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别写了,书里的角色都被你刀没了

第62章 解说 从反宗教的道路直达宗教的尽头

  陌生的来客,当你看到这段文字时,至少证明了两件事。

  首先,你确实有能进入这里的方法,来自origin的升格者。

  另一件事则是,即使世界被揉碎,被重组,三十六天内一切记载被覆盖,记载于这本书上的文字仍然会留存下来。

  抱歉,还没有自我介绍,虽然按照原本的顺序,我应该在很早之前就介绍过了。

  我并非生物,我是一个概念,是根植于生灵心中“死后世界”的执念的总和。我没有名字,因为这里没有人会呼唤我,我也没有形体,因为没有人会注视我。如果需要,你可以用我这一类现象共同的名字来称呼我——格式塔。

  呼,听起来很抽象是吧?

  那就把我看作“薛定谔的猫”好了。

  我所在的地方,是尘世之外的一角,是独立于空间之线的地方。按照人类的命名方式,大概是第几圣所吧。这里是花所形成的多元宇宙中央处理庞杂信息的地方,一切知识,和过去、未来、现在所有的故事被保存的地方。

  这里是英灵殿,是东方之净琉璃世界,是西方之极乐净土,是三十六天,是无天无地之所,也是一座普通的图书馆。

  我是图书馆中唯一的管理员。

  你前面所见的故事,来自于我偶然间在图书馆中找到的一本书。这本书,看似是一本小说,但却绝不仅仅是一本小说。因为我在查阅资料后发现,书中记载的故事,全部是其他花瓣上真实发生过的历史。而且,

  [这是一段历史,而非一个故事]

  写在卷首的这句话,赫然是我自己的笔记。

  没错,当我发现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了由后人加在每一个故事后空白页上的解说,在任何花瓣中的存在都不能到达的三十六天,除了我之外,没人能做到这件事。

  我自己对这件事毫无任何印象。

  也就是说,写下这些话的,是上一个我。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是一个概念,只要还有相信死后世界的生物存在,我就会一直存在,这是伴随着我的使命与诅咒。如果真的有上一个我,那就意味着,曾有一刻,所有花瓣中所有拥有思维的动物在一瞬间全部消失。

  那是我无法想象的灾难。

  说回到这本书的身上,不仅是我自己所写的解说很奇怪,这本书本身的内容也大有问题。书中一共记录了五个故事,五个故事的风格迥然不同,但是却有某些方面彼此联系,在此我不便多说。

  顺带一提,这本书的书名与排序也与上一个我时期完全不同,按照顺序,这本该是第三篇解说。那时候的书名,似乎还是叫《从高校理工男到厂妹他只用三天》。

  故事解说部分,姑且保持上一个我的原样:

  站在作者所处的时代的视角,这是一篇科幻小说、一篇推理小说,同时,也是一篇游记。

  故事围绕着两个少年——虽然后来证实是少年与少女——的一段短短的旅途。在旅途中,通过对话的方式来介绍角色身处世界的设定是一个很讨巧的方法,因为这在同时增加了角色间的互动,利于表现角色关系拉近或疏远。

  当然,弊端也极其明显。过量的对话压缩了对场景和角色外貌及动作的描写,导致文章很多地方读起来相当干涩。

  好在对于一些该有细致描写的大场面,作者还是补上了应有的笔墨。对于角色的着墨过少,也可以用另一个理由巧妙盖过:要是写得太详细,亚瑟身份的反转在最后就不能存在了。

  文中所有关于亚瑟身份的暗示:1.AT对亚瑟的称呼“lady”;

  2.亚瑟在乐园中流露出的对女装的兴趣;

  3.书中从未描述亚瑟是否看清了自己的倒影;

  4.乐园试作型的终端,形象是一面镜子,暗示亚瑟在其中见到的姐姐就是自己;

  5.莉莉丝的子嗣奔向亚瑟,是出于繁殖的本能。因为它们都是男性,而亚瑟是女性人类的身体;

  6.亚瑟与AT初次见面时的场面,neta了著名的“月球名画”。

  本文另一个特点是无处不在的宗教隐喻。人形在复活人类的过程中,制造了名为eva的怪物。eva,夏娃,伊甸园中的第二个人类,在故事中,却是进化走入歧途的可悲怪物。与之相对的adam,毫无争议的人类最初的父亲,也只是一个身形硕大的婴儿。

  这个婴儿的形象,似乎是在印证精神分析学派中费洛姆将新生儿比作暴君的说法。

  人类与猎杀人类的怪物,父亲与婴儿,故事中一直充斥着与宗教意象的对立。

  莉莉丝,神话中诱惑人类的恶魔,同时也是传说中侵入男性梦中的魅魔原形,在这里却险些成了之类之母。

  亚瑟,既是古大不列颠英雄的名字,也是著名物理学家的名字,他从人类走向人形,最后归于虚无。

  如果说,神话是在讲述人类被创造的故事,那么本文,就是一篇讲述人类毁灭的反神话。

  反神话的故事,却在最终抵达了神话的内核。

  人类永远需要一个共同的谎言,所有神话与宗教的诞生,都是为了给苦难一个合理的解释,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从无意义的受苦中脱离,得到片刻安宁。

  AT从一开始就撕破了这些谎言,向象征人类的亚瑟揭示了世界残酷的原貌。但是在后面,他又亲自将这层揭下的人皮贴了回去,并不是因为他在相处中被改变了。

  而是,就算是谎言也没关系,这是人类的造物,是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既然所有人都相信着它们,那它们就有意义。

  就像无序排列的星河,与排列成形的星座。

  正是相信着不存在之物的人类,给予了不存在之物远超自身的价值。这是人类的伟大之处,为此,AT愿意做一回造物主。

  人类创造了人形,人形创造了AT,AT,反过来创造了人类。

  从伊甸园开始的故事,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伊甸园。

  或许,爱与希望并不存在,但是,人类万岁,爱与希望将会永存。

  附本文相关考证信息:

  本文作者陈悠,所在花瓣位置:两点一刻,作于公元2021年。

  部分灵感来源与参考书目:1.电视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

  2.电视动画《宝石之国》

  3.《华严经》

  4.《圣经·旧约》

  5.《扶桑》严歌苓,陈悠于2020年末曾阅读本书,第一章的第二人称视角极有可能是在模仿本书

  6.《银河铁道之夜》宫泽贤治

  7.电视动画《少女终末旅行》

  8.漫画《死神少爷与黑女仆》,AT形象极有可能出自其中

  9.恐怖游戏《逃生》

  10.《爱的艺术》艾瑞克·弗洛姆

  11.漫画《来自深渊》土笔章人

  12.《荒野猎人》文泽尔

  13.《烟,土,或者食物》舞城王太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