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其他家境好的孩子一样,我也在年满6岁的年纪上了学堂,虽说家里并不宽裕。因为年幼无知并不懂得读书的意义,或许最天真的想法大概就是在学校有好多小伙伴,我们可以一起捉迷藏,玩游戏。那是90年代的游戏,无非就是“老鹰捉小鸡”,“挑皮筋”、“滚铁圈”、“挖石子”。
三叔有个牛皮篮球,我超级喜欢。每次放学后匆忙跑回家,大概五六分钟就能回家。学校坐落在村部,离我家大概五六百米远的样子。那时小也就会拍篮球,双手交替地拍。小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虚荣心,想着把篮球拿到学校在体育课上玩,那样的话就会有更多的小朋友给我一起玩。
愿望是美好的,可结局总会让人心痛。打篮球的时候,有个老师使劲把篮球往地上一拍,篮球蹦得很高,像发射出的冲天炮一样,飞到了教学楼三楼。正好被楼上的老师接住了,他也是一番好心,便把篮球扔了下来。晴空传来一声“嘭”的崩裂声。
篮球破了,落地时碰到了尖锐的石子尖,此时的心情像篮球一样破了碎了。这意味着吸引伙伴的玩具没了,也不会有很多的同学陪我玩耍了,自己也从所谓的万众瞩目落到无人问津的境地。事实上这也只是我的臆想,平时和我一起玩的朋友并没有因为没了篮球,离我而去。
课间休息,我们一起背着三字经、古诗词,一起跑到校园外的田野里捉蝴蝶,蜻蜓。我的家乡人杰地灵,靠山靠水,田间道路旁有一条绵长蜿蜒的小溪,用我们老家话讲,叫做“捡沟”。
那条小溪是从我们村的水库延伸下来的,水源环境特好。小溪里有很多的鱼儿、淡水虾。我们年龄相仿的男孩子,每逢周末都会相约着去小溪捉鱼儿、虾子。
我们只会在浅水处寻找鱼虾,然后伺机而动。因为水是从水库流下来的,囤积的水量大,水深处可达1米多深。对于我们几个六七岁的孩童而言,深水处仿佛深渊般恐怖。又听过外祖母给我讲的那些关于池塘里淹死人的古老传说。
乡下农村的老人为了警示孩子们不去玩水,怕发生意外,于是编造鬼神之说,说池塘里藏着一只恐怖吃人的“水鬼”,所以很多人对池塘、深水,望而生畏。
小溪中央有一座“桥洞”,桥面与地面水平持平,像长在里面一样。我们经常光着脚丫卷着裤脚,在桥洞中翻开大块石头,偶尔会爬出来几只横行霸道的螃蟹。也不一定是螃蟹,也可能是恐怖如斯的“泥蛇”。
它会盘踞一团,用慵懒的眼神凝视着你,想想都可怕。水里还会有一种游泳技术高超的“水蛇”,它游得很丝滑,像漂在水面上一样。
抓螃蟹时要小心翼翼的,不要让它的钳子夹住手指。一旦被夹住,即便把它的钳子折断,钳子也不会松开。
对于孩童时代的我们而言,鱼儿、虾子、螃蟹,是陪我们一起玩耍的玩伴,不是我们果腹的美味佳肴,与它们嬉戏的时光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