋玉米和高粱做主粮,食物不足的部分,海捕可以补充。
建筑物的修复从民众开始,最后王宫。这决议得到了民众一致拥护,王室爱民的形象立时根深蒂固。
其实是国主洛琦珅担心民众在露天下染病,万一造成瘟疫怎么办?东梁不是才发生过。而王宫和大臣们的府邸多数坚固耐用,就算掀飞了瓦片,再修补也是很容易的。
修整了建筑房屋和桥梁,伐去倒伏的大树,通畅各地道路,田间作物也长到了尽头,虽然还有些青涩欠饱满,也可以勉强入库了。而等候多时了,草原上的买家们激动的签单收购了大量的高粱和玉米秸秆,陆续运回草原各部。
赵国气候温和,终年不见下雪,雾霾散去后,田间高粱、豆菽作物,蔫蔫的,已经错过了花期,大司农立即上报朝廷,拔除田间作物,迅速补种上旱稻。
旱稻周期短,产量高,就是口感差些。不过,如果饥饿时,也没有人顾虑口感的问题。
赵国倒是没有多少人口损失,但雾霾期长,诱发很多人呼吸道感染,咳嗽声此起彼伏。很多人皮癣严重,瘙痒难耐,抓挠后出血溃烂更是严重。导致一国人皆如病夫。
秋稻收获时,人力严重不足,国主宋炜梓无奈让各地驻军一起协助收粮。就连来买稻草的草原人也一起下田帮助采收。
看着金黄稻谷入仓后,草原人哈哈大笑的把稻草当成宝贝打捆运回去。
东宇国田间损毁尚可,大树和房宇损毁多些,重建也不是多大问题。而且东宇产业主体的海盐,几乎供应六国的市场,受到影响不大。就是民众们耳朵失聪的不少,而且颇为难治。
民间渐渐有声音直指皇权,“是当今无道,触怒雷神,让天下人替他受罚。”小股私语,渐变成散发民变,严重影响了盐业的产出。
东宇国主宇文纬恼怒不已,自是知道谁在背后煽动的,但那些不明就里的人都是自己国民,不能大张旗鼓的镇压,只有地方驻军和衙门联手治理,就如打地鼠一样,到处乱捂乱压,忙的焦头烂额。
古话云:‘老天饿不死瞎家雀儿’,西羌族的原来聚集地经过严重地动地裂,地貌改变,现已经无处可寻。西羌人的地盘严重缩水,他们习惯生活在茂密丛林里,只能举族延丛林向西北方向延伸发展。
在丛林深处里,西羌人居然发现有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各种生活用品散落在各处。是西蜀飓风龙卷几乎扫荡了大面积国土,带走的东西,几乎都卸载在这片丛林里。
西羌族首领参狼和部落的头领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在这里重建西羌。建材到处都是,收集起来特容易。生活用品就地可捡,甚至还有整匹布料,金银饰品,锅碗瓢盆的。
西羌民众每日里外出如探宝,发现好东西就嗷嗷的乐呵的不行。首领参狼和众人商量了一下,按部族分村落,捡拾的东西统一分配,避免贫富不均,造成部族发展不均衡。很快一个全新的西羌就建成了,甚至更胜往昔。
而魏国沙漠化后,有不少机灵的民众携带家当,已经退居丛林边,在没有被沙子荼毒的地带生活,渐渐深入丛林,重建村落,和西羌族民众慢慢融合往来。在西蜀、东梁和魏国几国交界处,逐渐延伸西北大面积丛林地带,俨然又诞生了新的国度,世人称其‘羌魏’。
而东梁国,国库空虚,民众饥馁。皇后季德唯授意下,承恩候季世律带头捐钱捐粮,一大批官员和富户纷纷效仿,暂时性缓解了目前窘境。但灾难中死亡的人和逃离故土未再返回的,导致大面积的国土抛荒。
秋粮无收,冬粮未种植,捐赠来的粮草和银两还不够军队开销的。数万万百姓仍是无存粮生活。难道抗住了洪涝,躲过了瘟疫,最后还是要死于饥饿吗?
朝堂上,武德帝按耐不住暴脾气,当殿摔了大司农的折子,喝令道,“十月底,如果还没有想到好办法,大司农就回家吧!”
不到六十,就须发皆白的大司农韦钰闻颤颤巍巍的退下,内心寒栗,三朝元老,为国为民,可谓操碎了心。而今东梁百年大灾,颗粒无收,他也是痛心疾首啊!可是他不是神仙,变不出来粮食啊!
朝廷已经下发行文到地方,要求务必霜降前下种种植冬麦。但各地都有损失,土地抛荒严重,如何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满腹心事,老大臣农韦钰晃晃悠悠的出了宫,也不想做车,就沿着路慢慢的走着想着,不由感慨起来,“哎!老了,干不动了哇!”
“哟!比老夫还老吗?”一声戏谑在身后响起。左相董晟恺赶上来,恰好听见老头子的感慨。
大司农韦钰与左相董晟恺同龄小月份,是为数不多的几位三朝元老,不管谁在高位,他们是为了天下人谋福祉。也是这样的原因,得以历久长存。
“看你这个老小子的怂样儿!多少事情咱不也是挺过来了吗?这次不过其中之一罢了!”董相一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模样。
“老伙计!我怕是这次的坎儿过不去了!老夫再三考虑,甚至翻阅了几百年的史书,也没找到好办法啊!”大司农韦钰闻颓废的说。
“瞧你傻了吧?尽信书不如无书!你一种田的,不到田里去,能种好田?老夫前些日子,发现了一处好去处,也许在那里,能找到解决你问题的办法哟!”
大司农韦钰闻听着董相飞扬的语气,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他往旁边闪了闪,抱了膀子搓了两把,“我去!老骚情发了!”顿了一下,“哪里?”
“咳!咳!……南城‘御赐窦氏田庄。’”董相被他过激反应挤兑的差点一口口水呛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