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辣妈遇上大灰狼

第3章 不堪的往事

辣妈遇上大灰狼 山菜根 7233 2024-11-14 03:27

  贾英未婚,却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

  说起这个女儿,就又扯出了她人生中的另一败笔——婚姻!

  十几年前,贾英还是个十八九岁的大姑娘。虽无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姿,但也是浓眉大眼、黑瞳生辉,加上白嫩的标准鹅蛋脸、纤瘦高挑的身材,算不得人中凤首,辩识度也是极高的!

  美貌与智慧并存,人生之路还平坦如砥的那必定是少数。

  当然贾英并没有在这少部分幸运儿之内!

  起码事实证实如此!

  十五岁时那年,母亲久病不治,丢下她跟九岁弟弟撒手人寰。那时她刚初中毕业,还以五百零几分这等不上不下的成绩考上县重点高中。

  弟弟还在上小学!

  贾母生前的一年多,一直是半家半医院的重病治疗状态。这一年多所用的医药费已经让这个以种田、外出务工维持生计的家庭不堪重负。

  花光了钱人还没了,不可谓打击不大!

  幸好,一对儿女还算争气。尤其是女儿贾英还考上了重点高中!

  不过,只有贾英自己清楚,虽是重点,那也几近末流了。

  可是在川北农村人眼里,重点就是重点,就算是倒数第一,那也是在重点的倒数第一。

  不是农村人不懂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道理,只因为当时的重点中学是在城里读,而普通中学是在乡镇上读。

  在山沟沟里,一说谁家孩子到城里读书去了,那全家人面上都有光了!

  亘古不变的虚荣心作祟!

  料理完贾母的后事,眼看着就要开学了。贾父卖了家里的部分存粮,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够了两个孩子的学费。

  学费是够了,但在城里读书,每个月还要两百块钱的生活费。

  这可愁坏了贾父!

  成年人的世界就这样,无论你生活多一地鸡毛,你还得努力往前奔,尽你该尽的义务,承担你该承担的责任。

  开学不久,贾父就把读小学的儿子送到了舅舅家里,自已跟着村里人出去做建筑工了。

  后来两年,虽日子过的不富裕,但总算恢复了正常。

  但好景不长!

  俗话说:福不双降,祸不单行。俗话同样应验在贾英本就不幸的家庭!

  高考前一个月,贾父工作的建筑工地上的老乡打电话传来噩耗:

  “贾在坤在工作中,不慎从五楼坠落身亡!”

  噩耗对贾英来说就是晴天霹雳。

  撑天的柱子突然倒了,天要塌了!

  三年失双亲。

  事以至此,贾英嚎啕大哭一晚匆忙请假,跟舅舅一起到工地上去处理善后。

  人死不能复生,最终只得跟建筑工地老板协商。

  她领着六十万丧葬费,带着父亲的骨灰跟舅舅回了家。

  料理完父亲的后事,也到了高考的时间。贾英带着满腔悲伤再回到学校就直接参加了高考。

  结果就考出了四百三十几分的成绩!

  四百多分,好大学没指望了!

  好吧,天意如此。贾英认命了!

  当时她十八岁,已经成年,而弟弟贾勇才十二岁,小学六年级。

  现在父母双双不在了,贾英做为成年的姐姐自然是要替父母承担弟弟的抚养义务。于是她放弃了那不入流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家当妈当爹地照顾起弟弟来。

  农村的风俗,女孩子不上学了就要嫁人。自从贾英回到家里,一波又一波的媒人简直踏破她跟她舅舅家的门坎。

  于是,十九岁的贾英在一拨又一拨乡里乡亲的关心、媒人连珠炮般的攻势下,稀里糊涂的把自己嫁给了同村大自己两岁的伏姓男人。

  由于男女双方都差一岁才够法定结婚年龄,两人结婚时就先按照乡里习俗,办了隆重的婚礼,等够年纪了再补领结婚证。

  结婚对象是伏家长子,下边同样有个弟弟。农村生活,条件自然好不到哪去。

  婚前下定,伏家给了八千彩礼。

  给彩礼时,伏家要贾英买全套家私、家电做陪嫁。

  按当时的物价,这家私家电买下来贾英还要自己出一万多块。

  她又不傻,会同意才怪!

  要说伏家的心思,不可谓不明显。可她贾英虽没了父母,岂是任人欺负的?要那样,几年重点高中不就白读了!

  行吧,你们盯着我老爸的丧葬费狮子大开口,我还不嫁了呢!

  一气之下,让舅舅把八千彩礼给退了回去!

  这一搞,伏家急了。连忙又叫媒人把八千块带了去周旋。说家具他们自己买,让贾英就买电器就好。并且还说结婚后让贾英的弟弟贾勇也跟着过去生活!

  真是好有诱惑的说服理由!

  贾英父亲有赔偿款这是人尽皆知的事,除了她舅舅外,没有任何人知道这赔偿款是多少。村里所有人背地里都在猜测,偶尔也当着贾英的面拐弯抹角地套问一句:

  “你爸爸那事,赔到二十万没?要没个二三十万,真就是那老板黑心!”

  这种事,按村里前边的先例,确实是赔二十万左右。但他们不知道,法律上工伤事故人命补偿是按照当事人家里情况而定的。人家建筑工地老板算是有良心,在得知贾英的情况后直接赔了六十万。

  六十万,那时可不算小数目。

  但那可是她爸的命!

  别人呢?只看到了钱!

  有钱人,谁会做“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事?

  反正她贾英不会!

  人家套话,她也就笑笑:“都那样吧!”

  “钱再多,也换不回爸爸的命!”

  话虽如此,但钱却可以让他们两个孩子好好的生活下去!

  伏家人同样知道贾英手中有钱,但却不知道具体数字。自己、找人套过几回话,贾英都不说话,他们也就不好追着问。

  反正人嫁来家里了,多少不都是他伏家的?

  要知道,二十万在农村,当时已算天文数字。就算分给弟弟一部分,十万块也够他伏家挥霍几年。他们怎么会舍得让煮熟的鸭子飞了呢!

  伏家如意算盘打得是啪啪响,估计做梦都笑醒过好几回。只是他们不知道,贾英一个不经世事的姑娘却也不大好骗。最终他们的如意算盘还是打空了!

  按当时农村的情况,装空调的甚少。如果是买一台冰箱和一台洗衣机,八千块也够了。毕竟闹了一场,最后就收了彩礼同意嫁了。

  只是伏家人做梦也没想到,当初贾英领了父亲的赔偿,在舅舅的建议下并没有分这六十万巨款。原因是弟弟贾勇还未成年,这笔钱一直在贾英父亲的帐户中,由舅舅监管着使用。直到贾勇成年,两姐弟再行商量分配。

  六十万存银行,按当时农村的消费水平,一年利息都够姐弟两生活开支。

  何况,贾英已经成年,总不至于啥事不干,就等着坐吃山空。

  刚结婚那会,伏家婆婆对贾英倒也不错。老公伏刚虽有些幼稚,但也还过得去。

  没过多久,贾英就怀孕了。

  贾英这一怀孕,伏家老小都很高兴。原计划出去打工的伏刚也不出去了,就安安心心地在家玩着。理由是陪媳妇生孩子!

  对贾英来说,原本该是苦尽甘来的时候。谁曾想,问题却在孩子出生后渐露锋芒。

  贾英生孩子那会,还没开放二胎政策。农村人嘛,思想守旧,觉得一定要生个儿子才能继承香火,对得起祖宗。可偏生贾英肚子不争气,结果还是生了个女孩子。

  这下,伏家不淡定了。从贾英生了孩子,伏家老两口就没给过她好脸色看。

  老人重男轻女可以理解!

  谁曾想,不仅老人重男轻女,男的还是个妈宝。

  妈说这儿媳妇不好,男人就天天找媳妇的岔子。

  妈骂儿媳妇一顿,男人说:哪有当儿媳妇不挨骂的?她骂你是因为你没做好!

  老两口欺负人不说,还四处散播贾英的不是。不出多久,十里八乡的都知道贾英不是个好儿媳妇!

  贾英自知自己命苦,而且农村的风气本来就没有哪家儿媳妇是好的。加上弟弟才上初中,只好事事忍耐迁就。

  为了避免矛盾,孩子三个月,贾英白天便去村里地毯厂织地毯了。

  好不容易又熬了两年,弟弟也考上了重点高中。

  这下,贾英总算松了口气!

  可与此同年,伏刚的弟弟却没考上大学。公公婆婆觉得面上无光,就托关系开后门要进省城一所稍有名气的民办专科学校。

  他分数差太远,想进这所学校,就要先花五万块去买学藉。

  这事贾英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可不知是不是伏家故意让她听到,在贾英把弟弟送到重点高中回来,还在房子后边路上,就听到婆婆大一声小一声的与伏刚的对话。

  “刚,英跟你讲过她分了多少钱没的?”

  “没有。妈你不用担心,管她多少钱,不都是咱家的么?”

  这是婆婆在打听那笔赔偿款。

  贾英一听,便停下脚步。她倒要听听他们娘俩到底要整什么幺蛾子!

  婆婆道:“你弟弟上学,你当哥哥的应当支持一下啊。”

  伏刚:“那是自然!”

  婆婆:“你结婚时,我们只给了八千块钱。但我们当时也是尽力了你是知道的!何况,那时的钱比现在要难挣的多。”

  一听这话,贾英不自觉就冷哼了一声。这才三四年时间,差别能有多大?

  伏刚道:“妈你们的辛苦我还不知道么?知道你们尽力了的!”

  “再说,我以前就跟你说过,英他爸死了肯定赔了不少钱。我已经跟她结了婚,我们不差钱,你跟爸不用那么辛苦!”

  贾英心里咯噔一下,一股无法遏制的努火让她咬紧了牙。

  婆婆又道:“以前我说她命硬,让你不要跟她结婚,你说她有钱,跟她结婚都不用出去打工就能过好日子。你们结婚几年,她拿过一分钱给你没?”

  伏刚道:“我这不都没出去打工么?她在地毯厂一个月赚六七百块都够我们用,也不用取那个钱来用啊。”

  婆婆:“那现在弟弟读书要五万块,我们手头也没钱,买了学藉还要交学费、生活费,你跟她商量一下,把她的钱先拿五万给弟弟用一下!”

  原来,伏刚是奔着她的钱!

  贾英总算明白了。

  无处宣泄的气愤让她浑身颤抖。

  谁知,没有最气,只有更气。

  接着就听伏刚慷慨的回道:“当然没问题,她人都嫁过来了,何况钱呢。我找她要就是!”

  婆婆一听,笑道:“原本是打算等弟弟结婚,找她把钱拿出来给弟弟当彩礼。现在急用,就只好先拿些出来了!”

  这意思是还要掏空、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这下可把贾英气得不行。心说伏刚你真是个无脑的笨男人,一味的愚孝。就不为我们自己的孩子考虑考虑?

  再一想,也不对。伏刚本就是奔着钱才跟她结婚,哪会想孩子!

  只是这一气啊,她突然想起她们还没领结婚证的事实。

  结婚时因为年龄不够,后来生了女儿家里不高兴又没想到这回事。

  这下,她倒是得感谢生了个女儿让他们没领结婚证了。

  她一个人坐在屋后土坡上,气过了又想:反正现在弟弟在城里读书,都是要住校的,她没啥顾及了。既然你们不仁,就别怪我贾英不义。

  不能好好过,那就散火呗!

  想开了就豁然开朗,她又哼着歌儿往家里走。

  回到家里,她就开始翻箱倒柜!

  伏刚见贾英回来,跟进屋假装帮着整理衣服。口中却道:“英,我们啥时去把结婚证领了吧。珠珠要上幼儿园了,没结婚证就上不了户口,没户口就上不了学。”

  贾英哼了一声,停下手里折衣服的动作。心说要钱时就想起领证?这不让我拿钱买你去领证么?

  于是望着伏刚问道:“然后呢?”

  没想到贾英会这么一问,伏刚讷讷地顿住了。估计又想起刚才对自己妈夸的海口,最终还是开口道:“弟弟要上学,我是哥哥理该支持。现在他要交点费,但我这几年陪你都没赚钱,你先把钱借点出来呗!”

  贾英心里不屑,她大多数时间在地毯厂织地毯赚生活费,而伏刚则在家睡觉打麻将。

  这是陪她吗?是陪着他妈欺负她、算计她吧!

  心里这么想,但却没直接说出来。只冷冷一笑,埋头继续整理东西。

  都要走了,没必要那么多废话!

  伏刚没得到回复,默默的站在屋里等了一会。

  贾英见他没走,无奈地吁了口气。

  行吧,总是要讲清楚才行。

  于是又道:“结婚证我们就不用领了,钱我也是没有的。不信你各大银行去查,我名下此时若有存款,都给你!”

  贾英庆幸,还好当初听了舅舅的建议!

  “不过我得先跟你讲清楚,你们刚说啥我也都听到了。我没钱,也不当你们的冤大头。你查清了咱们就散火吧,我这就收拾东西搬走!”

  伏刚一听,可不得了。顿时大吵大闹,很快就将他爸妈给招来了!

  公婆来一听儿媳妇要散火

  那好吧,散火可以,我儿子跟你耽误了几年,你得付精神损失费!”

  人走可以,先要把钱留下来。

  这是什么道理?

  贾英就想,她见过不讲理,没见过这样不讲理的人。

  心说当初不是你们请媒人三番五次来求我么?

  我不仅给你家生了个女儿,赚钱养你一家子,还被你一家欺负这几年,怎么你儿子还是受害者?

  贾英读了些书,自是讲理,也不吃他们胡搅蛮缠那一套,当即就给弟弟和舅舅打电话说了情况。

  真心说,贾英这几年过啥样,她弟弟清楚,舅舅也知道。一听伏家原是打妹夫的赔偿款,当然都不乐意了。

  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休。

  最终只得闹上法庭!

  伏家刚开始咬着伏刚是受害者,三句不离钱。估计律师否定了他们的说法,结果一开庭,伏刚就是死活咬着说他很爱贾英,不想放手。但因为没有结婚证不受法律保护,调解时贾英又死活不松口,最终也无法挽回什么。

  要真追究,两人还是非法同居。

  最后没办法,伏刚在家里人的撺掇之下,竟以没结婚证,拒绝抚养孩子来为难贾英。

  贾英知道,伏家这其实是威胁于她。因为她没爸没妈,加之并不知道她爸爸当年赔了多少钱。毕竟是女儿,就算有钱,全部给了儿子也说不一定。另外估计也真去银行给她查了个底朝天。

  如果贾英没钱,一个女人拖着孩子就寸步难行,以后再找婆家、找好婆家也就不易。看在这份上,贾英理应妥协才是!

  道理是这样的没错,但问题是:

  也不看这都啥年代了,老一套思想还管用么?

  何况贾英还是有点钱的,孩子都三四岁了,就算工作,带个孩子也不是难事。

  于是贾英当庭同意孩子自已养,不找伏家要一分钱抚养费!

  法院把孩子断给了贾英。

  那伏家,一家子人气得当众骂大街。

  贾英跟弟弟贾勇去收拾东西时,伏家竟然找贾英要当初给的八千块彩礼钱。

  当时贾英要跟他们理论,贾勇却主张给他们。

  他当即让舅舅去取八千块和找几个人来。

  他们把贾英赔嫁买的所有电器都搬走,然后丢了八千块跟伏家一刀两断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后来的贾英才明明有孩子,却仍是从未结过婚的状态!

  贾英跟伏刚散火后,本想带着孩子一起外出打工。但舅舅跟舅妈都让她暂时把孩子放他们家给照看着,让她出去稳定了再回来接走。

  毕竟第一次出去打工,带着孩子也确实多有不便。既然舅妈好心帮带,那也不错。于是,贾英把女儿伏凤珠更名为贾翊冰,交了几千块罚款后上了户口,然后送去了幼儿园。

  贾英外出找工作,只要要求不高就不太难。

  毕竟读过高中,她第一份工作就是现在的生产文员。

  没过几月,舅舅来电话说伏家不知出于啥原因,老两口要带孩子回去,说是让她每月寄一千块钱就先帮她带着。

  真是为了钱,老脸都可以不要!

  贾英当然不同意,要知当时她工资一个月还没两千块。

  只是,后来舅妈生了场病,再说带孩子责任重大,贾英就只得同意让伏家先带着了。

  贾英上班稳定后,本想接贾翊冰来广东读书,但孩子从小在老家生活,加上转学问题,就一直没有带出来。

  后来这些年,伏家怕贾英回家接孩子走,虽然物价上涨,也没有再说过要她多给钱的事。

  时光荏苒,就这么一晃,十来年过去了,贾翊冰已经十多岁了,而伏刚也早又结婚生女。

  贾英却还是单身狗一只!

  说到单身这个问题,贾英上班这些年也不是没人追求。只是她自己不愿意了。

  贾勇十八岁后,父亲的丧葬费还一分没花。但那时候,他们己经可以自由支配那笔赔偿款了。

  贾英工作算稳定,也暂时用不到那笔钱。

  贾勇成绩好,考上大学后,奖学金和兼职的钱都够他的学费和生活开支。他觉得姐姐贾英为他放弃太多,就商量着用那笔钱的大部分在贾英上班的附近买了套九十几平带车位的小三房。

  房子属于贾英个人所有!

  时至如今,贾勇也早就从双一流重点大学毕业,并有了不错的工作。

  贾英一个人挣钱,养个女儿养只猫。

  她觉得,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岁月静好吧!

  虽然,她的前半生真的很不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