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坤宁殿用完午饭,赵佶去了崇政殿。
一个下午,都在翻看奏疏和公文中度过。
西北战事渐渐平息,和西夏谈和的相关事宜也由向太后和韩忠彦做主。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大宋给西夏岁赐,目的为了西夏不犯边。
岁赐只是一个好听的说法,说白了就是岁币。直接点就是‘给你钱,别打我’。。。
各地官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拉帮结派。
以章惇等人为首的改革派,开始渐渐被韩忠彦等人为首的保守派打压。
章惇主政时期,使用的各种革新政令也被淘汰,恢复了相对保守的法令。
北方辽国遣使吊唁哲宗。又遣使祝贺赵佶登基。
。。。。。。
等赵佶看完今天的公文,已经到了申时。
吩咐杨戬派人找来童贯,一行人去了睿思殿。
睿思殿里,赵佶坐在里间,杨戬童贯二人坐在右侧的椅子上,门口有人把守。
“童贯,准备一下,那批珍禽这个月十五在樊楼售卖。把消息散播出去,传的越大越好,就说是赵家商行从宫里弄出来的珍品,价高者得。太后已经答应会让向家出面,不怕没人撑场子。”
童贯起身,拱手行礼,
“是,老臣明白。”
“皇城司主官的令牌我给了黄经臣一块,他若是插手,你们应该明白该怎么做。
你二人各拿一块,皇城司事务童贯暂时先代为处理。等梁师成回来,一应事宜交由他处理。
杨戬,若无意外,下个月我就会亲政,宫里一应事宜尽快处置妥当,娘娘那边已经开始放权,在不伤娘娘面子的前提下,尽快掌握大内机要职权。
重要职位上,凡是不信任的都给我换了。凡是勾结外臣的,刺配,流放。我不允许吃里扒外!
尽量不要伤人性命,就当为家人祈福了。”
二人起身应喏。
“十月,需要去西北犒赏军队。童贯做好准备,一应钱财,必须由检校司的人发放。正好把人安排下去。
禁军存在的空额和老弱,不是一天可以解决的。要做好长期工作,检校司可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安保司和密谍司也要加快速度,年底要把架子搭起来。
事务很多,但一定要稳住。切记,宁缺毋滥!”
二人再次起身,躬身行礼。
见赵佶不再言语,就告退离开。
他们要做的事也很多。
赵佶坐在椅子上,揉着眉心,稍稍放松了一下心情。
大宋,局面不乐观啊。。。
休息了一会,赵佶去了坤宁殿。
“英儿,有件事想和你说一下。”
赵佶坐在椅子上,看着认真看书的王繁英,笑嘻嘻的出声打扰道。
“官家有事直说便是。”
“我准备把和秀儿一起的其他三个宫女安排到杨戬三人身边。这样也能让他们安心办差,不用分心考虑会有其他探子。英儿以为如何?”
“此事官家做主即可。臣妾只担心她们会不会被欺负?毕竟她们再怎么说也只是三个宫女,无权无势,无依无靠,若是被欺负也没人替她们出头。她们也只是些孩子。。。”
赵佶看着眼前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只知道用成熟的口吻关心他人,浑然不觉自己也是小小年纪便为人母,心里没来由的一疼。
赵佶伸手拉住王繁英的柔荑,出声安慰道,
“英儿过虑了。此事我早已交代过他们,要他们当自己的妹子对待。只要你我还有一人尚在,他们就不敢过于无礼,毕竟是贴身侍候过你我的人。不看僧面看佛面,也该细心照料才是。”
王繁英红着脸,想抽回自己的手,试了几次没成功,加上宫殿里离自己最近秀儿也在门口守卫,索性也不在乎了。
“既然官家早已告诫过,那臣妾就先替她们先谢过了。日后若有,臣妾必会替她们出头!”
赵佶看着眼前挥舞着拳头,叫嚣着要保护她们的王繁英,心里又是一暖。
“英儿,该就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