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子虚一梦

第1章 小故事

子虚一梦 天桥人三水冘 4217 2024-11-14 07:56

  子虚一梦

  晓天,是一位得道高僧,没有人知道他活了多久,当有人问起他的年龄,他总是会说:“佛曰,浮世三千一轮回,我已经看着她在我怀中死去多次。”许多人不明白他的意思,便猜测他应该是老糊涂了,以至于忘却了自己的真实年纪,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他已经活了几千年。

  晓天生活在一座名为莫虚山的古刹之中,这座古刹存在的时间跟晓天的年纪一样无人知晓,当地人只知道它叫飘渺寺。至于它名字的由来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千年前一位神将从天上搬下来的。也有人说它是万年自然形成的。更有甚者,说它是仓央嘉措为他心爱的女人而建的。至于它的名字从何而来,或许,只有晓天知道,但他从不理会世人的各种说法。莫虚山中有一只修行千年的灵犬,如若有人有疑惑都会去找它解惑,因为它有一只眼睛是瞎的,所以众人称它为残月。残月虽为犬,可它修行千年早已化作人形,一头青丝无风自摆,一身白衫颇有出水芙蓉之像,让人一眼看去便会有将其据为己有的冲动。

  一天,残月正在为世人答惑,有好事者问起了晓天经常说的“佛曰,浮世一轮回,我已经看着她在我怀中死去多次。”是什么意思。残月低下了头,黛眉微蹙,眼角却在众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划过一滴泪水,安静了片刻,她终于是在众人责怪提问那人的声音中抬起了如画中仙子般动人的脸颊,轻声说道:“我为你们讲个故事吧,你们对于晓天的所有疑惑自然会在听完故事后得知”。

  记得,那是南唐升元元年,皇宫中有一妃子临产,天作异象,一条金龙从天而降,正当金龙投入妃子肚中时晴天霹雳将金龙击杀。妃子诞下一男,取名为李相,佛经中言:“无欲无求即为一个相字。”他从小便长在皇宫,直到开宝八年,朝廷兵败,还在睡梦中的李相被宫门外宋兵的大肆搜捕群惊醒。最后由乳娘拼死才将他护送出宫。无依无靠的他饥寒交迫,倒在了一家农户门口,被一老妇救下。老妇一身麻布破衫,身躯佝偻,一看就是久在农田劳累的庄稼人。老妇膝下有一女名唤秋兰,秋兰虽也穿着简朴,但观其面容白皙,如同粉雕玉琢一般,身材凹凸有致。柳眉凤眼是个难得的美人胚子。秋兰养有一犬,名唤阿玉,正是阿玉最先发现李相,唤来老妇才将李相救下的。自此之后,秋兰与李相日久生情最后结为良缘。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宋兵发现了李相的踪迹,前来捉拿于他,得知消息的李相逃到了一座名为子虚寺的寺院里做了一名寺役,每天干着一些粗重的活计。而秋兰与阿玉被宋兵逼迫,无奈沿街乞讨。

  眨眼数年过去,当然倾国倾城的秋兰已成为了一名人老珠黄的乞丐婆,而子虚寺内却迎来了特别重大的日子。

  子虚寺内乌有老和尚端坐正堂,殿外传来阵阵钟吟声,乌有老和尚待众人停在大殿之中说道:“老衲不久便会圆寂,我欲将方丈之位和衣钵传于晓天,望众人听从晓天调遣。”话刚说完,乌有老和尚便圆寂。晓天料理完乌有老和尚的后事,将寺内大小事交代一二后便游走于世间,从此,世间多了一位救死扶伤、弘扬佛法的晓天和尚。

  一日黄昏,晓天和尚遇到一伙官兵正在追赶乞丐。听说,是当地官员知道皇帝要来游玩,体察民情,为了政绩要将所有乞丐杀掉,晓天和尚正要劝阻官兵时,见一位老妪正在被官兵用马鞭抽打,她的旁边还有一只喘着粗气的犬,正呲牙咧嘴的向官兵吼叫,并且,当官兵抽打老妪的一瞬用自己满身鲜血的身体尽力护住老妪。看来,它已经挨了好多鞭了,以至于站在地上已经不自觉的全身颤抖了起来,鲜血已经洒满了坑洼的地面。一旁为首的官兵见这只犬无论怎么打都没有倒下,便从一旁的官兵手中夺过弓箭射向那犬,只听见一声惨烈的嘶叫,那犬终于是忍不住疼痛倒下了,箭矢射在了它的一直眼里。正当那为首的官兵痛下杀手时,人群中的晓天突然冲出挡在那犬的前面,并痛骂着官兵不是人。宋朝的和尚地位是极高的,所以,面对晓天的痛骂,官兵只得呵呵赔笑,心中纵使有千种不满,也得咽在肚子里,无奈有晓天和尚的阻挠,官兵只好望着老妪悻悻离去。

  晓天和尚将老妪扶起,并为身旁倒在血泊中的犬拔掉箭矢,正当老妪感激晓天时,那犬突然发出特别亲热的叫声,并且,忍着伤痛冲着晓天和尚摇起了伤痕累累的尾巴,似乎在拼命的说:“大和尚,我认识你,你身上有李相的味道。”晓天轻抚着那全身是血的犬的头说:“小家伙,难道你认识我?”这犬晓天和尚当然是认识的,它正是阿玉,而旁边的老妪正是他的结发妻子秋月。多年未见,晓天早已不认识面前的人儿便是秋月。晓天和尚望着奋力摇尾巴的阿玉,又望了望身旁的秋月,眼神中似乎在祈求秋月管管自己的犬似的。秋月从晓天的眼神中也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用干枯的手掌抚摸着阿玉说:“阿玉,恩人还有其他的事儿要做,不要黏着恩人了,咱俩谢过恩人。”刚才晓天救过她和阿玉的命,所以秋月认为叫晓天一声恩人也不为过。但她内心也在想阿玉一直都对旁人不友好,那是因为它觉得旁人只会让它的主人家破人亡,并且好多人还打过自己的主人,狗狗的心思就是这么纯粹,但是为何阿玉会对面前的这个人儿如此反常呢?难道是因为他救了阿玉一命?

  晓天听到老妪叫这只犬为阿玉时,内心便已经颤抖了起来。阿玉,这是他终身不能忘怀的名字,就因为它的主人是一个叫秋月的人,,想到这时,晓天的眼球已经布满血丝,声音颤抖着一字一顿的问:“这犬叫阿玉?那不知老妇名讳?”老妪见大和尚如此表情,心头先是一愣,随后便不敢怠慢的说:“老妇名叫李秋氏,本名秋月,丈夫在前几年被官兵所害,尸骨无存,只有我和阿玉相依为命,沿街乞讨为生。”听到这时,晓天和尚顿时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愣在了原地,正当老妪还要往下讲时,晓天和尚赶忙将老妪抱在怀中,并且泪滴不时的从眼角流下,滴落在那遍布血渍的土地上。

  “月儿,是我啊!我就是你口中死去多年的丈夫李相啊!”晓天和尚一边抹着泪珠,努力让它们不掉下来,一边颤抖着嘴唇打喊着。旁边的路人不明所以,都惊讶地望向遍布血渍的土地上抱着老妪痛哭的晓天和尚。老妪难以置信的望着面前似曾相识的面孔,顿时一口气没理顺,鲜血从嘴角溢出。她在梦中已经不止一次的梦到过和那杳无音信的丈夫重逢,梦中的丈夫身穿金甲锦衣向自己奔来,而自己身穿红色嫁衣,金银首饰压的自己的头都活动困难,两人站在万众瞩目的高台,台下众人皆投来羡慕的眼光,直夸两人是郎才女貌的天生一对。可是她怎么也没想到再见面会是如此场景。老妪艰难的爬起身来,那身躯已然干瘪,显然是这些年乞讨食不果腹的缘故,又加上刚才官兵的毒打显得更为狼狈不堪,晓天将阿玉抱在怀中,扶着面前的泪人缓步向夕阳落下的地方行去。

  没过几天,那被晓天痛骂过的为首的官兵召集了大批人马,誓言要报被晓天当街痛骂丢了面子的事,四下盘问,终于是得知了晓天的去向,在大街上因为碍于晓天的身份他不敢放肆,正好这次,晓天与秋月住在了人际罕至的不知名的深山中,正是他报仇的良好机会。大部队纷纷扬扬的向深山奔去,晓天与秋月被逼到一处崖壁之上,看对方这架势,他夫妻二人要是落在手中,必定会是一个生不如死的下场。正当为首的官兵看晓天秋月二人无路可走正欲用箭矢射死这对苦命鸳鸯时,晓天抱起秋月说:“此生无憾入红尘,来生相遇,定是恩爱夫妻共白首,相濡相呴,山川皆无相,丘峦皆为尔。”话音未落,只见箭矢划破虚空向二人射来,秋月一把将晓天扯在身后,坠崖而下,晓天见状也跳下涯去大喊:“傻瓜,你逝去我岂能苟活。”为首官兵见二人坠落山崖,贼心不死,命人在崖底寻觅数日,无果后才收兵而去,心想定是跳下悬崖尸首早已被野物叼去做了食物。

  数年后,有人在山中采药,见一衣着破烂的和尚,身旁跟有一犬,正在挖野菜充饥。这正是当年从崖顶跃下的晓天和尚。原来,当年他与秋月从崖顶跌落,自己被被一棵老歪脖子树挂住侥幸逃脱一死,而自己苦命的妻子却没有如此大幸,坠落山崖尸骨无存,当官兵下到崖底搜寻时,他已经被阿玉带到一处山洞中,所以才没有被官兵找到,等到他醒来时官兵已经撤走,他找来找去才找寻到秋月仅存的几件衣物建了一座衣冠冢用来悼念秋月。

  这次,他正要去悼念秋月的时候,见前方菩提树下端坐一人,此人衣着简朴一身白衫未沾半点污秽,从气质上看透露出仙风道骨,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晓天并未多看此人,正打算行去秋月墓前拜祭,那人却将晓天叫停,说道:“南唐升元元年,诞一龙子,本应称皇称帝,奈何金龙灭杀,误入红尘,所有有相皆为无相,荒唐人生亦为莫须有,所有相为虚无缥缈。”此后,老和尚便在当年的崖边建了一座寺院,称之为飘渺寺,而那不知名的深山称之为莫虚山,寺中有经殿,终日燃之以灵犀,殿正堂有一佛像,此像有头而无面,称之为无相佛,佛座之下有一长明灯,灯之油,百年未曾添加而不枯。

  此后的千年间,晓天和尚与好几次的秋月转世相遇多次,但是往往都是以秋月死而告终。晓天和尚自此得悟一道:每次的相遇,秋月都会因自己而亡,我本名相,而又欲壑难平,固,所有遇见皆为子虚乌有,视为笑谈。

  故事讲完,残月抹去一把泪水,望向菩提树下端坐多日的晓天,众人也将目光投去,只见晓天和尚遍体金光,肉体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逝,最后,只剩下一颗弹丸大小的舍利,而那透体的金光并没有因为肉体的消逝而变得不存在,反而在天空中隐约显现出一段话:

  梦归儿时的净土

  宏伟的经殿飘荡着袅袅香烟

  生犀不可燃

  燃之有异香

  可见相思人

  我从经殿的天台走下

  手捧香油

  万物皆有灵

  修行千年

  你化作她

  可你终究不是她

  佛曰:浮世三千一轮回

  我等

  千年之间

  我从翩翩少年已成腐朽老人

  那日我闭目在菩提树下

  远处传来阵阵嬉笑

  那笑声我熟悉

  正是我等的那人

  可我已经顿悟

  望着她追风筝远去的背影

  我选择放下

  我圆寂于佛陀成圣的地方

  愿所有的子虚乌有

  皆为荒唐梦一场

  最后,当这句话消失的时候,那百年不枯的灯油,悄然干枯,而那灯芯也在灯油燃尽的一霎时化为灰烬,而那无相佛也悄然出现了五官,远远望去正是那晓天和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