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赵官家

第59章 定议

大宋赵官家 王旭锦 1404 2024-11-15 07:00

  时间在流逝,日子也在一天天推迟。

  三月初一,赵佶带着八百多人的随从队伍,去太庙祭祀。

  一番忙碌之后,就带着队伍回宫了。

  赵佶坐在崇政殿翻看着一本本奏章,扎子。

  和他想的差不多,这几天以来,收到请求撤兵的奏本更多。少数几个更是直言要归还引起争议的城池,以求达到‘边疆无战事’的目的。

  赵佶也不恼怒,现在朝政大权不再他的手中。做的太多,反而会引起向太后不满。

  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日,三月初二,紫宸殿里。

  赵佶看了看,依旧没发现章惇的身影。

  ‘看来章惇是真的打算退休了。不错,既然你如此识趣,我就保你后顾无忧吧。’

  群臣礼毕之后,曾布率先出班。

  “陛下,臣以为西北之地不可守。当速速撤军,以免西夏趁机糜烂地方。请陛下明察。”

  接着是韩忠彦。

  “陛下,臣附议。西北之地连年兵戈不断,百姓苦不堪言,请陛下体恤百姓,撤军回防。罢兵休战。”

  章惇不在,但是他那一系依然有人存在。这群人有明白人,也有想借军功上位的人。

  御史中丞安惇便是其中之一。

  “陛下,鄯州,湟州皆是先帝之功,不可轻易言弃。请陛下三思。”

  尚书左丞蔡卞附议。

  不一会群臣就因为撤兵和不撤兵展开了辩论。

  “陛下,大宋以四海之大,不足者非土地也。安用此荒远之地?况青塘之地部族桀骜不驯,难以教化。鄯州地处偏远,马行六十三日方到,徒耗民力,请陛下明察。”

  曾布再次出言,其声如洪钟,压倒了群臣议论之声。

  “唉,诸公且听朕一言。”

  赵佶看着这群大臣,没法子了,该出手了。

  “朕亦知鄯州,湟州皆是先帝功绩。然国库空虚,又未能安抚青塘之民,且有西夏在旁虎视眈眈,粮草,物资皆无,道路为敌所阻,军需不得送达。昨日朕已告知列位先帝,弃地之事皆由朕一人之失,诸公万勿再言。今日便定了,即可传旨于西北。徐徐撤军,不可慌乱,大军撤于于河州,兰州,洮州安置。严令兵将不得扰民。整军备战,以图再进。曾卿,此事交于你处理,尽快布置下去吧。鄯州守将王赡,杀戮甚重,调回汴京待罪。湟州王厚,熟悉军务,命其驻守河州,守卫边疆,戴罪立功。其余人等不得加罪,且留有用之身,为国戍边。”

  “陛下圣明,陛下仁慈。”

  群臣齐声道。

  “另外,召青塘使者入京听封。”

  枢密使曾布应喏。

  散朝后,赵佶去了宝慈殿请安。同时也说了自己的决定。向太后没有问责,反而夸赵佶替自己承担了失地的名声,是个明君,也是个孝子。

  离开宝慈殿就去了坤宁宫,看到王繁英和秀儿两人在给没出生的小宝宝做小衣。

  陪着聊了几句也就离开了。

  崇政殿里,赵佶坐在椅子上,看着公文。

  “杨戬,西北现在有多少军队?”

  赵佶问道。

  “回官家,各路禁军大概有二十万人,厢军两万,番兵十万,乡兵无法统计,大概也有十万左右。”

  “这么多人?难怪后勤供应不足。行了,不用管了,让我想想。”

  赵佶吃了一惊,然后又低头沉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