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幼主登基
天平十三年,秦灵帝秦安于上京周天殿内驾崩,留下遗诏长子秦珉即位,丞相陈文昭,大将军贾武安为辅政大臣。
秦珉登基,改元初和,大赦天下。
秦珉年少,事事皆询问贾太后
久之太后贪权之心愈发强烈。便联合其弟贾武安将同是辅政大臣的丞相陈文昭逼走,安排族中之人进入朝廷,至此贾氏权倾朝野。
初和二年,朝廷愈发腐败,贾太后意欲修建一座宫殿,国库空虚,便下令百姓提前缴纳六年的赋税,令百姓苦不堪言。
同年豫州爆发农民起义。
起义领袖刘大眼号称十万大军,长驱直入,真奔上京而来。
贾太后得到豫州奏报,听闻起义军已经逼近上京,顿时大惊失色,急命贾武安率领五万捧日军前去剿灭起义军。
贾武安与刘大眼相持在平关,夜晚贾武安率军夜袭,起义军兵败如山倒,刘大眼被擒获,传首上京。
起义之势稍微被控制住,位于边境的鹿台又起战端。
北方大月氏大汗阿纳归留汉自立称帝,建国大乐。
起兵二十万,南下进攻秦国。
大月国军队一路烧杀掳掠,兵峰直指秦国北边最大的城池鹿台。
鹿台是秦武帝单独设立的军镇,不受附近州督节制,属于自控的军镇之地,秦武帝意欲以此地为跳板,为以后进攻大月氏做准备。
现任鹿台总督,是蓟州总督周柏之侄周如。
周家世代参军,周如之父周伐官至幽州军督。在一次与北羌的战斗中阵亡,秦武帝对周家世代勇烈感到敬佩,便让周伐独子周如继承其父爵位,封龙虎将军。
周如也不负众望,十六岁便率军击败北羌,单骑闯入北羌军队,斩杀数十人,从容而返。
周如又被升镇北将军,鹿台总督,北御大月氏。
如今朝野糜烂,民生困苦。边防也逐渐被朝廷遗忘,周如只能自行募兵训兵,以防大月氏突袭。
如今大月国二十万铁蹄已兵临鹿台城下,上京居然命令周如自行解决,丝毫不提军饷粮草的问题。
周如独坐在总督府中,不有感觉到一阵绝望。
这时总督府幕僚杨晔说:“将军可是担忧大月氏入侵,且我等军队新募,粮草短缺之事。”
周如满面愁容回答道:“子优,我正是担忧此事,如果对面破城大月氏的铁骑便是一马平川,直入腹地。到时该是如何是好啊。”
杨晔淡笑道:“将军务忧,我有一计可解鹿台之围。将军只需给如今大月国皇帝之弟阿纳归留杰,许诺可以助他夺得帝位,大月贼便会自己退去。”说完还从袖中掏出一封信件。
周如一愣大喜道:“子优果然神机妙算!”
命亲卫骑快马,将杨晔亲写的信件送与阿纳归留杰。
阿纳归留杰得到信件后同意此事,没过多久大月国便回撤。
周如站在城头望向缓缓撤退的大月军队,不由心生感慨:“可惜没有军队,不然怎能如此放过大月贼酋!”
杨晔在旁边接道:“将军你的志向是什么?”
“当然是剿灭各方贼酋,还各地百姓安康乐业。”
“这个目标,没有足够的实力可实现不了,须知要改变这一切,需要地位,权利,实力,缺一不可啊。”
周如转脸看向杨晔,只见杨晔面色严肃的说道:“将军之才,不应埋没,如今乱象已显,应当早做图谋!”
周如看向上京的方向说:“混乱就是阶梯啊。”
就在周如心态发生改变的同时,上京城内再度发生巨变。
秦珉因不满贾太后专权摄政,与一批臣子商议准备诛杀太后,夺回皇权。
可惜计划泄露,贾太后先一步诛杀了保皇一党,又将秦珉幽禁,准备废黜秦珉,转而扶持秦珉之弟秦勉。
上京禁军统领于慧僧,乃灵帝旧臣,感灵帝知遇之恩。便将秦珉从皇宫内救出,带往中京。
秦珉在于慧僧的建议下,升冀州总督朱光隆为护国将军,督京,冀,并三州之军,进京剿灭奸臣。
朱光隆率领十万大军,从中京出发直扑上京安关。
贾太后急命贾武安率军抵挡,朱光隆在安关大破贾武万,贾武安仅数骑逃回上京。
秦珉又加封朱光隆为上柱国,太尉,总百揆。
朱光隆兵围上京城,城内军队听闻天子归来,纷纷投降。
朱光隆仅一天便进驻上京城,将贾太后幽禁,斩杀贾武安,抓捕贾氏族人,迎秦珉归上京。
秦珉回到上京后,加封朱光隆为骠骑将军,太子太保,一等武勇公,世袭罔替。
加封于慧僧为上京将军,总领上京全部军队,封一等武安公,世袭罔替。
令贾太后去寒露寺出家为尼,贪污腐败的贾氏族人全部斩杀。
至此贾氏没落,秦珉亲政。
先是废除了收集往后六年税收的命令,得知周如退却二十万大月军队,便征召周如进京。