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智斗武肃王(一)
对颜国营的拜访并没那么顺利,开始是一直把麻陈君阻挡在门外,不肯相见。麻陈君苦求传令的侍从,甚至贿赂都不得其果。直到最后麻陈君不顾阻拦,硬闯进去,颜国营才勉为其难“接见”。
颜国营一见面就故作镇定,冷冷地嘲讽道:“麻陈君,亏你自称理宗贤士,如此硬闯几个道理啊?”
虽有不悦,但是麻陈君还是陪笑说道:“怎么,武肃王嫌弃帝奥国穷,支付不起贿赂之财吗?”说完他往旁边一望就看到了一个硕大的箱子--估计就是高明送来的吧。
一下子被麻陈君揭穿了,颜国营顿时觉得既尴尬又吃惊,马上站在箱子前面挡住。但是他也不傻,马上就发现麻陈君话里的问题,马上问道:“什么‘武肃王’?何人?”说完皱起眉头,一脸疑问。
“武肃王便在盟约平原啊,尔不知道吗?”麻陈君戏谑地调侃道,还指了指颜国营。
“哦--不对啊,本王怎么没听说过南疆有哪个王或者王爵封号为武肃?!”然后颜国营摇了摇头,指着麻陈君的鼻子,继续骂道,“麻陈君,你可别又故弄玄虚,戏弄本王。”
然后他又迟疑了一下,料想这麻陈君是诡计多端,想套他的话,为避免上当,还是不要跟他说话为妙,于是乎他大呼一声:“送客!”
说完门外进来两个士兵,麻陈君赶紧往颜国营这边靠近,一言不发,又指了他好几下。
颜国营以为麻陈君是想揍他,紧张起来,往后退了一步。那两个士兵以为主子有危险,飞奔而来。麻陈君见之,往前又靠了一步,又指了一下颜国营。
士兵这时也跑到麻陈君跟前了,挡在了麻陈君与他们的主子中间。就这这时,颜国营突然“哎呀”一声,又往后退了一步,嘴角随即露出微笑,然后又暗暗乐了一下,露出雪白的牙齿。他会意到了麻陈君所指的武肃王,说的就是颜国营自己。虽然他是商池国摄政王,但是权力还是有限的,要篡位还是有点难度。只是颜国营有些不理解的是,就算麻陈君知道自己有觊觎王位的野心,莫名其妙封自己一个武肃王的称号,有什么目的?
这时那两个士兵准备驱赶麻陈君了,只见颜国营摆摆手,乐呵笑道:“麻陈君,切莫开玩笑。”
“呵呵,”麻陈君往旁边移了一步,好看清颜国营那喜形于色的脸,冷笑道,“本君这有助尔称王之礼,莫非尔无兴趣?”
颜国营与麻陈君对视了一下,然后迟疑了好久,对他的“礼物”来了点兴趣。虽然挺担心麻陈君会再次坑他的,但是本着商人一贯的作风,凡是有点利的事情,都要了解一番。于是颜国营大手缓缓一挥,示意士兵出去。
等士兵出去了,麻陈君便抓紧时间展开了攻势:“不知刚才高老将军可与‘武肃王’有何约定?”
“这......”颜国营有些吃惊,麻陈君竟然在暗中监视着他。
“无可奉告。”颜国营又冷冷地回答道,因为有点担心自己说漏嘴,然后又着了他的道。
“哦?”麻陈君笑了,继续说道,“高老将军是否许诺‘武肃王’默地府沿岸之土地,加上麻城府、摩伽府、克白府六分之一巨麦收成呢?”
“啊!”颜国营大吃一惊,吓出冷汗,麻陈君竟然准确地说出高明与他私下口头约定的协议。
实际上他们谈的结果是约定商池国占领默地沿岸的郡县,其他归还帝奥,然后麻城府、摩伽府、克白府六分之一巨麦收成归商池。颜国营之所以执意要麦河沿岸的郡县,主要是为了取得麦河流域的部分控制权。如果两岸一边归商池,一边归帝奥,那意味着麦河默地流段还是一半归商池一半归帝奥,那他们会损失很多渔业资源。另外有了这个几个郡县,他们可以拿来做通商口岸,进入关东地区贸易也更方便一些。所以高明虽然提出全部关东地区领土归还帝奥,但颜国营还是想要留几个落脚点。
但是警觉的他,马上回过神来,反过来质问道:“麻陈君,莫非高老将军将我们约定之协议透露与你了?”
颜国营的反应,无疑证实了麻陈君的猜测,麻陈君摆摆手笑道:“本君早已料到,不过高老将军之法,并非最佳方案!”
既然高明跟颜国营商定的是这个方案,那么高明跟阿宋国本来也可能会采取类似的策略,但考虑到帝梵国需要制衡阿宋国,所以高明还是会尽量劝辛利文不留地。这么安排,也符合高明的远交近攻的策略。既安抚阿宋国,又加以限制,同时多给一些利益拉拢商池国也是破解竹商铁盟的需要。想必离间竹商这点高明也会跟辛利文挑明,转而同意给商池国留地。这样一来,麻陈君原先制定的计划,要亲自会一会颜国营劝服他完全放弃默地的土地是有必要的;而阿宋国反而不怎么需要管,他完全相信高明的能力。
“哦?”颜国营将信将疑,继续问道,“莫非麻陈君有更佳方案?”
颜国营又思考了片刻,问道:“便是你方才所言‘礼物’?”
“哈哈,”麻陈君再次大笑,说道,“‘武肃王’尔难道没统计过贵国占领默地府这一百年获利情况吗?”
“无官种,巨麦不活,仅覆之以小麦,与国内收成无异。”颜国营下意识地说出了这句。
他说的这个确实是事实,百年竹麦战争之后,商池国将默地府一部分郡县纳入疆土,但是这块地却成了烫手的山芋。战争爆发后大量农民逃难避入加地府、塞拉提府、麻城府,不仅导致农业人口锐减,而且带走了巨麦种植的核心技术跟官种。无奈他们只得从国内招聘大量的工人过来种植巨麦,但是本地的农民大多不愿意传授巨麦的种植技术,即使有少数被收买的,也因为没有帝奥国官方的种子,用自留的种子种植,刚种下的那年就退化得厉害,各种问题,产量低而且巨麦的口味奇差,苦味很重。不出三年,就跟普通麦子的产量没什么区别了。而且收获的麦子,喂猪连猪都不吃,甚至有不少吃了中毒的案例。他们甚至花了重金培养了一批农业科学家,还送一批去乌利弗尔留学,发展研究巨麦培植技术,但均无进展。那群科学家最后得出的结论仅仅是,若要培育出媲美帝奥国巨麦的官种,至少需要六百年。无奈的商池人,只能改为种植普通的小麦。
巨麦的种子,都是原墨克公国的政府免费发放的,但是他们对种子的培植、发放、使用都有极其严格的保密防范措施,普通的农民确实掌握不到核心技术。再怎么逼那些农民,本质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更要命的是本地农民还经常跟国内招来的工人闹矛盾,各种打架斗殴混战,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受魔法纪年5411年的松烟起义影响,默地还出现过小规模的武装起义,一度引起商池当局的紧张。所幸松烟起义最后被迅速镇压,影响相对较小,但也让商池人意识到,默地的治理成本越来越高了。也就是说,商池国拿到这块土地,等于一块废地,收益不高,反倒还往里面赔了不少钱。
商池国是如此,竹下国亦是如此,但是竹下国相比商池国,对付的办法要野蛮得多。起初竹下国屠杀了不少不配合的农民,强压之下老实的农民们只能乖乖地种地。等他们遇到了商池国遇到的同样的问题,他们采取了杀鸡儆猴的办法,杀了一批他们认为“怠慢”的农民替罪羊,企图恐吓其他农民用心种地。但是这样也无济于事,等他们陆陆续续杀了几万人,商池国才告诉他们种子的问题。竹下国当局拿不到官种,加上内部政权交替,难以顾及,也只能从关西地区运来普通麦种种植。农民起义,也同样困扰竹下国--这大概就是跟帝奥人永不屈服性格有关吧。不过总体上墨克人的起义,随着时间推移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到月历战争末期曾十年间未出现过任何墨克人起义,一直到松烟起义才勉强有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