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全息投影出现在苏柄的面前,一个比苏柄矮一截的人,看见苏柄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
“你知不知道耽搁我一分钟会损失多少钱?我不像你那么闲,整天下班就往家里走,我还要去陪上头的领导。还有,不是我说你,身为一个专业的记者麻烦你不要在落手环了行不行?……”
苏柄板着一张脸,将听见的所有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他明白,黑方安排的身份有来龙有去脉,并不是凭空出现。
其实,苏柄一直在思考,黑方到底是如何安排参与者的身份。
世界线变动?还是篡改记忆?
不过这只是偶尔想一下罢了,过多纠结这个,对完成剧本杀没有任何帮助。
小半天过后,全息投影的那个人总算骂累了,叉着腰喘了口气:“告诉你,这次拍摄的重点是宣传贝河镇上的中心医院,到时候多拍几组镜头,明白了吗?别给我搞砸了。”
“明白了。”
关掉投影,一旁的陶然凑上来安慰苏柄:“苏记者,主任他人挺好的,就是脾气有点急。”
苏柄笑着回了一句:“啊?我没事,早习惯了。”
…………
贝河镇是北方联盟境内的一座偏远小镇,最近贝河镇的居民们被花粉症困扰,出现了大量患者,这才有了采硕传媒公司派记者来采访。
当然,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心医院花了钱,请采硕传媒帮他们涨涨名气。
否则一个大城市里的传媒公司,怎么会派记者去乡下小镇采访呢。
在出租车上,苏柄一行人跟陶然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从中也套出了不少的信息。
就比如他们手上戴的东西,说白了,其实就是当下最新款的手机。
原本手持式的手机,早在几百年前就被淘汰,现在人们所使用的手环,其前身就是智能手机。
虽然名字改了,功能也完全不一样,但还是有一些东西被继承了下来。
比如‘电话’这个称谓,还是被人沿用着。至少‘电话’比‘手话’、‘移动终端通讯’这类词语更加日常。
如同磁悬浮列车上的空气座椅一样,手环能投射出全息投影,并且载配沉侵式触觉,能完美实现所有你能想得到的功能。
上至场景模拟,下至VR真人秀,全部都可以做到。
当然,某些成年人独占的内容,需要年满十八,并有合法授权以及相应的分级权限,而且花费不小。
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花钱去享受这种虚拟的香艳体验。
出租车从国道开入了小镇,街道边有了肉眼可见的漂浮絮状物,数量不少。
“到了,这是我们镇上的民宿,条件可不比外面的星级酒店差。”
陶然将苏柄一行人带到一间四层楼的民宿,笑着说道:“现在不是旺季,价格也便宜,住这儿正好。”
民宿的老板并不在这里,早就将四个电子钥匙密码发给了陶然。
“先休息,等会我把钥匙密码发你们的手环上。”
“谢谢了,陶哥。”
“哪里的话,那我就先走了。”
送走陶然,四个人没有分开,而是一起来到了苏柄的房间。
林东第一个开口:“苏大哥,我们的剧本跟采访有关系吗?”
苏柄摇摇头:“我的剧本里没有太多这方面的描述,不过黑方不会无缘无故安排一个毫无关联的身份,现在只能我们走一步看一步,先学会用手环,了解一下这个世界,希望这里的网络还保留着搜索引擎。”
说罢,苏柄抬起手晃动了一下。
这一段话,半真半假,就算其他人质疑,苏柄也可以用自己的剧本只写了一小段来推脱。
而且有一点,他们确实需要了解这个世界,而眼下记者的身份是最合适的。
“我刚刚在路上看了一下,这个小镇的粉尘飘絮数量极多。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采访,我们也需要做好防护。”尧辞补充了自己的看法。
邀月对此深表同意,皱着眉头,脸上的表情也充满了抗拒:“我可不想在那么多的花粉环境下工作,你们不知道狐狸的嗅觉也很敏感吗?”
“明天先去买些口罩吧,顺道去采访一下中心医院。”苏柄接着话茬说道:“既然我们的身份是记者,那至少要做做样子。”
到了晚饭时间,陶然又折回来,带着苏柄他们就近找了处地方吃饭。
将苏柄他们安置妥帖,陶然的工作算是完成了,剩下的采访他不会陪同,全交给苏柄他们。
当天晚上,苏柄很晚才入睡,他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搜集资料情报,对这个地球总算多了一些了解。
公元4715年三月十八号凌晨1:20分,是此时此刻的精准计时。
一下子就穿越两千多年,或许一梦千年说的就是如此。
对于这个地球的历史,苏柄不太关心,他关心的是他们眼下该做什么。在查阅了最近的新闻后,苏柄发现,贝河镇真的是一个没啥存在感的小镇,就连新闻报道也只有寥寥数篇。
《繁花遮人眼,阴霾无处见》
《用最美的繁花,来纪念最痛的错误》
《切尔诺贝利之地外的小镇,如今繁花盛开》
…………
这他妈又是什么鬼?看着这些新闻的标题,苏柄有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直至点开新闻,仔细阅读过后,苏柄才总算明白为什么,贝河镇的新闻会起这样的标题。
人类,终究还是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而这一次,规模空前,历时久远。
在公元3179年,美联邦金融崩溃,用核动力印钞机都无补于事。最终,不顾反核条约使用了氢铀弹,第三次世界大战正式打响。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这场历时数十年之久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让人类文明的进程彻底退化。
在战争结束以后,人类文明一度跌落到铁器时代。
而与贝河镇相隔数千公里的土地,则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中心,无数的核弹曾在这里引爆。
近万平方公里的土壤成为了死地,在那里,生命毫无一星半点存在的可能,所有的一切都在那里沉沦、毁灭。
人类为了哀悼自己所犯过最严重的错误,将这个地方命名为切尔诺贝利。
用来警示所有人,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第三次。
文明终会复苏,在公元4189年,北方联盟通过了一项提议,让特制的无人机无人机飞跃这个生命禁区,沿途播撒种子,用来改造环境。
这才有了每年贝河镇花粉症患者增多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