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学史明志(二)
姓氏改革是古月国建立之后的第一项重大内政改革,奈赛、吉伯是最先创立的南疆原创姓氏。这是全面吸纳理宗文化的开始,接受先进、文明文化的开端。很多南迁的理民或者融合进来的理民后裔、通婚的后代,在此之前都是隐去自己原先的姓氏,跟圣像人一样有名无姓。在姓氏改革之后,他们纷纷恢复了自己的姓氏,同时也陆续恢复了许多理宗文化传统。虽然因为帝江兽事件南北理宗交流中断,但因为先前长期的交流磨合,理化的程度还是恢复得比较全面的。
天子奈赛有十个儿子,个个都很有出息,分别是长子成、次子禹、三子既、四子往、五子部、六子究、七子舍、八子奔、九子裘、末子末。他们分别被冠以父亲奈赛的名字为姓,衍生出无数后世子孙。
成早死,富于浪漫,是古月国第一位诗人,新月诗的创始人。成生恩,亦早逝,故而无后。但是恩有一养子空,子孙繁盛,他的后代分散在高、苏、龙、李、戴、贾、易等很多姓氏中。
禹为二代天子,禹生贵,为三代天子;贵生川,川为乌利弗尔国地平线王朝弗氏的祖先;贵禅让于兄弟歇,为四代天子;歇生申与夏,分别为五代、六代天子;夏生科,科生彐,彐生葭分别为七至九代天子;而后代代相传,直至末代天子奈赛尛被折耳王吉伯拔易取代。
既为墨克人的祖先,于魔法纪年3900年被派往接纳关东地区的墨克人,成为他们的首领,被天子封为摩诃公,即摩诃公一世。既有五子,后来受封或者继承摩诃公、麦襄侯、克白侯、默地侯、加地侯等爵位。而他们的子孙或继承爵位,或者依照分封制,封到新征服的领地,或者封为其他的伯爵、子爵、男爵。顾城南阿或者奈赛南阿,为麦襄侯之子,麻仁子祖父,麻宋君、成虞君之曾祖父。虽然相对于古墨克人,古月人属于异族,但并不妨碍墨克人称奈赛既为他们的人文始祖。在愉快的融合过程中,新的墨克人产生,成为古月人的其中一个分支。而后面的提奥人、安松人也是类似的情况,融合成为古月人的一个分支。
往是古月国早期著名的理宗大师,从师里田,他的后代发展成发展成汪、尫、万等姓氏,一部分又与王姓融合,成为南疆人口数量第一的大姓;部被安排掌管刑律,他的后代后来迁入摩伽府元顺城,发展成部姓,为元顺城大姓;究从师里田,亦是理宗大师,据说是何氏的祖先,另外张、董、孔、江、夏等姓氏部分分支亦尊其为始祖;舍是卿沅弟子,古代著名的商人、数学家,据说是姚姓的祖先,一说穆姓、辰姓亦是从其后代发展而来;奔是著名的科学家、机械大师,将北方理民带来的机械发扬光大,据说是贺氏的祖先;裘是个礼仪官,品德高尚,人人称优,据说是荣氏的祖先;小儿子末武艺高超,在古月国建国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后代一步发展成韩、公孙、嵩、寇等竹下国常见姓氏,另外一部分则发展成莫、摩、沃、张、翁、沈等关东地区常见姓氏,也有与普通墨克人结合成为墨姓者,墨姓现在主要分布在乌利弗尔国。
单从姓氏来看,南疆三分之一的姓氏都跟奈赛及其后裔有关,而且大姓占了一半以上,所以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奈赛是古月人文始祖或者南疆人文始祖。
而相比之下,吉伯一脉虽然一度非常强大,但是要单薄很多。郁竹君七世吉伯茹常传朔方,朔方传怀光,怀光被堂弟鸿基取代,鸿基生十一世洪智与安松人文始祖巴库。竹下公国传到拔易,灭亡古月国,建立竹下国;而后又一直传到百年竹麦战争结束,威瑞王吉伯景彻被盖皖探夺了江山,正式结束喜鹊王朝,从此吉伯姓氏也消失了。不过传言竹下国吉姓是其后裔,所以科西王朝一度立下法令,禁止吉姓参军或者参政。而巴库建立安松公国羊脂球王朝,后面一度经历他姓统治几百年的镜面王朝、车前王朝,直到5100年铁角王巴库仙茛建立威灵仙王朝,政权才重新回归巴库氏。野史盛传巴库仙茛并非真正的巴库后人,不过最终经历百年竹麦战争,安松公国还是分裂成阿宋国与帝梵国,而巴库氏也与吉伯氏一道从历史上彻底消失了。
奈赛氏是在魔法纪年5123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但是提山王朝成氏继承着它的皇室血统,各国史书明确记载且都无一例外地肯定,均无异议。不过也有野史考证说,竹下国的赛姓也是其直系后裔。
这么说来成固拥有着纯正的奈赛血统,想到这里不免自豪起来,以至于后面何子中说起古月国陨落、百年竹麦战争、月历战争的时候,都分了心。当然了这个年轻的三王子的耐心也是有限的,是不可能听何大人这么个唠叨没完的。何子中的博闻强识,可以说是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后面部分的内容,足足讲了半天时间。这三段历史的详细过程、各国每一任国君,参与战争的所有重要人物,全部都能准确说出来,光人名就有三、四百,甚至年份都准确无误,你说三王子哪里能记住啊?成固愣是皱着眉头假装很认真的样子,痛苦不已,并且还为在一旁全程专注听讲的小董靖而吃惊。
更吃惊的还在后头,麻陈君中途抽查了几个人名,董靖都能一一复述他们的故事,丝毫不差,甚至还能说出他们的贡献或者历史作用,而成固一句话都答不上来。也许这就是天赋吧,成固觉得自己就是一闲人,什么都不会,连一个小侍童都不如,不免有些羞愧。
但是何大人似乎没注意到他的耐心程度,仍旧大谈特谈。其实这不仅与何子中学识有关,还离开他参与修史的经历。在引进魔法历之前,各国各个时代的历法都比较乱,而很多书因为战乱或者本身保存技术不足,而需要重新誊写。这样就更容易出现谬误了,难以理解。所以帝奥国在提山王、奥山王、开山王三代都组织过大规模的修史运动,其中以奥山王时期的修史最为完备。开山王时期的修史,基本补漏了绝大部分历史。故而帝奥国的史书在南疆还是比较权威的,何子中有幸参加修史,故而做的功课自然多。当然了,作为当代东何最著名的理生,本身已经够资格参加修史了。
何大人,尔快点说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