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室一片忙碌,身穿白大褂的护士忙着挂吊瓶,胸前挂着听诊器的大夫把脉、听心脏,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抢救,石大爷终于闯过了鬼门关。睁开双眼,看到大夫、金环和村子里的领导都围在床前,微弱地说了声:“谢谢了。”说完眼角流出了泪珠,顺着苍老的脸颊滴在了洁白的床单上。
“石大爷,大夫抢救的及时,您老现在已经没问题了,安心养病吧。”金环一边给石大爷掖辈子一边安慰。
主治医生摸着石大爷的手腕,说:“心脏已经平稳了,放心吧,多亏他们送来的及时,要是再晚来半个小时,估计您就要见马克思去了。”
“还是大夫的医术高明,及时挽救了石大爷的生命,太谢谢你们了。”金环高兴的说。
办完了住院手续,金环把石大爷送到了病房。医生反复交待,病人毕竟年龄大了,如果再有反复就很危险,所以要住院做进一步的治疗,等彻底康复了再出院。
估计石柱的药液输的差不多了,还是那个护士长拿着下一个瓶子药水来到了石柱跟前,非常麻利地换上了药液,刚要走,石柱问:“刚才你说的那个农村大爷的病情怎么样了,抢救过来了吗?”
护士一边收拾医疗器械,一边回答:“抢救过来了,放心吧。老大爷真坚强,做手术连麻药都没打,愣是一声没吭,要是换个人肯定不行。他还说,他儿子赴朝参战了,我们爷俩一个脾气,就是坚强。”说完护士走了。
石柱静静地躺着,望着滴答滴答输不完的药液,心情像打碎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占据了整个脑海:真巧,这位大爷的儿子也去了朝鲜,也许还是在一个部队呢,看来我县去抗美援朝的还不少。翻了个身,又想到了自己的老爹,他一人在家不知道怎么样了。听金环讲,身体很好,家里外面的活儿什么都能干,有时还上山打野菜呢,听人说经常爬山的人特别是老人,身体硬朗,如果是那样,我就放心了。他朝四下看了看,满屋子的伤员,心中不免有些愧疚感,只打了一次仗自己就受伤了,这叫什么军人?朝鲜大地正遭受着美帝国主义的肆意蹂躏,我军将士溢血奋战在艰苦的战场上,部队需要人,朝鲜战场需要军人,而我却回国养伤了。还有,自己的兄弟小宝至今下落不明,跟他的父母和老乡亲怎么交代。
又多了一个石大爷住院,这下可忙坏了金环,白天忙活班上的工作,下班还要往医院跑,到了病房更是闲不住,端屎端尿,喂饭喂菜,忙完大爷这边又得去照看石柱,有几次都险些摔倒在病房里。为了减轻金环的负担,使爷俩尽快康复,医院把爷俩的病房重新进行了调整,直线距离由200米缩短至10米。医生还特别交待,一定不要把爷俩的情况告诉对方,免得互相惦记,也会影响病情的治疗。所以,金环不管到哪个病房都非常乐观,生怕一不小心说露了嘴。
几天下来,金环熟练地掌握了伺候爷俩的规律:每天早中晚三顿饭要做两份,先把一份送到石大爷床前,石大爷吃上饭后,再以打水的名义把另一份给石柱送去。爷俩住的病室虽近在咫尺,加之谁都下不了床,直到出院都不知道住在同一家医院。有一次险些露馅儿,那是石大爷住院的第二天,村里来几个乡亲看望石大爷,其中有个邻居,是个老太太,天生嘴快,人称快嘴妈,刚走进石大爷的病房嘴就没闲着;“你们听说了吗,咱村儿的石柱在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