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灵异悬疑 墨探龙山口火车大劫案

第7章 分析

  “你说锤子,锤子有什么问题?”冯甲由于是后面到来,前面朱义等人破门而入的过程并不十分清楚。

  “曾厨师,当时是你拿着锤子把驾驶室的窗破开的吧,我注意到你的手上沾上了煤灰,当时如果没有错的话,朱列车长首先破门的工具应该是铁锹,当时我们都到锅炉室的时候,朱列车长手上还握着,而你是第二个进去的,存放碎煤锤的柜子也被打开了,当时请问你是从储物柜中拿出来的吗?”沈墨盯着餐车另外一头的曾施,其正在安慰不知所措的小李,一个姑娘突然碰到这种事难免感到后怕。

  “是的,沈记者,我确实是从柜子里拿出锤子破窗的,这有什么问题吗?”曾施疑惑道。

  “正常的时候锤子是放在柜子里吗?”沈墨反问道。

  “是的啊,我和老宋相熟,我记得每次车到站的时候,老宋都是把那柄大锤收进柜子里,老宋他每次都会多锤些煤块,弄成煤粉,不论下趟车的锅炉工是不是他,都给人一点方便,所以在当时情况下,我才下意识的从柜子里拿出大锤。”

  “噢,那在列车行驶途中,锤子应该在哪?”沈墨停下了手中转动的钢笔。

  “应该就在边上,那个碎煤的大锤一般在煤块很大的时候用来破碎之用,一般应该在手边较为合适,这么一说,那个锤子放在柜子中确实有它的可疑之处。可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冯甲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追问道。

  “冯警官说的不错,当时破窗后我注意到锤子的表面非常干净,没有沾染到任何煤灰,我想问下是不是每趟列车结束后都会有人进行这些器械的保养。”沈墨问道。

  “是的,老宋在每次结束后都会将铁锹和大锤擦干净,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把这些吃饭的家伙事当作自己的家人。老宋不是那样心狠手辣的人。”曾施在一旁轻声说道。

  “哦?有意思,但现在你们口中的老宋生死不明,曾厨师,不妨谈谈这个宋师傅吧。”凌肃回头看了一眼站在厨台的曾施。众人也随着凌肃的话语望向曾施。

  “老宋从我到火车上当厨师就认识他了,老宋是临城人,空有一身力气,曾经也在江城的码头当过搬运工,人很老实,挣得钱都好好攒着回去孝敬他老娘,上车前他就和我说过,等火车到了汉口自己采办些年货就回临城好好过个年,他在发车前也和朱列车长说过了,这趟列车的返程锅炉工就不是他了……只可惜现在生死未卜。”曾施一身长叹把头低了下去。

  “曾厨,你有没有想过老宋可能是杀害孙师傅的凶手吗,他俩平常生活中有过节吗?”冯甲拿着本子边听边记着曾施所说的一切。

  “不会的不会的,他俩关系好的很,咱们列车从江城开出前,我们仨还一起在饭馆好好吃了一顿,当时是孙师傅请的客,期间也都有说有笑,看不出他俩有矛盾。”

  “人心隔肚皮嘛,要我看,目前老宋失踪,暂且不论他的行凶动机是什么,目前最大嫌疑人就是老宋了!”冯甲合上本子信誓旦旦的说道。

  “冯警官此言诧异,不妨听听我所观察到的第二个疑点。”许久不说话的沈墨冷不丁的说道。正要喧闹的餐车突然安静下来,众人又一齐望向沈墨。

  “我要说的第二个疑点,就是孙师傅喝水的茶壶以及驾驶室的玻璃。”

  “茶壶?玻璃?”大伙闻言都一脸困惑。

  “没错,我如果没记错,朱列车长在驾驶室门前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拂去玻璃上的水雾吧,然后他就看见孙师傅一动不动倒在驾驶室中。”

  躲在一旁愣住的小李突然说了一声,“是的,我当时跟在朱列车长身后,当时的情形就是那样,孙师傅那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说着小李就哭了起来,年纪轻轻的就碰到这种情况,泪水就突然止不住的流了出来。

  “小李,人死不能复生,如今只有尽快抓到凶手才能让孙师傅在地下心安,你让沈记者继续说。”冯甲提高了声音这让小李立马收住了哭泣。

  “好,我继续说,这个水雾在拂去后,朱列车长能够立马看到驾驶室内的场景这说明什么?”

  “老沈你就别卖关子了,再不说我都犯困了。”李沽在一旁嘟囔道。

  “好,那我也就不和各位打哑谜了,这说明驾驶室内的温度比较低,而锅炉室的温度比较高,那为什么该起作用的暖气没有起作用呢?或者说仅与锅炉室一门之隔的驾驶室为何气温降的如此之快?凌医生,您当时进去时注意到温度没有?”

  “是的,我注意到温度已经在32华氏度下,也就是已经能结冰的温度以下,驾驶室确实十分寒冷。”凌肃没穿外套,在餐车里只得双手环抱自己避免感到过分寒冷。

  “没错,这就要涉及到第二个冲突的地方,孙师傅茶壶里的水已经空了,本应撒落一地的水去了哪里?”沈墨提高的声音。

  “结冰了……”凌肃答道。

  “那孙师傅在车厢这么寒冷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意识到温度的变化,甚至连水壶打翻了都不知道,我想可能的原因只有一个,当时孙师傅已经失去了意识,甚至已经死了,这又引出了第三个疑点,火车怎么在失去司机的情况下依然行驶了那么久?”

  众人听罢,相顾无言。

  “好,我再讲讲我的推测,如果冯警官允许,我想和您,当然还有凌医生一起,再对驾驶室的情况进行一次还原。”随着沈墨的手势指去,大家的目光再一次的望向车厢前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