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赵官家

第69章 给宗泽的信

大宋赵官家 王旭锦 1643 2024-11-15 07:00

  三月十八,下午。

  童贯终于在龙游县的某处村子里找到了县令宗泽。

  先大致介绍了下自己,然后又说明了一下朝廷准备任命他为巡盐御史的事,然后把信递给了宗泽。

  然后站立等待。态度很好,没有丝毫跋扈的意思。

  宗泽也不矫情,直接打开信:

  “宗卿安好。

  朕得到一些制盐之法,请卿在外多多校验,若能大批量制盐,免去我大宋臣民用盐之苦,卿功不可没。

  第一种,海水晒盐法

  选择海边不容易淹没,地势良好的地方修整出一片类似农田样子的盐田,引入海水。

  做好间隔和引水沟渠,让风和日晒蒸发其中水分,提高水中盐分。

  盐田可以分级。分新盐田,十日盐田,二十日盐田和出盐田。

  出盐田里盐的颜色泛黄就引入二十日盐田的水进行稀释,再把十日盐田的水引入二十日盐田,再把新盐田的水引入十日盐田。周而复始,循环不断。

  出盐田得到粗盐后经过过滤,对粗盐加少量淡水溶解,然后加入石膏,放置沉淀。然后包裹着木炭,细沙,多层细纱布做为过滤层,对沉淀后的粗盐水过滤。

  在把过滤后的粗盐水进行烘干,烘干后就可得到精盐。

  若无意外盐应为雪白色。

  第二种,耙晒盐泥法

  盐泥其实就是普通的泥土,在大潮过后,盐工们用钯子钯海水浸过的沙土,在烈日下暴晒。

  等沙土上有白色的小颗粒出现,就让盐工们将沙土放到过滤池上面,再用海水冲,冲出来的就是卤水。

  泥土过滤海水、存积盐分,长期下来,自然包含了相当高的盐分,所以称为盐泥。盐泥是可以反复使用的。

  如果下午的潮水淹不到这里,接下来的几天,这块盐田还要继续翻晒。

  直到盐田中的盐泥晒干了,第二道工序才能开始:将晒干的盐泥放在过滤池里,下面垫上稻草、竹席来过滤卤水。盐泥被抛进池子里,在浇上浇些海水,人进入盐池,用脚密密实实地踩踏,盐分含量重的卤水就从盐池底部渗到侧下方的卤水池。

  卤水加石膏沉淀后过滤,在烘干,就可得到精盐。若盐的颜色变黄,就放入卤水池,可重复使用。

  第三种就是目前使用的煮海为盐法。

  所得泛黄粗盐不得食用,食之有害。

  务必加水和石膏稀释,沉淀后过滤,烘干后得到精盐,再与民贩卖食用。

  卿在外要多实验,多记录,多总结,系统的归纳出一份制盐法。

  并在外多选适合制盐之地。做好进一步扩大制盐基地和大批量制盐的准备工作。

  同时要重视新人培养,也要注意压低制盐成本。以免百姓无钱买盐。

  卿可自行与张御史沟通制盐之法,互通有无,以期共进。

  我大宋臣民近万万,每人每年需要盐三斤五两,一年需要食盐近五万万斤。

  为了大宋百姓能吃的起‘放心盐,廉价盐,健康盐’,宗卿任重而道远。

  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宗卿就是替我大宋臣民解决“用盐难,食盐苦”之恶疾第一人!

  卿勿要推辞。

  朕,大宋皇帝赵佶,拜谢。”

  宗泽读完信,深深的吸了口气,强忍着躁动的心情。

  稍稍稳定心神后,对童贯道,

  “天使放心,请天使回禀陛下,陛下圣意臣已明了。臣当为我大宋去此顽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完向着汴京方向弯腰行礼。

  童贯不知道信的内容是什么,不过他知道是关于制盐的事。但是,看到宗泽颤抖的双手和激动的脸色就知道不简单。。。

  童贯连忙回道,“宗县令不必如此,官家说宗县令有经天纬地之才。区区巡盐御史一职不会难住宗县令的。我在此地休息几日便回,宗县令不用管我。”

  宗泽嘴角抽动几下,默默转身回去。

  看着前面不搭理自己的宗泽,童贯有些不知所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