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1635南洋霸主

第114章 舰队长卢纳

1635南洋霸主 新钓的河 2633 2024-11-15 06:59

  从大肚王国归来,又是几日匆匆而过。

  寻常梳理事务时,总觉得时光太慢,事情太多。

  而当心头有了目标,却又觉得光阴如梭,万事都准备不完一般。

  着实是时光相对论了,朱烨心头暗自解嘲。

  这是他又忙完晕头转向的一天后,看着启程出海的两支船队,摇头苦笑。

  这几天来,为了应对荷兰人可能的进攻,朱烨手下的参谋师爷们,开始细化他们开会时决定行动方案。

  可越是细化,就越是觉察出异样。

  有一个问题,在会议上被忽略,可行动时便急需解决,那便是如何在海面上准确的设定埋伏点。

  同陆地作战不同,陆路交通依靠道路和平坦的地形,于必经之路设伏乃是常态。

  可一旦到了海面之上,虽说有所谓的航线,但目前来说,航线受制于当前航海技术的发展,并不精确。

  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潦草,误差范围极大。

  万一设伏不成功,漏过那队荷兰人的进攻舰队。

  岂不是弄巧成拙,亲自分摊掉己方的优势兵力,成了纸上谈兵的冒进之徒?

  朱烨和武岑收到这个意见的时候,表情也各不相同。

  朱烨是心头暗喜的同时也有些警醒。

  喜的是手下的参谋们敢于提出意见,能够从实际操作中反馈计划中的问题,这才是他设立参谋处的初衷。

  警醒的就是,可能穿越以来一直的顺风顺水,让他有了懈怠之心。

  虽嘴上说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可是实际的行动上却犯了轻敌冒进、盲目分兵、料己从宽和仓促决断等兵家大忌。

  武岑的心中却只有忧虑而无欣喜,实在是思及当时心态,颇为盲目,甚至有些成了东家的应声虫之感。

  合格的武幕师爷其实和朝臣是一样的,当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谏言主官之过,提出解决之法。

  若是成了应声虫和人云亦云之辈,又何必当师爷一职,想来那阉人宦官之辈,当更懂些阿谀奉承、顺遂上意罢。

  思及此处,武岑当即躬身认错:“东家恕罪,是我思虑不周之过,有些想当然了。”

  “这便是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无妨,好在咱们还有参谋处额外加了一道保险。”

  朱烨开解一句,便不再多谈这些,先行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随后经众人和参谋处的参谋长,同席的紧急会议商讨。

  最终方安依旧是伏击,只是将伏击的地点移动到嘉明港或者近海地区。

  大致思路是依托嘉明沿岸的炮台迟滞荷兰舰队,然后早已埋伏在外海的两支舰队回港包夹,前后夹击以优势兵力包饺子。

  这样风险较小,也能达成伏击的目的,最后也不会有失败的风险,可以说是相当稳妥的决策。

  所以这就是朱烨这段时间忙碌的原因所在,实际上他们是前后准备了两套方案。

  ......

  东番岛的秋天气温还算凉爽。

  尤其是在海面之上,凉风阵阵,较之巴达维亚不知好上多少。

  荷兰远征舰队长官雷克斯·卢纳男爵是东印度公司的实权人物,身上不但挂着巴达维亚副军事长的职位,也是公司董事会成员。

  是现在十七人会议里,偏本联省共和国势力的董事安插在东印度评议会中的代理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制度在现如今是比较先进的。

  公司最初的股本和资产由六个城市共同出资构建,所以最高权力机构也是由这六个城市的代表组成,分别是阿姆斯特丹、米德尔堡(泽兰)、鹿特丹、代尔夫特、霍恩和恩克胡伊曾。

  根据出资比例的不同,人员数量构成自然也不尽相同,阿姆斯特丹出资最多,所以有20人为董事,泽兰次之为12人,其他四个城市都是7人。

  与后世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不同,荷兰东印度公司不是个以殖民为目的的半政府性机构,虽然它确实有荷兰当时的联省共和国的股本,但主要还是以赚取利润为目的。

  60人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整体经营和决策,并通过选举产生的17人最终组成一个“十七人会议”来执行具体的管理工作。

  其实就是现代公司的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的雏形,目的是专注于公司的运营和商业利益。

  所以雷克斯·卢纳其实是代表联省共和国,属于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偏向于利润,而是积极开拓殖民地的那种“狂热开拓派”。

  在如今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为股东们带来庞大利益的当下,他这种人在董事会中的地位逐渐变的尴尬起来。

  毕竟都是来赚钱的,拼命还怎么赚钱呢?

  所以即便巴达维亚总督和总督之下,有监督总督行为权利的东印度评议会,已经原则上同意朱烨同热兰遮主官签署的条约。

  可雷克斯·卢纳手上代表联省共和国的权利,却是实打实的代表一部分人的想法和意愿,无法被轻易抹杀。

  这次的出海作战,就是开拓派最后一次试图争取在董事会中的话语权。

  如若成功,他们还能维护现存的利益,继续为荷兰联省共和国开疆拓土。

  如是失败...雷克斯·卢纳看着远处郁郁葱葱的海岸线,沉默不语。

  “多好的地方啊,温暖湿润,我喜欢这里的阳光。”

  他的副手拉瑟·艾迪也来到舰桥上面,开口感叹。

  雷克斯·卢纳问:“你觉得普特曼斯说的是真的吗,东方真的有这样的将领吗?”

  “长官,事已至此,现在讨论这些已经没有意义。”

  “是啊,已经没有意义了,将一切交给上帝吧。”

  卢纳心头其实是惶恐的,在巴达维亚时他据理力争争取到这得来不易的机会时,他斗志昂扬,以为可以凭借军功为共和国开拓生存空间。

  可同热兰遮城的行政长官汉斯·普特曼斯的一番交谈,却让他不得不重新评估此行的意义。

  普特曼斯这人他其实也是听说过的,议会中对这人的评价也还不错,通过深入的交流他更是发现,这人并不是个庸才。

  相反这人做事老练,考虑周全,哪怕以他挑剔的眼光来审视,也找不出多少错误来,足以证明这人是个合格的殖民地行政长官。

  同那个自己原本看上的那个热兰遮城军事主官相对比,自是高下立判。

  这样老练的本土派都解决不了那个明帝国的将军,他真的能平稳到达对岸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