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覆魏,从武川开始

第14章 青衣姑娘

覆魏,从武川开始 云雾隐 2878 2024-11-15 06:56

  齐松听完一愣,内心情绪复杂。

  这家伙不能有什么大病吧?

  徐宁眼看齐松犹豫,便劝道:“别担心,我不会讹你的。”

  “君子动口不动手。”

  “你又不是君子。”

  “我……”

  “行啦,别磨叽啦。”

  徐宁拉着对方的手,脸上的笑容温暖纯真。

  “放心吧,我很强的。你别留手,用力。”

  “那我可真来啦。”

  齐松暗叹,果然这些宗师都有些异于常人的小怪癖。以前教自己武艺的师父也是,深更半夜,经常在房间里被师娘打的嗷嗷叫。

  看来能成为宗师,都是要受常人所不能受之苦的。

  齐松深吸一口气,然后朝着徐宁的脸上就是狠狠一拳。

  “啪!”

  徐宁的鼻孔里,有名为血的液体缓缓流出。

  齐松震惊。

  两人同时呆住。

  近处,几名拿着棍棒的衙役手足无措。

  “他俩怎么打上了。”

  “咱们帮谁?”

  “没叫咱,装没看见吧。”

  “我看行。”

  得到了统一的意见,几名衙役默契地,同时将头扭向另一边。

  “哈哈哈,齐松你这拳法还需精进啊,力量还是……嗯,有些不足。”

  徐宁俨然一副宗师的做派,擦了擦鼻血,装作点评的样子说道。

  齐松本来对徐宁还有些疑惑,这会已经彻底尊敬起来。

  “挨了这么重的一拳,竟然只是为了测试我的拳劲么?”

  “果然是拳法宗师!”

  看着齐松崇拜的小眼神,徐宁一阵心虚,赶紧将视线拉回擂台。

  比试进行的很热闹,但或许是徐宁与胡五车的开头太过炸裂,后续的比赛,“观众”们的情绪都冷静了许多。

  唯一出乎徐宁意料的是陈青,那家伙平时没个正行,但一根棍棒使的极其强悍。

  戳挑砸崩,一招一式,架势纯朴而有力。

  陈青眼神坚定,手中仿佛拿的不是棍棒,而是一杆长枪。

  虽是过于一板一眼,却也能看出多年的枪法沉淀。

  跟徐宁这个“关系户”不一样的是,陈青在第一擂打满了每一轮,没有轮空过。

  每一轮的点数都打的极其漂亮,基本没有被贴过身,因此在第一擂成了擂主。

  徐宁倒也不是不打,而是开场时的那一记头锤,给人的印象太过凶残,所以后边每一轮遇到他的人,几乎都选择了认输。

  只有中间第四轮时,有一壮汉不信邪,选择迎战徐宁。

  在杨均等人关切的目光中,徐宁单手提着那壮汉,像抓着一只小鸡仔般,将其扔出了擂台。

  后续便再无人应战,徐宁顺利的成了第二擂的擂主。

  直到所有擂台比试完毕,时间已至申时。

  虽是四月时节,但下午天气仍有些燥热。衙役们挑着水桶,穿梭于各个擂台,给等待的众人解渴。

  看台上,杨均起身。

  “在座诸位,都是最少经历了两轮比试的。天气炎热,辛苦你们了。”

  杨均看着底下众人,面色严肃的一拱手。

  “可这一轮轮艰难的比试,不是为了我杨某,而是为了武威军,为了镇守北魏边境的武川!”

  “边境这些年,虽无大事,却摩擦不断,匪祸横行。镇戍军一支,既担任防务又领巡控,实在是艰难。”

  杨均顿了顿,看向两侧的贺拔氏父子。

  贺拔度拔面无表情的听着,贺拔胜张了张嘴,最终未出声。

  “所以才需要各位的加入,成立这武威军。望诸位日后,能好生训练,于战场建功立业!与杨某共同镇守我北魏的大好河山。”

  杨均举起了手中的碗,底下的众人同样举起盛满水的碗。

  “诸位,杨某以水代酒,先敬诸位了!”

  说完,杨均将碗中的水一饮而尽。

  众人同样一饮而尽。

  随着杨均和贺拔氏父子相继离开后,现场的官吏将众人的名次记录在册,并告知了后续安排,便宣布了众人可以暂且回家的消息。

  陈青一把拉住了同样准备离开的徐宁。

  “老徐同志,时辰尚早,跟我去逛逛?”

  陈青这些时日没少和徐宁聊天,早已熟练的掌握“同志”这个称呼,这时将一只胳膊放在了徐宁肩上,显得十分熟络。

  “去哪?赵芳还让我早点回去呢。”

  “呦!这才几天,就不叫姨娘了啊。”

  “……”

  “行了行了,跟我走吧,耽误不了你回家。”

  陈青硬拉着徐宁朝武川镇城中心走去。

  随着太阳的下移,日光逐渐温和,一路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

  二人沿着陈青口中的“酒楼一条街”走着,很快来到一处看起来颇为豪奢的酒楼前。

  酒楼门前,两根石柱上的雕纹极其精细,均是出自巧匠之手。楼前悬挂的木制牌匾上,“宴春楼”三个大字鸾翔凤翥,竟隐隐比府司衙门牌匾上的字还要气派。

  此时未到酉时,那酒楼门口两侧,已有不少马车停驻。

  眼看陈青二人到得门前,一名小二迎了上来,打量了一下二人不太得体的穿着,仍是微笑对待。

  “二位爷,快里边请。”

  小二带着两人穿过大门,进了内里,大堂竟几乎是坐满人了。小二不动声色的将二人安排在了仅剩的几个靠边位置上。

  大堂里与门外又不同,从桌椅到挂饰,酒杯茶盏,扶栏屏风,都透着一丝雅韵,一点没有边塞之风。

  徐宁坐在一楼边角,顺着楼梯向上望去,字画、玉坠珠链等搭配的极具风格,将二楼整体布局凸现的更具雅致。

  二楼的几个房间外,都有小厮或侍从伫立,可见屋内之人并非寻常百姓。

  看着眼前的一切,徐宁感觉一阵虚幻,仿佛并不是在边塞之地,而是在都城洛阳的酒肆中一般。

  “二位爷真是赶的巧,今日青衣姑娘要登台献曲,二位少不了大饱眼福了。”

  徐宁被声音打断了思考,听小二提到“青衣姑娘”,不禁问道:

  “这青衣姑娘是……”

  “额……看来这位爷是外埠来的,不太清楚。”

  小二一愣,倒茶的手并未停,随即是解释道:

  “青衣姑娘乃是我们宴春楼的东家之一,何日献曲全凭个人心意,有时一个月都不露一面。所以说您二位来,是真的赶上好日子了。”

  想是看徐宁二人不像有钱的样子,小二也并未多做纠缠,倒完茶便离开去别的桌侍候了。

  “你小子倒真是运气好,青衣姑娘平日里是见不到的。”

  陈青囔声囔气的说着,将桌上的果脯、糕点往嘴里塞着。

  “运气好不好放一边,这地方看着花费不低,”

  徐宁往陈青身边挪了挪,轻声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你不会是带我吃霸王餐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