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幻想大穿越:知否做皇子开始

第55章 邕王投效

  曹皇后踱步来到东宫,门口宫女迎接。曹皇后示意宫女退下,推开朱漆大门,赵宸正坐在书案前阅读奏章。

  曹皇后走到赵宸身边,赵宸立即起身迎接。曹皇后示意他坐下,然后自己也在旁边的椅子上落座。

  “上元节前那件琉璃尊的礼品,在宫外似乎传得颇为开?”曹皇后平静地开口,赵宸略显惊讶,但很快又收敛了情绪。

  “皇儿是不是有事瞒着为母?”曹皇后微微俯视着赵宸,语气中透露出不满。她并非责怪赵宸利用自己,而是担心他做事不顾后果,反而弄巧成拙将自己置于危地。

  赵宸低头,艰难地拼凑着言词:“母后莫怒,此事事关重大,孩儿担心母后忧虑,未曾详细告知此事的起因。”

  听闻赵宸如此解释,曹皇后稍稍放心。但仍然追问道:“既然如此,何以现在又将实情告知于我?”

  见母后没有生气,赵宸松了口气,抬起头看向曹皇后说道:“母后,如今朝政财政陷入困境,不仅是税收问题,更关乎太祖……”

  赵宸一番解释,曹皇后便明白了其中缘由。她制止了赵宸继续说下去,深知大周的困难。至于事情的后果,无非是失败或成功。失败则韩章等人全部罢免,成功则牺牲一人,但此人肯定不会是太子。

  曹皇后点点头说:“此事无需详述,那计划参与的人都有谁?”

  赵宸思索片刻后回答:“此事父皇已知,还有韩相、两位参事知政以及御史台的几位大臣。”

  曹皇后沉吟片刻,忧虑地说:“此次你所行之举,恐怕会引火烧身。切记小心谨慎!”尽管曹皇后赞赏儿子的决策,但她仍然忧心儿子的安全。

  赵宸点点头表示明白:“母后放心,孩儿定会妥善处理。此事皆由我幕后操作,只有韩相和父皇知道是我操纵的。其余人或许知晓,但无证据。”

  曹皇后略微颔首,相信赵宸的办事能力。然而,她仍然要叮嘱儿子,毕竟年纪尚轻。

  “此次行动,你打算如何实施?”曹皇后突然问道。

  赵宸眼睛转了一圈,低声说:“物以稀为贵,物有所得者为尊;如今幻彩琉璃尊的名气已经传遍京城,就差一位身居高位之人做向导,将人的关注度引导在池家的琉璃尊上,让更多的世家去抬价。等事成之日价位大跌,这些世家再无能力养育家中老小……届时朝廷将收拢权柄,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哦?”曹皇后有些意外,没想到儿子连这种事都能想到,不过此事泄露后恐怕会引发天下大乱。

  曹皇后沉思半响,最终摇摇头叹息一声说道:“皇儿,世间之事哪有事事如意。这些世家之人无一不是老狐狸,你引导他们抬价争相购买是不错,但是若这些人因为家中财富不在难免闹到朝堂上,家国动荡。且这池家无背景,若世家强逼能落地了好?”

  “此事还是交给你父皇吧!你毕竟年幼,有众多细节想不通透,若此事你独自操纵容易让他误会你居心叵测,若此事有一环节泄露出去日后若被人抓住把柄攻击你就麻烦了。”

  赵宸心里一阵感动,母后这样替自己考虑确实值得欣慰。

  “孩儿明白,此事需要从长计议才行,不可操之过急。否则适得其反,引起各方猜忌。不过计划已经执行,收不回。母后思虑之事,孩儿也有办法应付。目前参与之余人有着共同利益,皆是一条绳索,无一人可幸免;其次这世家财富收割完毕后,将由朝廷跟他们交换名利,以朝廷消减荫补地作为交换,若他们不肯交换,待日后在做计较。至于池家若事情到了不可控唯有找个棋子放弃了。”

  “嗯,不要将他们一棍打死是最好,不过这途中恐怕还是会引发哗变,你且当心。”

  “孩儿知晓。”

  赵宸刚送走曹皇后,侍从来报,说是邕王求见,赵宸立马命邕王觐见。邕王带着严肃的表情来到东宫,今日他要和太子赵宸谈论关于女儿嘉诚县主的婚事,同时也想试探一下太子对自己的看法。邕王心里有些忐忑,毕竟此前发生一件事,让赵宸差点名声扫地,这件事其实是邕王和兖王的手段,但现在太子赵宸在民间和朝廷上的声望越来越高,邕王也收敛了,不再有夺嫡的心思。

  邕王见到赵宸,拱手道:“下臣参见太子,太子千秋。”

  “三皇兄请起!”赵宸伸手虚扶一把,请邕王坐下后询问,“三皇兄前来所谓何事?”

  邕王站起身说:“太子,下臣有个不情之请,望太子殿下恩准。”

  “哦?什么事情?”

  “下臣有一女,也快到了婚嫁的年纪,如今京中好男儿不少,正巧有一位被臣女看中,臣恳请殿下同意臣女婚事。”

  赵宸皱了皱眉,心想邕王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让他替女儿说媒?邕王见赵宸有些疑惑,便接着说:“臣女喜欢上了您的亲信齐国公的儿子齐衡,想要嫁过去。但臣女的脾气不太好,齐国公恐怕看不惯,臣恳请太子殿下能够说上话,照顾下臣女。”

  赵宸沉默了片刻,想了想说:“皇兄说笑了,侄女的婚事自当由父皇和皇兄你们处置,让我这个做叔叔的处置恐怕于理于情都说不过去。至于他们俩的婚事,皇兄当和齐国公你们自行商量吧。”

  邕王见赵宸这么回答,心一下提了上来,面色紧绷道:“太子殿下……”

  赵宸抬手打断邕王的话,说道:“皇兄,侄女的婚姻自然是父皇和皇兄你们决定最好。”

  “可是,殿下……”邕王还想再劝,却见赵宸脸上闪过一丝怒意,只得讪讪退到一边,连忙俯身跪下。

  “臣愚笨,冲撞了太子殿下,还请太子殿下赎罪。”

  赵宸摆了摆手,示意邕王起身,然后说道:“皇兄,孤对你并无恶感,此前之事就让他过去,今后要向前看。”

  邕王心中咯噔一下,心知这是赵宸心中有气,今日自己不交代恐怕日后麻烦无穷,急忙回道:“太子殿下,臣有事情相告,若太子殿下接纳臣无遗憾。”

  赵宸神色稍缓,淡淡开口说道:“皇兄请讲。”

  “太子殿下,是关于净莲社的情报,以及当初西夏斗争中被俘虏两万士兵存在的情报。”

  赵宸听到这个情报,心中暗喜,这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个意外之喜。但他还是表现得很冷静地说:“这个情报的确很有价值,继续说。”

  邕王点了点头,心想这个太子果然是谨慎。

  “净莲社组织极为松散,势力遍布环绕大周各处,势力看似大但不团结,每一州郡都有净莲社的据点,臣当日接到属下密保在四弟的府内看到有净莲社的指挥。”

  赵宸拿起旁边的毛笔砸向邕王:“闭嘴,此事定是你手下眼花缭乱,我大周亲王怎会勾结净莲社。不许再言了。”

  邕王被砸中肩膀也不吭声,低着脑袋说:“太子恕罪,臣失言了,臣只是觉得四弟可疑而已。”

  赵宸深吸几口气,压制住火气,说道:“既然皇兄不确定四皇兄是否勾结,此事你莫要再过问了,父皇最忌讳亲人间猜测,”赵宸不知道邕王这话里有几分可信度,但是兖王府里出现净莲社的人肯定为真,若邕王单纯想要他和兖王缠斗,那是想太多,如今自己已坐稳脚跟,只要不在出现原则性问题,基本上倒不下来。

  “继续说下去。”

  “当年那两万士兵本来是打算用来攻打西夏,后因将帅指挥不力,被擒获至西夏。当年太子殿下身有疾……恐……夭”说着看向赵宸的脸色,平静如水。于是继续道:“恐夭折,以致臣和四弟相互争斗,臣恐忧性命不保,于是花重金保下了两万将士,随后经过种种手段让两万将士充当流民,流落在河东路近处。”

  “这么重要的情报,皇兄为何没有早说?”赵宸挑了挑眉,语带不悦地说道。

  “这……下臣也是……担忧此事连累……一直没敢禀报。”邕王支吾着说道。

  赵宸哼哼了一声,没再追究,说道:“算了事情已了然,孤顾念亲情也不再多说,若有再犯国法处置。”

  邕王松了口气,继续说道:“殿下,事情我已经全部交代完了,您看臣女的婚事?”

  赵宸想了想,说道:“此事先等孤和父皇商量一番,再给你答复。另外你的小女儿也不要再闹了,她的婚事太子妃会替你说情,不过这两万流民嘛…….”

  邕王沉思片刻,拿起纸笔将暗中赎回两万士兵转变两万流民的过程写了下来,按下自己的手印。写完后叹了一口气,将契书递给了太子,太子看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拍了拍邕王的肩膀,示意接受了邕王的投效。

  “你退下吧。”

  “谢殿下。”

  邕王离开后,赵宸坐在书案前,沉思着。盛明兰手捧着一些枣糕和药膳,蹑手蹑脚来到赵宸的书房。她听见房内赵宸的脚步声和低语,知道他正在思虑事情,不忍打扰。她遣散了跟着的宫女,自己坐在门外等着。

  太子在房内踱来踱去,考虑着刚才与邕王的会面,思前想后,觉得自己的决定无误。他走到门口,推开门,却看见盛明兰手捧糕点坐在门外,顿时心情大好,让人来时以为会面并未发生。

  “怎么坐在外面了?”赵宸笑眯眯地说,:“快进来。”

  盛明兰起身走进房间,“殿下思虑事情,妾身不敢打扰,只得在外头等待。”她将枣糕和药膳呈上,太子拿起一颗枣糕放在嘴里,甜味和清香让他心旷神怡。

  “妾身担心殿下一上午没进食,特地让膳房做些红枣糕和养生汤。”盛明兰说。

  赵宸笑道:“有娘子在,我哪会饿着。”他抱住盛明兰,在她耳边悄声说:“妾娘就是我最好的养生药和美食。”盛明兰被这话弄得面红耳赤:“殿下说笑了。”她轻轻推开太子:“殿下快些尝尝药膳,免得药力失效。”

  赵宸依言尝了几口药膳:“的确很有裨益”他将盛明兰揽到怀中,两人悄咪咪说着甜言蜜语,聊了许久才将怀中人放开。

  盛明兰看着赵宸,想替他解忧问道:“是有什么事,令殿下为难吗?可否让我参详?”

  赵宸想了想道:“刚才三皇兄来了,找我办两件事,一是试探我对他的看法。二是我那个侄女嘉诚县主的婚事。”

  盛明兰微怔:“哦?”嘉诚县主是邕王女儿,今年已有十四岁,容貌中上之姿,此前在中元节见过。

  赵宸看出了她的疑惑,握了握她的柔腰,笑嘻嘻道:“她想嫁给齐衡,可是元若貌似对她也没什么想法。对了自我出阁之后,齐衡一直在盛府私塾读书,如兰有对齐衡有什么想法吗?”

  盛明兰摇了摇头:“这下可苦了五姐姐,此前五姐姐还向我透露过中意齐衡,如今有嘉诚县主插手,五姐姐是无缘了。”

  盛明兰有些惋惜的感叹道。“那可如何是好?我刚才答应让太子妃做个媒人给嘉诚县主和齐衡牵线。如兰,得另寻一良配。”赵宸皱起了眉头,一副为难的样子。

  ‘殿下不必为这件事烦恼。如今有太子在,五姐姐的夫婿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挑选,既然殿下有意牵线嘉诚县主和齐衡那边按照计划行事。”盛明兰安慰道,其实心里也为如兰惋惜,不过此前齐衡对如兰也没有表达有亲近的意思,如兰嫁过去也未必幸福。

  “嗯,只能如此了。”赵宸想想也对。如兰毕竟还未出嫁,自己这样急切地想把如兰嫁出去也是不妥,何况自己也不是如兰的亲爹。

  盛明兰又问:“殿下,此事可告诉太子妃了?”

  “还未来得及说呢。”赵宸摇了摇头,说道。

  赵宸和太子妃商议了几句,便让人去政史堂叫来了韩章和三衙的曹佾,韩章是自己的太子太傅,是东宫嫡系。世家收割计划和邕王收留的两万流民需要处置。这件事不是小事,赵宸不敢瞒着韩章和舅父曹佾。

  韩章和曹佾一听,立即召集亲信,商讨处理方式。

  “如今两万流民在东宫掌控之下,名义上东宫有三万在册兵事之权,陛下虽不会责怪我们,不过若不妥善处理,传扬开来对我们不利。”韩章提醒道。

  曹佾看了看赵宸和韩章两人,慢条斯理地说道:“两万流民处置难度不小,一是军士上下是否忠心还在,其次这总兵三万消耗的粮草自东宫出,殿下可还有余力?”

  赵宸点点头,说道:“这三万军士的思想建设劳烦舅父操劳,至于这粮草,我在不久前便差使人去海上猎捕搜寻珠宝黄金,已过去数月有余,不久后便传回消息。钱粮方面还能支撑一年之久,不用太过担心,我还有其他赚钱法子。”此前赵宸便盯上了前世小樱花的几个岛屿,那里有丰富的银矿,挖采开来足够打一场灭国战争。

  曹佾摸摸胡须:“既然钱粮方面能够保障,军心方面我就没什么忧虑了。”底层军士在乎的是发军饷的是谁,至于听谁指挥都一个样,借此曹佾换掉以前的领兵将士,换成自己人,将这些人打造成一直只从属东宫的军士。

  赵宸和韩章对视一眼,彼此都明白对方想到了同样的事。赵宸看向曹佾,问道:“舅父可还有什么嘱咐?”

  “要想彻底改变军队,还是要靠殿下治军有方和朝廷的威严,否则光凭钱财恐怕无济于事。”曹佾摇了摇头,认真说道:“我觉得殿下还是要尽早将自己在军队的影响力扩张到每个角落,而且不能盲目扩张,否则反遭忌惮。”

  “是,是舅父教训的。”赵宸虚心受教。三人商量半日,终于有了初步的章程。

  韩章在政事堂还有事便告辞离去,曹佾留了下来有重要事通报。

  “舅父?”

  “京郊城外,你的工坊在昨日造好了一批器具,你抽空去看看。”

  赵宸闻言,立即激动的说道:“这么快就造好了。”他想到早些半年前就准备好的火器图纸,让狄青他们去找工匠分批技术传授制造。这可是能改变战场格局的火器。由不得他不激动。

  “舅父,我明日就去看。”赵宸一边紧张来回度步,一边匆匆说道。

  “嗯,这是你直接跟狄将军说就行,我还有事先走了。”曹佾叮嘱道,说完他便转身离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