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巧会派拉(二)
“麻陈君所言不无道理,竹下、阿宋联军久攻临关未果,可见其石壁城固。如此说来,吾等如今处境危矣。得想一既能牵制竹下,又能压住帝奥,还能安抚帝梵之万全之策。会盟谈判,需从长计议,不可大意,不可大意,不可大意啊!”耿仲铭感叹道。
“啊?”兆则受似乎现在才明白过来,急切地问道,“不知耿兄有何高招?”
“兆则贤弟,可曾注意麻陈君最末之言。也许......”耿仲铭深吸了一口气,忽然想到了什么,继续说道,“也许,此乃关键所在--吾等攻取帝奥所贪无非领土、粮食,以求自保而已?”
“粮食!”兆则受有些吃惊,好像理解了那么一点,但是又好像没完全明白怎么回事。
“对,”耿仲铭走近兆则受,握住他的手,继续说道,“若吾等提议将关东巨麦按比例划分与各国,一来竹下、商池、乌利弗尔、阿宋与帝奥在此可互相牵制,二来可平息帝梵之怨气,可保吾等长治久安。贤弟尔可想想,吾等若有津东九郡,盐铁不愁,帝梵国虽可取吾等,然代价亦非常高昂,必不敢贸然前来。相反,帝梵若有紧缺之粮,再与埃弗人结盟,南下进攻阿宋国或更为合理。阿宋国力虽强,然军力水军为主,其他可圈可点之处不多,战斗力甚至还不及吾等。”
兆则受听完点了点头,但马上又摇头了,说:“若帝梵仍死咬津东五郡不放,可如何是好?”说完又皱起了眉头。
“如此确实不妙!”耿仲铭点头同意,也皱起了眉头。
两人面面相觑,互相望了好一会。
“若如此帝梵有了出兵借口,即便阿宋肯帮忙,也只会等到吾等与帝梵火拼两败俱伤之际出兵,届时瞿封危矣。”兆则受打破了僵局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如此吾等则不得不让步,以安抚帝梵,两害不相宜。”耿仲铭说。
“如何个让步法?”兆则受问道。
耿仲铭回答:“津东九郡三三三平分。”
兆则受闻言再次皱起眉头,说:“如此帝梵得势日益强大,恐入侵封山是早晚之事......”
耿仲铭却不以为然,摇摇头说:“贤弟,寡人还留有后招呢。”
“哦?”兆则受很是疑惑。
耿仲铭神秘地笑了,然后凑过去,小声地对他说:“贤弟莫忘了,寡人尚有山葵组织。”
山葵组织最初是由耿仲铭的门客剑士组成,曾帮助过他夺取王位。后来他悉心培养,逐渐壮大,变成一个秘密的刺客组织。其功能很强大,监听民众、监视官员、刺探邻国情报、暗杀政敌等等,耿仲铭是用得得心应手。当然了,它这一套被帝奥国学去,这是后话。
“啊。”兆则受似乎恍然大悟。
“嘿嘿,”耿仲铭笑了笑,继续说,“帝奥之巨麦、赔款、贡钱必须经由封山入境帝梵,届时山葵组织可大展身手,上演精彩好戏。”
“妙。”兆则受拍手叫好。
“其远亦可挑拨帝梵、阿宋矛盾。”耿仲铭继续说。
“妙。”兆则受再次拍手叫好。
“次之亦可挑拨高明与丁氏,封民与安松人,保皇与军阀两派之矛盾,作乱帝梵。”耿仲铭再次补充道。
帝梵国内封民与安松人的矛盾似乎也没那么严重,但他们也常常是各军阀之间冲突的借口。耿仲铭说的保皇与军阀两派的说法其实不准确,更准确地说是朝廷与地方军阀之间的矛盾。至于帝梵国内政权稳定,主要还是跟朝廷的军队占全国三分之一有关。另外一点,官方虽设立并利用了很多地方军阀,但多数是维持在郡及郡以下实力的水平,来保证朝廷有足够的军队去平叛以及发号施令的权威。其实地方军阀,也有保皇派势力,维护丁氏的银北王朝。总体来讲,保皇派势力主要是安松人,或者说是纯种的安松人。高家虽然是安松人与封民通婚的后代,但高明的势力主要是由封民组成。
总之帝梵国国内的政局,虽然是大致分两派,但实际情况也稍微复杂了一点。
但高明这次借助背盟战争扩充了大量的部队,并且又有不少小军阀投靠,其中也不少安松人跟封民势力。高氏集团实力大涨,其现有军队占帝梵国一半左右,已经严重威胁到朝廷的安危。如果高明打民族牌,那帝梵爆发内战的可能性很大。丁氏的银北王朝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会加以削弱,届时朝廷与高明或者保皇派与高家之间的矛盾,会有爆发冲突战争的可能。所以耿仲铭说的,山葵组织可利用这点挑拨帝梵国内战争,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妙!”兆则受第三次拍手叫好,继续说,“岂止可保吾等长治久安,届时吾等坐山观虎斗,帝梵自乱,其他诸国自相斗争,等各国两败俱伤之时再出手,南疆岂不就是吾等之天下了?”
“噗呲。”耿仲铭不免笑出来。
二人相视大笑,牵着手,妄想着种种美好未来,都有点合不拢嘴了。
末了,兆则受深情地望着耿仲铭询问道:“耿兄,不知吾等该如何游说各国代表呢?”
耿仲铭思考了片刻说道:“这麻陈君真是徒有虚名,以粮易土如此佳法竟然想不到。容寡人想想......高明将支持此提案,最简单,因竹下最反帝梵。只是阿宋、商池、乌利弗尔不好说,得好好想想对策。”
兆则受点点头,然后表示了一下自己的疑虑说道:“乌利弗尔国那位弗沙亲王,看今天情形,应该不会同意,他巴不得乌利弗尔军撤出加地府;至于商池国那位摄政王比较狡猾,或迫于盟交,或迫于淫威,也说不得;那辛利文,也想得到土地也许也不好说。”
“非也,阿宋国可说。”耿仲铭摇头说道。
兆则受随即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
“贤弟,尔莫忘了,今日辛利文对盟主大为不满,一度对骂。待吾等发挥三寸不烂之舌,晓之以利,让他明白竹下一国独大之后果,自然会与吾等同盟。”耿仲铭回答道。
“好,”随后兆则受建议应道,又继续说,“不如,吾等今夜去会会辛利文?”
“对,为兄正是此意!”耿仲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