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再次下崖
翌日,阮玉成带着老虎山布防设计图找李伯刘叔和村子里的姜闻启,姜闻成,姜理贞等负责村子安全的几个人商量布防去了。
村长带着几个善于攀岩的采药人来到山顶,当初阮清落崖的地方。阮清和哥哥阮风,阮云已经等在崖顶的一棵矮树下。
阮清和几人交代,崖顶略凸出去,下去百米不得支撑,约到云雾区,探云雾里有无落脚点。如有记住地形图。下探有无可能到达深底。返回时摇绳。大家拉他上来。
绳子绑在一块大石头上,一位年轻敏捷的采药人姜大力开始顺绳子爬下去,其他人静静的等待在崖顶。阮清几人趴在崖顶下看。百米后,采药人钻入云雾消失不见。
云雾里姜大力摸索着又下滑十来米后,果然脚踩到了实处。他把绳子绑在腰间,细细探索脚下的地形,大约有一丈宽,二丈长的平台。
平台向下为陡坡,延陡坡慢慢下行约十来米,云雾稀薄,四周景象依稀可见,坡还是陡,但有一丛丛软草贴岩石生长。
前几天阮云就是借着这些草误打误撞的捡了一命。向下约五十米后又是个平台,再下行五十米后又是个平台,大约经过四个平台,到达崖底。
姜大力找到溪水,寻着阮清描述的方向,延崖壁找到一丛灌木,上面果然系着两色的布条。在灌木后有个半人高的石洞。
姜大力取下布条揣兜里。开始返回,拽着绳子上爬到云雾里的平台后,姜大力使劲的摇摇绳子,开始顺绳子上爬。
崖顶的众人等的漫长,眼看快晌午了,终于有动静了。大伙儿一起使劲拉绳子,大约一个时辰,终于见到了姜大力。
姜大力累的说不出话来。勉强掏出两根布条,交给村长。众人知道成功了,忙把大力扶边上坐,又是喂水,又是拿吃的。
村长和阮清相互看看,都激动的不行。待姜大力休息差不多了,众人扶着他一起下山,送到村长家,太阳偏西了。
村长家备好了吃食招待英雄们。众人也不客气,从竹匾子里一人拿了一个野菜饼子夹了几片兔子肉就吃。一大盆的小米粥,一人舀一碗蹲地上就喝了。吃完众人就散去了。
阮清和村长听姜大力描述下去的情形,阮清一边仔细的记录后,一遍遍核对高度和坡度,平台大小,石头软硬程度。最后没有疑问了,心里也有了大致的方案。
阮清画了简易人工的吊篮,借鉴了现代的建筑吊篮工作原理,又给陡坡设计了阶梯式滑道,相当于固定式缆车。然后和村长商量怎么制作。
木匠好找,毕竟封闭的山村生活,人人都会些技能。精通机关制作的也有几人,耐磨的绳索可以代替钢丝绳的就不好找了。
村长却从屋里搬出一大捆深色光亮的绳索,“这是深山里的九龙藤,采多年生的老藤,取皮桐油泡过,反复淬炼做成,不腐不断,可以用。”
“太好了!就它了。”阮清试试手感,不错。
村长立即招了几人连夜按图纸做了吊篮,第二天天刚亮,村长和工匠们就来到崖顶开始施工。很快吊篮按照图纸安装好了,试用一下,还行。
第一批下去的人由姜宏维带两个有些身手的年轻人一起。姜宏维善于机关制作,吊篮和滑道的图纸很清楚的标了尺寸,姜宏维揣摩了一会儿也就明白了。带队下去处考察地形,再负责安装护栏和滑道。
很快三人就到了云雾间的第一平台。果真如姜大力描述的那样,云雾间,摸索出一丈宽二丈长的一个平台后,一人返回去运送材料和工具,留下两人继续探索,并在边界安置了木桩,用绳索相连。
绳索上挂些小铃铛,有风时会响,提醒人注意边界。待第一批材料下来,搭上安全护栏,安装下滑道。
接连几天,这队人马轮番上阵,很快就建好滑道,装上滑篮,可以分段到达崖底。考虑崖顶的距离,不是谁都能攀爬,阮清又设计里简易缆车。
从村后至崖顶,选了比较隐蔽的地方安装。动力可以用风车绞索,没有风的时候可以人力绞索。
第七天,工匠们都熬红了眼,看着完成的工作,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巧妙的装置出自自己的双手。
居住近三百年,也没有人能到达的崖底,就这样分段就可到达了。
阮清看这些人激动的模样,暗笑,也就是这落后的时代容易满足,现代的百龙天梯上下三百多米高,一分多钟到达,那才是方便呢!哎!到底我是做梦呢?还是在做梦呢?
村长和村里重量级人物的五位村老们严肃的参加了首此乘坐,来到崖底,在阮清和阮云带领下来到山洞里,山洞的入口已经扩开,做了掩体,猛一看与崖壁无异,向内侧开口进入。
村长和五位村老特地先看了水潭,那银色大鱼仿佛知道有人闯入,鱼跃而起,此起彼伏。
村老们和村长交流了一下眼神,点点头。一行人转而来到山洞,看到大大的山洞广场,能进千人,不由感叹,没房子住,就可这里安家,不怕风吹雨淋的。
向前,三个洞口,左侧前行向下约一百米,有水潭,潭水清且深,和地下河相通,右侧通道上行约五十多米,有宽厚的石头门,上有古文字“洞天福地”,不知道如何打开。
村长交代姜宏维,给这个洞口做封闭,必要时再开。姜宏维应下。
中间洞口前行至出口,看到山谷腹地,村长和五位村老都跪在地上,喃喃的祷告听不懂的话语。
待几人站起,村长带人和阮清探查山谷地形,村老们返回村里。
工匠们休息后又进一步完善滑道的制作,并在崖底撒了蛇药,做了栅栏。以后来往的人和次数多了,安全还是很重要的。
几天后返回村里。阮清刚回到家里,就被沈萍一把搂在怀里,“清儿,你回来了。”
声音惊动家人,阮林和阮雨也围上来,拉着喊姐姐妹妹的,阮雨还特意拿出烤好的小鱼干贿赂猫小白,得到了五分钟左右的与猫共处。
阮清虽然不是原身,但这些日子相处,对现在的家和家人也有了归属感。咋一分别,心里还是有些惦记的。
家人们也很不习惯,以前有些呆呆的阮清,全家都是寸步不离的守护的。
现在清儿变聪明了,而且还会了很多东西,要去做很多事情,她还是个小姑娘啊!就要辛苦操劳。
阮清现在身负重任,没有时间像孩子一样撒娇。休息后,阮清整理了地形图,设计了山谷腹地的建设和种植规划,写了计划书。
晚上阮玉成和大哥阮风回家来,见到阮清也很高兴,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围着桌子吃晚饭。
晚饭是野菜团子,喝的也是稀面汤里飘些菜叶子。猫小白不在家,不知道去哪里野餐去了。阮清看一家人都面色如常。心里也大致明白了。
新粮还没收。就是收,糜子产量不高,现代时,亩产就一百多斤,这样低生产力的情况下,亩产不会到百斤。
他家是坡地收成也不好,听说就六七十斤的产量。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仅有的细粮都留给自己吃了。
这些天阮玉成和大哥阮风忙着建安防,没有时间打猎贴补家用。就是这些野菜,也是娘亲沈萍带阮林、阮云一起挖的。
村里其他的人家也是这幅光景。附近野菜挖的不多了,她们常常要到河边或山脚下去挖,还要捡柴火。生活已经这样艰难,还要常常受到兵匪的骚扰。
“清儿,可是吃不饱?”沈萍看阮清端着碗又呆呆的,小心的问。其他人也注意到阮清的异样。
“不是,我忽然想到屋后那片小树林,”阮清回过神,暗骂自己是猪脑袋,屋后那片小树林分明是木薯。这些天忙活着这事那事的,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没想到。
“那有什么可想的,村子到处都是的。”阮林不以为然的回答。“嘎?”阮清成功的被噎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