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这是告诫我等,要受本分。”三人出门,远离御书房后梁师成说道。
杨戬撇了眼梁师成,什么都没说。快步离去。
童贯也瞟了眼梁师成,说道,“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然后快步离开梁师成。
留下梁师成一个人在原地,恰巧此时吹过来一股寒风。没来由的心里一紧,梁师成打了个冷颤,回头看了眼御书房,快步离去。
赵佶和夏荷吃完饭也会寝宫休息了。
第二天,到二月初一了。
赵佶特意起了个早,收拾一番后去给太后请安。
“皇儿这几日甚是勤勉,日日都来问安,上香。日后主大宋权柄,也当如此,万万不可有丝毫懈怠。”向太后用叮嘱的口吻说道。
“尊娘娘懿旨,儿不敢有丝毫松懈,定当中兴大宋,国泰民安。”赵佶也配合的说着好听的话,哄老太太开心。
“既然皇儿有此志向,明日就去上朝听亲政吧。有拿不定主意的大事,再报于我,老身给皇儿提些建议,方可使我大宋长治久安,四海升平。”向太后接着话说道。
“娘娘身体康泰,政务有娘娘处理,哪里需要儿画蛇添足。”赵佶继续吹捧道。
“好了,老身身体自己心里清楚,恐怕坚持不了几年了。等皇儿熟悉朝政,我就不再插手,皇儿皆可亲自决断。”向太后笑着说道。
“儿谢娘娘教育之恩,有儿一天,绝不使舅父家受苦。”说完躬身行礼。
“皇儿有此意就好。切莫为他们耽搁国事。老身无憾矣。”向太后像一位慈祥的母亲那样笑了,高兴赵佶的睿智。
“皇儿去忙吧,明日莫要误了早朝。”向太后又叮嘱了一次。
“是娘娘。那儿先去练字了。娘娘要照顾好自己。”赵佶躬身行礼,准备离去。
向太后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赵佶刚离开房门,就听见里面一阵咳嗽声。想了想,神情有些萧瑟。
“太后大概还有一年的时间了,没了向太后的威慑,徽宗彻底放飞自我,无法无天,最终导致靖康之耻,最后死于异国他乡”
赵佶眼眶有些发红,叹了口气后,和夏荷朝御书房走去。
“官家何故如此?婢子能否为官家分忧?”夏荷对赵佶说道。
“无事,我担心太后的身体。先帝去后,太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我心难安。”赵佶神色悲切。
这半个多月以来,唯一能让赵佶感到心安的人就是这位老太太。因为只有老太太对他无欲无求,平等待之。除了她,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人能让赵佶感到安心了。
目前的夏荷还算不上。
杨戬三人也只是有野心和能力的宦官。
文人士大夫们只是臣子,他们想要从赵佶身上得到的更多。
“官家切莫如此,生老病死,人之常情。那一日终究会来,或早或晚。与其这样做无用的感叹,不如抓紧每一天去善待娘娘,岂不更好?”夏荷略有些过来人的架势劝道。
“小姑凉哪来这么多大道理?装的像大人似的。”赵佶被夏荷一通说教,心情也好了不少。
“小姑凉丫丫的,哪来这么多大道理?”赵佶调侃道。
“无它,见多了而已”夏荷神色有些不自然的回道。
“行了,头前带路吧。”赵佶看到夏荷也有些萧瑟的神情,连忙岔开话题道。
子欲养而亲不待!
徒之奈何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